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于培伟《英雄应该魂归何处》
释义

于培伟《英雄应该魂归何处》

王学风何许人也

在中国,若是提起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抗美援朝英雄,相信人们一定耳熟能详,记忆犹新。他们的名字及其英雄事迹早已载入共和国的史册且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应该与他们齐名的王学风,却鲜为人知,甚至连籍贯何处至今仍存疑。

据史料记载,王学风,1926年出生,1948年参军,1953年4月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

翻阅《四十军在朝鲜》一书,曾有这样的记述:

四十军军长温玉成从朝鲜战场回京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点燃一支烟,望着温玉成问:“你们四十军最先入朝作战,一直没有得到休整和补充,怎么能坚持战斗这么久呢?”当温玉成讲到班长曹庆功,多处负伤仍坚持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就在临死前,手里还紧紧攥着三颗手榴弹的拉线盖;共产党员王学风双腿均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无法站立,他就坐着、爬着仍然咬牙继续坚持战斗,最后摔断步枪,滚下山崖……共和国的领袖听得心神入定,甚至忘记了弹掉手中的烟灰,他的双眼噙满了激动的泪花,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那种“攻必克,守必坚”的英雄主义精神深深感动着。

朝鲜战争结束后,王学风的名字被赫然刻在朝鲜平壤志愿军展览馆的纪念墙上;王学风的事迹被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其立功奖状证书被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王学风的功勋被写在毛泽东亲批的国防部、中央军委命名的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序列的第一行第六名。

就是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却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更让我们痛心的是王学风的身世疑团重重,争议颇多。自从安徽省砀山县史志办公室主任王东超的《归来吧,跨隔世纪和国界的烈士英魂》发表并被多家网站转载后,王学风的籍贯问题便引发了极大争议。

先说山东省海阳市北城阳村。当王学风的四弟王学国拿着网上王学风的照片给当时尚健在的二十一位族人及村人看时,这些王学风昔日的少年伙伴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个王学风绝对就是咱村的王学风!”这是后话,暂不多叙。

再说安徽省砀山县。在现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的王学风档案中,其籍贯一栏清楚地写道:江苏省砀山县(后改为安徽省砀山县)六区王寨村。当笔者驱车六百余公里前去采访时,该村现健在的王学风的少年伙伴只有三人,族人直系亲属中更是只有其侄儿一人。当我们将王学风的照片展示在大家面前,问他们有无印象时,八十八岁的王法灵老人说:“只有嘴唇有点儿像,其他地方都不像。”其他两位老人也直摇头,觉得照片与他们记忆中的王学风相差甚远。

这不免让笔者疑窦丛生:山东海阳市北城陽村王学风的家人,面对烈士照片说得铁板钉钉。

安徽砀山县王寨村王学风的故乡人,面对烈士照片,虽觉不像,人家也说得咬钢嚼铁。

云遮雾掩,真假难辨。英雄的籍贯为何会如此的相差甚远?英雄究竟应该魂归何方?

我们怀揣作家的良知与责任,怀揣对英雄的崇尚与敬重,怀揣对事实真相的渴望,开始了这次艰难的探访之旅。

血染青山

战争已经远去。

曾经遮天蔽日的硝烟已经散尽,曾经惊心动魄的枪炮声也不再震耳欲聋。我们脚下这片曾经被战火烧焦的土地,更是花团锦簇,万象更新。

然而我们要知道,那段苦难的岁月虽然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英雄主义的精神不能远去;保家卫国的豪情不应远去;那些有名或是无名的英雄不应该被遗忘。王学风等英烈们用倚天的脊梁,铸就了我们民族的钢筋铁骨,这种钢筋铁骨是任何枪炮都无法击中和摧毁的;这种用血肉之躯与爱国之魂架构起的钢筋铁骨,应该永远深植在我们民族的土壤里;这种用忠诚与生命冶炼的伟大精神,应该像血液一样在中国军人的血管里永续流淌。

战争,对于和平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只能从影视剧中获取一些印象。除此之外,我们想象不出战争的惨烈与悲壮。让我们穿越时空,重新回到六十多年前的朝鲜战争,去领略王学风们血染的风采。

