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其独立性、批判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中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教育者十分重视的问题。首先,从教育的过程来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是由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同时应看到,对中学生来说,任何教育和教学只是一个外部条件,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简单的“授与”或“移植”人类文化知识和社会意识的过程,必须通过他们的主动学习活动才能实现。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是进行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其次,中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否发挥,发挥的程度如何,决定着他们学习的好坏。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习内容,在基础都比较一致的条件下,由于学生的主观努力不同,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教育中,优等生和差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再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中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特征等都与小学生有了根本区别,他们常有自己的主见,喜欢自己独立寻求各种现象的原因,提出各种疑问和不同意见,他们极富敏感性,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愿随人摆布。教育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还以从前的方法对待学生,则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正确认识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尊重其主体性,创造各种条件,保证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②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进行教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成为自立自强的人。③既要注意全体学生的一般发展特征,又要注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水平,时刻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急不躁,认真对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