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书信鉴赏·友书·复多尔衮书》注释与鉴赏
释义

《书信鉴赏·友书·复多尔衮书》注释与鉴赏

《书信鉴赏·友书·复多尔衮书》注释与鉴赏

清·史可法

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大夫无私交,《春秋》之义。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真不啻从天而降也。讽读再三,殷殷致意。若以“逆贼”尚稽天讨,为贵国忧,法且感且愧。惧左右不察,谓南中臣民偷安江左,竟忘君父之仇,敬为贵国一详陈之。

我大行皇帝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真尧舜之主也。以庸臣误国,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法待罪南枢,救援莫及,师次江上,凶问遂来,地坼天崩,山枯海竭。嗟乎!人孰无君,虽肆法于市朝,以为泄泄者之戒,亦奚足谢先皇帝于地下哉!

尔时南中臣民,哀恸如丧考妣,无不拊膺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翦凶仇。而二三老臣,谓国破家亡,宗社为重,相与迎立今上,以系中外之心。今上非他,神宗之孙,光宗犹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五月朔日,驾临南都,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迨臣民伏阙屡请,始以十五日正位南都。从前凤集河清,瑞应非一,即告庙之日,紫气如盖,祝文升霄,万目共瞻,欣传盛事。大江涌出楠梓数十万章,助修宫殿,岂非天意也哉!越数日,遂命法视师江北,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为我先皇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阙,抚辑群黎,且罢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跪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于八月,薄具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乃辱明诲,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善哉言乎!然此文为列国君薨,世子应立,有贼未讨,不忍死其君者立说耳!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皇子,惨变非常,苟拘牵不即位之说,坐昧大一统之义〔51〕,中原鼎沸,仓卒出师,将何以维系人心,号召忠义?紫阳《纲目》〔52〕,踵事《春秋》〔53〕,其间特书〔54〕,如莽移汉鼎,光武中兴〔55〕;丕废山阳,昭烈践祚〔56〕;怀、愍亡国,晋元嗣基〔57〕;徽、钦蒙尘,宋高缵统〔58〕。是皆于国仇未翦之日,亟正位号,《纲目》未尝斥为自立,率皆以正统予之。至如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59〕,议者疵之,亦未尝不许以行权〔60〕,幸其光复旧物也〔61〕

本朝传世十六〔62〕,正统相承,自治冠带之族〔63〕,继绝存亡〔64〕,仁恩遐被〔65〕。贵国昔在先朝,夙膺封号〔66〕,后以小人构衅〔67〕,致启兵端,先帝深痛疾之,旋加诛戮,此殿下所知也。今痛心本朝之难,驱除乱逆,可谓大义复著于《春秋》矣。若乃乘我国运中微,一旦视同割据,转欲移师东下,而以前导命元凶〔68〕,义利兼收,恩仇倏忽〔69〕,奖乱贼而长寇仇,此不惟孤本朝借力复仇之心〔70〕,亦甚违殿下仗义扶危之初志矣。昔契丹和宋,止岁输以金缯〔71〕;回纥助唐〔72〕,原不利其土地。况贵国笃念世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在此一举。若乃乘我蒙难,弃好崇仇,规此幅员〔73〕,为德不卒〔74〕,是以义始,而以利终,贻贼人所窃笑也〔75〕。贵国岂其然乎!