1951年3月,朝鲜大地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北风嘶吼,呵气成冰。在异常寒冷的季节,王学风跟随所在的四十军,满怀豪情地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战之旅。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王学风骁勇善战,迭挫强敌,尽显军人本色,挥写英雄之歌,他不惧枪林弹雨,不畏强敌,勇敢迎战,奋力杀敌,先后荣立大功两次。

战争间隙,王学风主动到伙房帮厨。有一次,炊事班长望着冻成了冰疙瘩的土豆,急得抓耳挠腮。王学风二话不说,抓起土豆就往自己的胳肢窝里放,一会儿工夫,冰土豆就在他体温的温暖下,变得光软如初。由于连续作战,部队伤亡惨重,晚间站岗放哨成了大问题。王学风主动向排长请缨,说自己身板好,愿意替生病的战友站岗值班。排长望着才休息不足两小时的王学风问:“你吃得消?”王学风笑着说:“俺这身膀骨,就是值一宿也能抗得住。”排长拗不过他,同意了他的请求。

无边无际的黑暗严丝合缝地笼罩着这个天寒地冻的世界,呼吸艰难,睁眼如盲。王学风紧盯着敌方阵地。他深知黑咕隆咚的远方时刻都隐藏着敌人,自己稍微不留神,或许就会给部队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深夜,风就像一只饥饿的猎鹰,张牙舞爪直往人身上扑,王学风感觉周身刺骨地冷。他多想跺跺脚,给身体带来一丝热量,但是他不能,以免暴露目标,他只能悄悄地像一只潜伏在黑夜里的豹子,警惕地窥探着敌方阵营。

1953年初冬,王学风所在的四十军接替了四十二军的防务,在东起洪川北,西至防山,南起洪川江北岸,北至金化以南的广大地区拉起了一条绵长的防御战线。

战争让联合国军变得更加谨慎狡猾,根据前三次战役的经验,敌人采用了李奇微的火海战术,他们正面兵力密集,地空火力猛烈,大有一口吃掉四十军之势。我军为避敌锋芒,采用了“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战略战术。然而,由于战线过长,兵力过少,我军防御

压力重重。于是,四十军党委号召部队实施独立作战,采取以少吃多,扼守要点,控制通道,以点制面,节节抗击,相互支援的打法,并要求部队构筑“四防二便”(四防:防炮、防空、防火、防毒;二便:便于发挥火力、便于机动进退)的防御工事。这种灵活作战的策略,为以少胜多,以土制洋夯实了基础。

为了响应上级党委的号召,王学风所在的120师358团积极开展了战前防御工事的构筑。大雪飞舞,寒风呼啸,战士们冻得脸紫牙抖,一镐刨下去,火星四溅,虎口生疼。但战士们不怕累,不畏寒,精神饱满,干劲十足,镐起锨落,生龙活虎。入夜,1200公尺的华岳山上,凉风漫卷,冷寂空旷。群山连绵起伏,仿佛在抱团取暖,几颗秃树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王学风和他的战友们紧靠在一起,卧冰躺雪,他在心里感叹:朝鲜的冬天冷得真是太邪乎了。是啊,他们入朝时只穿了一套棉服,频繁的战事使他们早已衣不蔽体,难挡这冰天雪地里刺骨的风寒。

休息的时间很短,他们还没从上次战争的困乏中醒来,又要投入到修工事、挖战壕的第一线。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在坚硬的冻土山石上一镐一锹地挖凿出数尺深的散兵坑、交通壕和机枪阵地。与此同时,他们还一丝不苟地构筑起了掘开式的隐蔽部,先是在上面铺上三五层的圆木,然后再培上两米厚的山石土,有的班组还在交通壕的侧壁掏挖出了防炮的猫耳洞。修筑完工事后,为了防御美军投放的凝固汽油燃烧弹,战士们还要将工事周围的杂草进行彻底清理,修筑防火带,每天都是在又冻又乏的情况下疲劳作业,其中的艰辛令人无法想象。

