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阅微草堂笔记·李生》解说与赏析
释义

《阅微草堂笔记·李生》解说与赏析

《阅微草堂笔记·李生》解说与赏析

本篇选自《姑妄听之》一第41则(题目系笔者所加)。

这是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李生夫妇历经坎坷,他俩“结缡十载,始终无一月共枕席”。刚结婚十多天,母即卧病不起,两人轮流服侍,七八个月中衣不解带;母死后,又遵守礼法,“三载不内宿”;往依岳家,同住一室不满月,妻之外婆来,由于居处狭小,与妻共一室,李生移住书斋,两年中夫妇别居,“仅早晚同案食耳”。以后睽隔两地,当乱离中再度相遇时,一个已是盗首的姬妾,一个则是盗首的书记; 李生一心以为其妻已死,妻则感到“似曾相识”、“疑为貌似”,既没有机会通情愫,也不敢相认。六七年中,咫尺千里,相见而不得相亲。令人惋惜,写来却又是合情合理。

李生是一个循规蹈矩和拘守礼法的书生,但他命途多舛: 先是寄人篱下,夫妻分居;继而只身进京,随即接获丧妻的噩耗,懊丧落拓; 接着寻亲不遇,流落江西;后又落入绿林豪客之手,与妻觌面不相识; 等到他脱身北归,早已是意兴萧索了。但他对妻子始终是一往情深,当他境遇稍好转以后,他念念不忘的是“夫妇至相爱”,想到的是“今物力稍充,不忍终以薄槥葬。拟易佳木,且欲一睹其遗骨,亦夙昔之情。” 希望以此使死者和生者稍得到安慰。等到他了解了事情的真相,重返江西寻妻不得时,他的心头平添上一层抹不去的愁雾阴影:“每回忆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辄惘然如失。又回忆被俘时,缧绁鞭笞之状,不知以后摧折更复若何,又辄肠断也。” 回忆过去使他悔恨交加,妻的不可知的命运更使他揪心伤痛。故事的结尾是悲怆的,也符合历经磨难的李生性格的逻辑发展,他“从此不娶,闻后竟为僧”。

这则故事中另一个着笔较多的是盗首,他体态雄伟,性格豪爽,对书生亦颇知敬重。在江西市上看到李生的字很是赏识,就爽快地说:“君书大好,能一岁三四十金为人书记乎?”以后在岛上“每张乐,必召李生”。当他预计到事将败,就交代李生说:“君文士,不必与此难。此黄金五十两,君可怀之,藏某处丛荻间,候兵退,速觅渔舟返。”在群盗遭到围剿、扬帆而去之后,他仍关心着李生的下落:“明日,岛上无一人,痴立水次良久,忽一人棹小舟呼曰:‘某先生耶?大王故无恙,且送先生返。’行一日夜,至岸。”这些描写,突出了盗首的重义气和考虑的周详,也是符合这类绿林豪客的性格特点的。同时作者虽称之为“盗”,但通篇并未下一贬语,这一点也引人注目。

这篇小说叙述委婉,结构完整,前后照应细密,中间有回叙、有插叙,极曲折回环之妙。篇末引戈芥舟前辈语云:“此事竟可作传奇,惜末无结束,与《桃花扇》相等。虽曲终不见,江上峰青,绵邈含情,正在烟波不尽,究未免增人怊怅耳。” 这段话正好点出了这个故事的富有传奇性、结尾的余味不尽以及它所蕴含的艺术感染力,可说是对本篇所作的恰如其分的艺术评价。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