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神思
释义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神思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神思

指以想象为特征的艺术思维活动。 “神思”一词最早见于东晋玄言诗人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序》: “驰神运思”。之后,南朝宋时大画家宗炳《画山水序》中曰: “万趣融其神思”。但对“神思”进行深入、全面阐述的是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有专篇论述。刘勰认为想象是一种身在此,心在彼,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这种想象活动,在陆机《文赋》中已有描述,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对刘勰“神思”论影响最大的,应是宗炳的《画山水序》。宗炳认为山水画是画家藉山水以畅神的产物,用以寄托画家的情思;刘勰的“神与物游”观点与其一致。宗炳的“澄怀味象”说,对刘勰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不无影响。刘勰的言意之论与宗炳认为画不仅要看到画面上的事物,还必须“旨微于言象之外”的思想亦相近。宗炳的思想是从佛家学说出发的,这是没有异议的,刘勰是否亦然,有不同看法,但刘勰论“神思”的立论支柱,是当时占重要地位的形神分离的唯心主义学说。

刘勰的神思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1)神思即艺术想象,是一种突破直接经验的心理活动,具有无限广大的活动范围,可以超越时空,直接经验的限制,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2)神思活动需要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全部力量的支持,也就是需要“气”的支持。只有保持虚静的心愿,“澡雪精神”,才能使自身的“气”得到畅舒,从而使神思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作家的这种心理活动还要依赖于外物的感兴,在与外物的交流、撞击、对话中,产生艺术灵感和创作冲动。这种人心对于外物的感应,实质就是自然界的“气”和人体内的“气”的感应。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都是对此的深刻认识。 (4)神思活动的结果是产生审美意象。由于艺术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想象, 作家的想象活动总是与客观外物的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心意与物意相契合,作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融合在一起时,故而产生了审美意象。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正是揭示了能够产生审美意象的道理所在。 (5)认为每个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对外物的感受力是不同的,需要在平日里注意培养自己的这方面能力,通过“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的后天的方法来达到。

刘勰的“神思”论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新高度。从先秦的“观物取象”,到魏晋南北朝的“迁想妙得”、“神思”,是一很大的跃进。 “神思”论对以想象为主的艺术思维活动的认识已很有深度,是我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对中国诗学发展影响极大。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