1953年4月13日上午9时许,联合国军进攻华岳山前沿阵地的战斗正式开始了。王学风率领一个由20人组成的战斗小组守备在华岳山一号阵地上。战斗打响后,敌军的炮弹雨点般向我方阵地倾泻而来,一时间,山石飞迸,狼烟四起。紧接着,数倍于我军的敌军黑压压地向我方一号阵地涌来。这时,身为指挥员的王学风沉着应战,冷静地指挥大家说:“等敌人靠近了再打。到时候咱们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响。”敌军扫视着静悄悄的我军阵地,误认为他们的炮弹已将我军彻底摧毁,于是向我军山头疯狂开进。当敌军离我军阵地只有二十余米远时,王学风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跃出掩体,机步枪和手榴弹疾风骤雨般同时响起,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落荒而逃。他们在这次战斗中,共毙敌30余人。战斗中,王学风的左手被敌军的炮弹皮擦破了一条十几公分的血口子,流血不止,战士们都劝他下去包扎一下,他却笑着说:“包啥包,隔心口窝还有十万八千里呐。”

4月14日,战斗仍在继续。根据战事需要,连队决定抽调王学风战斗小组转移至3号山头进行防御。第一次进攻,敌军只试探性地派出了两个班的兵力进行攻山。王学风和他的战友们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地将他们打下了山。时隔两小时后,敌军又派出两个排的兵力向我方阵地疯狂扑来。王学风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誓与阵地共存亡。战斗打得异常艰难,我军虽居高临下,但寡难敌众,且敌人的装备优于我们数倍,这是一场极不对等的厮杀。但是,我们的援朝战士们,抱定必胜的信念,坚持与敌军殊死搏斗。战斗中,王学风的腮被敌军的子弹贯穿,顿时牙碎舌烂,血流满面,一种钻心的疼痛让他差点昏厥过去。战友们见状,都劝他下去包扎,他却痛苦地扭曲着脸,红着眼说:“包个屁!”说完他强忍剧痛连续扔出两颗手榴弹,趁机蹲下身来,掏出自己的毛巾将伤口简单包扎一下,接着又投入战斗。战友们在他的带动下,忘记了生死,最终将敌人的第二次进攻打退。

连续两场战斗,王学风和战士们水米未进,饿得眼冒金星,两腿发软,但残酷的战争容不得他们有瞬间的喘息。他们来不及吃饭喝水,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修复工事活动中。他们深知:敌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卷土重来。

他们的猜想得到了印证,恼羞成怒的敌人时隔不到一小时就反扑回来,敌军展开了第三次进攻。这一次,他们用五挺重机枪作掩护,用大约一个连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向我军阵地压来。五挺重机枪就像五条巨型火龙,喷吐着骇人的火舌,一路燃烧到我方阵地。子弹像冰雹一样砸得人抬不起头来,硝烟熏烤得人们睁不开眼睛,面对强敌,他们敢于亮剑,敌人一次次被打退,又一次次反扑上来。战斗中,王学风的冲锋枪打坏了,手榴弹也扔光了,面对山穷水尽的窘境,王学风没有绝望和恐惧,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跟敌人拼到底!他向本组侧翼的战友董万玉要来了七颗手榴弹,端起了邓兴祥留下的步枪,继续与敌人战斗。这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头部,他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昏迷中的王学风仿佛看到了碧空如洗的蓝天,暖暖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身上,像妈妈温暖的手在轻抚着他的伤口,抚去他的伤痛和忧伤;他似乎看到家乡山野里的鲜花开得姹紫嫣红。恍惚中,他看到了自己的爹娘,爹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了;娘慈祥的脸上也添了许多皱纹;他看到了灯窝上时隐时现跃动的灯花,似慈母思儿焦虑的目光和昏花的眼睛,他曾捎信答应过母亲,待革命胜利后回家看望双亲,侍奉二老;他还看到了自家门前那棵高大的梧桐树,儿时的小伙伴们正在梧桐树下嬉戏……他多想回去再看看他们,他离开母亲离开家乡的时间实在是太久太久了,他可能知道再也没机会回到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了,他在心里说:永别了爹娘,永别了故乡!永别了我的兄弟姐妹!想到此,他的鼻腔瞬间涌满了酸涩,泪水失控地夺眶而出。是啊,在这种真枪实弹的战争中,身为军人,他们时刻都会面对流血、面对受伤、面对牺牲。他们无所畏惧,自古以来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是军人坚定的信念,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只是他们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牵挂,太多太多的不舍,还有太多太多的梦想与憧憬都无法实现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就要在这异国他乡戛然而止了。

稍微清醒一点儿的王学风,听到敌人进攻的枪声又密集起来,并且愈来愈近,他紧咬牙关,顽强地摇晃着身体站起来,命令战友董万玉赶快撤离,董万玉不肯,决意与他并肩战斗到底。他已无法言语,但他凌厉的目光分明在对董万玉说:都什么时候了,还婆婆妈妈的?你要活下来,后面还有很重要的战役等着你,到时替我多杀几个联合国军!董万玉撤离后,敌人分多路向我方阵地合围过来,此时王学风心知自己已经到了与敌人决一生死的一刻,他默默地告诉自己,我是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死也不能成为敌人的俘虏。面对近在咫尺的敌人,王学风临危不惧,双目喷火,满腔的愤怒在心里横冲直撞,他奋力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向敌群,紧接着拼尽全力将手中的步枪摔断,一跃跳出战壕,欲与敌人進行殊死搏斗。这时,敌人的机枪一齐向他扫射过来,他的双腿顷刻间便被密集的子弹扫断,他强忍剧痛,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滚下山崖,壮烈牺牲。

据战后统计,王学风率领的战斗小组,在阻击敌军三次进攻的战斗中,共造成敌军伤亡200人;王学风入朝作战单人共毙敌伤敌100余人。

英雄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朝鲜战场上,他用殷殷鲜血染红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他用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唱响了一曲军人的豪迈之歌;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不朽丰碑!

在王学风的档案材料中,他参军后历经五次大战役,授奖次数栏目里写有:“国内艰苦记二小功”、“纪律一小功”、“战斗一大功”、“抗美援朝一战役二小功”、“第二次记二小功”、“第四次记二小功”、“守备战记二大功”。入伍后,王学风曾经十二次立功受奖,关于他立功受奖的英雄事迹,限于篇幅,我们不能进行详叙,只能抱憾地就此止笔。

海阳之访

开篇我们已经说过,王学风的身世扑朔迷离,南北两个王学风的生平,既有相似处,更有迥异点。本着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态度,为寻求真相,我们在山东省海阳市和安徽省砀山县进行了实地采访,现将海阳市采访的情况实录如下。

山東省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部。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勇敢智慧的海阳人民不惧艰险,不怕牺牲,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付出了巨大代价,抗战烈士人数众多;著名的《地雷战》就是海阳人民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无数优秀的海阳儿女曾经别妻离子,抛家舍土,奔赴抗战一线,为胶东革命及至全国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今年已经73岁的王学国与照片中的王学风长得十分相似,尤其是脸廓、眼睛、鼻子,活脱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王学国对我们说,他大哥15岁以前主要以放猪、放牛为生。1941年,当时15岁的王学风被时任海阳盘石区党组织(该组织就设在当时的北城阳村)负责人王建熙看中,王建熙觉得他脑子灵、胆子大且又有力气,是棵好苗子,于是接收他当通信员。1942年夏天,16岁的王学风正式参军入伍,据海阳档案馆记载,他入伍时为十三纵(海阳独立营)战士,后调入胶东军分区特务连,常在烟台和文登一带活动。当兵后,王学风托人捎的第一封信是问家里要钱,想买只笔学文化。之后向家里捎过三封书信,最后一次是1948年春,他把棉花捎回了家,发信地址是辽宁锦州。那一天,北城阳村李顺城(时任地下党交通员)捎信给王学风的父亲王京义,让他到海阳留格庄村(现为留格庄镇驻地)去拿王学风捎回来的棉花,当时包裹里夹有一封书信,信中只有寥寥数语:革命就要胜利了,等全国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爹妈……此后,王学风再也没有与家里联系过。

王学风参军后,同村当兵的王保义曾在济南见过王学风;同村的王保山在烟台招远县也见过王学风;1944年王学风还托同在一个部队的本乡战友于在贞找其父亲要过几块钱,说想参加部队培训用。

新中国成立后,王学风的父亲王京义曾不间断地到当地民政部门查找儿子的下落,而民政部门每次的答复都是:查无结果,有可能是失踪了。

对于这样的答复,王京义心存不甘,却也万般无奈。

1958年,国家向王京义颁发了王学风的烈士证书。上书:王学风同志,1942年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特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京义手捧儿子的烈士证书,老泪纵横,双手颤抖。激动过后,他对儿子牺牲的年限存有质疑,因为本村当兵的王保山、王保义于1943年和1944年分别在济南和招远见过王学风;1944年他还托人向家里要过钱;1948年他还往家里捎过棉花,并附书信一封,信中的笔迹也系儿子所写。

每每举家团圆的时候,王京义内心不免产生一种无法言说的酸楚和悲凉:我的儿啊,你究竟是死还是活呀?假如你死了,你哪年哪月死在了哪里?你能不能托个梦给爹,爹好把你领回家!假如你活着,你现在身在哪里?为什么音信全无呀?

1985年,王学风的父亲王京义满怀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临终前,他把寻找大儿子王学风的任务交给了四儿子王学国,他说:“你一定要找到你大哥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否则,你爹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呀!”

王学国记不清是1994年还是1995年,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推出了一档节目,里面介绍了黄继光、邱少云、王学风等英雄的事迹。

看过这档节目后,王学国心里异常激动,说明大哥王学风并非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而是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并且还是个大英雄。但如何去查证哥哥的牺牲年月?该到哪个部门去查证?对于这位老实巴交并患有严重腿疾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难如登天。

2012年,王学风的侄儿王茂磊在网上发现安徽砀山县王东超《归来吧,跨隔世纪和国界的烈士英魂》的文章后,便迅速将该文及照片发给了四叔王学国。

王学国激动地将照片拿给本家叔叔王京伦看,叔叔惊讶地望着王学国问,你在哪儿找到大侄子了?王学国对叔叔说,您别管在哪儿找着了,您就说这是不是俺大哥?王京伦不假思索地说,这就是你大哥,一点儿也没有错。王学国又将照片拿给堂兄王学水辨认,王学水认真端详着照片说,是你大哥,你大哥颧骨高,下巴尖,像你妈。紧接着,王学国又将照片拿给与王学风从小光着屁股长大的发小王东晓看,王东晓一脸兴奋地问,你在哪儿找着俺大叔了?他对王学国说,我打小就与你哥一起放牛、放猪,你大哥老有力气了,他扳着牛头就能把一头牛放倒。

之后,王学国把王学风的照片又分别拿给了村里当时仍健在的20位老人看,大家都一致说照片上的王学风就是北城阳村的王学风。

2017年5月21日,接受我们采访的王学风的少年伙伴共有8人,他们是王学水(91岁)、王京伦(96岁)、王玉箴(89岁)、王经昌(87岁)、王玉香(女,87岁)、王桂花(女,90岁)、王福田(88岁)、王均平(89岁)。以上这些耄耋老人端详着王学风的照片对我们说,照片上的王学风绝对就是同他们一起长大的北城阳村的王学风。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2017年3月,我们曾在海阳市荣军医院采访了海阳市东村街道办事处泽子头村的高成新老先生。老先生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他说,1952年5月,我在朝鲜战场上见到过王学风。我们俩是在海阳一起当的兵,在海阳一起受的训,后来分到了两个部队。在朝鲜,我们是在两支部队急行军的途中偶遇的。当时我激动地搂着王学风说,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上你。王学风也说真没想到能在朝鲜战场上碰到海阳老乡。我们简单地交谈了几句,我对王学风说,赶紧走吧,再耽搁一会儿就撵不上大部队了。王学风也说,对,咱不能掉队,不能丢海阳人的脸。就这样,我们俩一步三回头地依依惜别了……

另外,海阳市北城阳籍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新勤在1978年回家探亲时,曾亲口对王学风的父亲王京义说过,在入朝作战时,他亲眼见到过王学风。

曾经入朝作战的老战士高成新和王新勤也均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见过王学风。种种证据表明,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王学风的籍贯有可能就是山东省海阳市北城阳村,那么,他档案中的籍贯为何会写成江苏省砀山县唐王镇王寨村呢?

砀山之行

2017年5月28日,我们驱车前往安徽省砀山县。

初夏时节,漫山遍野,绿茵起伏,如浪如涌,一路逶迤,绿得那样壮阔,绿得那般生机盎然。七小时后,我们抵达了这个四省七县交汇处的皖北小城——砀山县。全程陪同我们采访的砀山县原史志办主任王东超告诉我们,砀山县因黄河故道而得祸福;砀山因是徐州的西大门,上海的南大门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砀山更因为砀山酥梨而闻名天下。

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使我们对这座尚不发达的小城肃然起敬;王东超先生的淳朴、真诚与热情,使我们对这方陌生之地,有如到家般温暖的感觉。

那么,砀山县是如何获知王学风是该县王寨村的呢?对此,王东超先生原原本本地对我们讲述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1995年9月中旬,砀山县委、县政府组成考察团前往东北及朝鲜考察,朝鲜志愿军人民英雄纪念馆的墙壁上,赫然醒目地刻着“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王学风,江苏砀山县人”等几行耀眼的金字,这令考察团一行人异常激动,他们没想到就在自己的砀山县还出了这样一位大英雄。回国后,他们便开始了英雄籍贯的查询工作。然而,该县的党史、民政、档案局等部门却连王学风相关的一个字的记录都没有。一个近百万人的农业大县,去查一个有名无家的人,确实犹如大海捞针。尽管他们在该县《梨园党建》和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上多次刊登征询启示,但均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2005年6月,王东超同志调入党史研究室工作。王学风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了他,抱着刨根问底的决心,他开始了漫长的查询工作。

他首先从网上查找王学风的基本情况和简介,网上的资料基本相同,姓名有:“风”和“凤”两种写法,籍贯有“安徽砀山”、“江苏砀山”及“小砀山县”几种说法。

之后,王东超便从全县王姓村庄入手梳理,以有“学”字辈分人名的村庄为重点,开始了摸底调查。花开花落,春绿秋黄,王东超骑着摩托车穿村走户,逐一走访。可是,每天他都带着希望出发,而又带着失落而归。很多人都劝他放弃寻找,但这位教书匠出身的公仆,身上却藏着一股倔劲:不查个水落石出,誓不罢休。数月下来,他脸晒黑了,人累瘦了,他的一名学生心疼他,就把自己几近淘汰的一辆奥拓轿车借给他当作交通工具。

有一天,王东超来到了一个王姓村庄,有一户“学”字辈分的人家跟王学风的情况有些相似。老大跟冯玉祥当兵,后回乡务农,八十年代去世;老二是国民党兵,后返乡于解放前病死;老三据说也是国民党兵,其间曾回过一次家,此后便音信全无。家人只知其乳名,但不知其学名。不过,人家说他们有从老坟上扒回来的石碑,这令王东超喜出望外,立即在这家人的带领下找到了断碑,用清水冲洗,然后将断碑对接,碑上却刻着“王学恭”三个字,并非他要查找的人。

从家乡入手查找英雄,可以说是山重水复,一波三折。王东超便转换思路,想从部队入手,查找英雄更加翔实的资料。当年英雄所在的四十军曾经战功显赫,在中国有“旋风部队”之美誉,军部在辽宁锦州。通过多次电话沟通,部队的同志倒是非常热情,但他们反馈,由于部队多次迁移变更,现存英雄的资料只有一张50年代的照片和一份简单的资料介绍。

朝来暮去,暑去寒来,一晃六个年头过去了,当年学生借用的奥拓车都被王东超开成了一堆废铁,但查找工作却毫无进展。

2012年,王东超在翻阅“北京同乡录”时,意外地查到了在总参工作的砀山籍某部参谋长黄远红的电话,遂与之联系。两人虽未谋面,但乡音乡情一下缩短了两人的距离,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对方爽快地答应一定尽力帮忙。5月份,黄参谋长反馈说,解放军档案馆存有王学风的部分原始材料。得此情况后,王东超立即以砀山县党史研究室的名义,寄去了一张委托书。8月11日,王东超便收到了对方挂号寄来的档案材料。

此后数年间,砀山县的有关部门一直不间断地做着查找王学风籍贯的工作,最终把英雄的籍贯确定为:安徽砀山县唐寨镇王寨村(现已更名为家和村)。

2017年5月29日上午,我們在王东超先生的陪同下来到家和村采访。在村委办公室,我们见到了王学风唯一健在的直系亲属——他的亲侄子王法顺以及王学风的少年伙伴王法祥、王法灵、王钦思三位老人。

采访中,我们得知:王学风兄弟三个,大哥王钦佩,二哥王钦哲,他排行老三。当我们问他的兄长均是“钦”字辈的人,为何唯独王学风是“学”字辈的?村人答,王学风离村前没有学名,只有乳名“宝疯”。

据三位老人回忆,王学风小时候特别调皮,并且非常贪玩,甚至还有些好吃懒做。他父亲死得早,是哥嫂将他养大成人。他贪吃好乐,经常偷家里的粮食换钱花,对此,嫂子对他厌恶至极。王学风的舅舅为了使他痛改恶习,给他起名“宝疯”,希望“以毒攻毒”,使他不再做疯事傻事,并且给他买了几头猪让他养。可是他养没多久就失去了耐性,将猪活活淹死。因此,王学风遭到哥嫂的呵斥与痛打。16岁的他,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了。

王学风走后,他去了哪里,谁人收留了他,如何上的学,谁给起的名字,哪年参的军等一系列情况,家人与村人一概不知,也从来没有人去查找他的下落。直到今天,他的家人也没有拿到王学风的烈士证书。

当我们将王学风的照片拿给在场的三位老人辨认时,王法灵老人说,就嘴唇有点像,其他地方都不像。合上采访本,笔者心中充满了疑惑,既然家和村的王学风十六岁就离开了家乡,此后他去了哪里,是否参军等等情况,乡邻们一概不知,且出走前并无学名叫王学风,那么,砀山县有关部门依据什么将王学风的籍贯确定为家和村的呢?就因为档案材料上籍贯写的是王寨村(现今的家和村)吗?这样的界定是否有些牵强?再说家和村的王学风从小玩世不恭,好吃懒做,而英雄王学风,其档案材料中记叙的却是助人为乐,遵纪守法,并为此荣立“二小功”两次。我们并非说,英雄必须苗红根正,我们也不想否认顽劣少年就无法成为英雄,但至少两者的反差太大……

寄望读者

花开无声,流水无痕。一个甲子年的时光悠然而去,有多少往事已被历史悄然湮没。但是,在我们这个崇尚英雄的国度里,一位抗美援朝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不应该被淡忘!他们应该永远珍藏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然而,在他们牺牲后长达六十余年的时间里,竟无人到英雄的家乡去探访究竟。如果说烈士的籍贯是安徽砀山的话,那么该县相关部门的档案里怎么会连烈士相关的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抗美援朝时期,全国已经解放,通讯基本畅通,立功的喜报应寄予英雄家人,至少可寄到县级政府或民政或人武部。可砀山县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或保存?如果烈士的籍贯是山东海阳的话,那么档案中的籍贯如何会写成江苏砀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曾采访过海阳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海阳市朱吴乡七寨村的孙兆乐,他对我们说,你们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思考几十年前的战争。那时候朝鲜战场条件很艰苦,粮食给养奇缺,特别是棉衣破了得不到补充,冻伤减员很多。战场上,有人看到牺牲的战友的衣服或者帽子比自己的新,扒下就穿,摘下就戴。战后根据烈士衣服的地址进行登记,很多时候就张冠李戴了。对于这样的说法,可信度有几分?还有人猜想说,海阳的王学风,刚开始当的是特务兵,随时都有被捕的可能,他怕连累家人,所以就把籍贯参照他某位战友的籍贯写成了江苏砀山。这样的猜想能够站住脚吗?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海阳市北城阳村那些还健在的王学风的少年伙伴们,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说,照片上的王学风绝对就是俺村的王学风!绝对不是旁的地方的王学风!你们一定要帮忙,好让他早点回家!面对这些老人期盼的眼神,我们无言以对,只能木然地点着头。

是啊,我们几个舞文弄墨的码字人,怎样去破解这些谜团啊?怎样才能去伪存真,还英雄身世的真相?何时才能让英雄真正魂归故里?面对这些难题,我们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写下以上这些文字,除了对英雄的敬仰之外,就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希望诸君及热心人士,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线索,以破解烈士的身世之谜。让英雄真正魂归故里,安眠九泉!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