往者,先帝轸念潢池〔76〕,不忍尽戮,剿抚互用,贻误至今。今上天纵英武,刻刻以复仇为念,庙堂之上,和衷体国〔77〕;介胄之士〔78〕,击楫枕戈〔79〕;忠义兵民,愿为国死。窃以为天亡“逆闯”,当不越于斯时矣。语曰:“树德务滋〔80〕,除恶务尽”。今“逆贼”未伏天诛,卷土西秦〔81〕,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82〕。伏惟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忿〔83〕。则贵国义闻,照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休乎?若夫牛耳之盟〔84〕,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盘盂从事矣〔85〕。法北望陵庙,无涕可陨〔86〕,身蹈大戮〔87〕,罪应万死。所以不即从先帝于地下者,实为社稷之故。传曰:“竭股肱之力〔88〕,继之以忠贞。”法处今日,鞠躬致命〔89〕,克尽臣节而已。即日奖率三军〔90〕,长驱渡河,以穷狐兔之窟〔91〕,光复神州〔92〕,以报今上及大行皇帝之恩。贵国即有他命〔93〕,弗敢与闻〔94〕,惟殿下实昭鉴之〔95〕!

[注释]① 南中: 南方。向: 以前。好音: 指吴三桂借清兵打败李自成的消息。 ② 问讯: 问候,致意。吴大将军: 吴三桂,字长白,高邮(今属江苏)人。明末任辽东总兵,守山海关。李自成攻破北京,他引清兵入关,封平西王。后镇云南,康熙年间叛清称帝,不久病死。③ 遽(jù): 骤然。左右: 书信中作为对方的尊称,表示不敢直接向本人陈述,请左右转达。④ 委: 弃。草莽: 草野。⑤ 大夫无私交: 诸侯国的大夫不应该和异国大夫建立私交,以免因私人感情而妨碍国事。⑥ 倥偬(kǒnɡ zǒnɡ): 急迫,繁忙。一般就军事形势而言。⑦ 琬(wǎn)琰(yǎn): 琬圭和琰圭,本为两种精美的玉器,这里比喻文章之美。章: 指来信。⑧ 不啻(chì): 如同。⑨ 稽: 迟迟没有受到。天讨: 指帝王代天惩罚。⑩ 江左: 即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江苏一带。⑪ 大行皇帝: 指刚死的崇祯帝。大行: 一去不返,古代讳言皇帝死亡,故以此比喻。⑫ 三月十九日之事: 指这一天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杀。⑬ 南枢: 当时史可法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并加任东阁大学士,位居南都枢要。⑭ 凶问: 指崇祯帝死讯。⑮ 地坼(chè)天崩: 地裂天坍,形容得到消息时精神受到极大震动的样子。⑯ 肆: 谓死刑后暴尸示众。市朝: 人众会集的地方。⑰ 泄(yì)泄者: 迟缓误事的人。⑱ 奚足: 怎么够。⑲ 尔时: 那时候。⑳ 恸: 痛哭。考妣: 父母死后的称呼。㉑ 拊膺切齿: 拍胸咬牙,表示悲痛到了极点。㉒ 悉: 尽其所有。甲: 甲兵,指军队。㉓ 二三老臣: 指吕大器、张慎言、马士英等。㉔ 宗社: 宗庙和社稷,古时用作国家的代称。㉕ 今上: 现在的皇帝。指福王朱由崧,称帝后,年号弘光。㉖ 神宗: 万历帝,名翊钧。㉗ 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在位一个月病死。犹子: 侄子。㉘ 天与人归: 天命所属,人心所向。㉙ 南都: 南京。㉚ 劝进: 意为经过臣下劝说才登帝位。㉛ 监国: 代理皇帝职务。朱由崧于五月初三称监国,过了十二天,即位称帝。㉜ 迨(dài): 等到。阙: 宫殿、陵墓前面的高建筑,这里指宫门。 ㉝ 凤集河清: 凤鸟来集,黄河水清,古人认为是天降祥瑞以应人君之德的一种象征。这是附会之辞。㉞ 瑞应: 吉祥的征兆。㉟ 紫气: 古代有种迷信叫望气,根据望见的气决定吉凶。紫气是吉祥之气,古人看作是帝王圣贤出现的征兆。盖: 覆盖物如车盖、雨伞等都可称盖。㊱ 祝文升霄: 告天的奏章烧化后被风吹上云霄。古人认为这是天帝接受祝文的吉兆。㊲ 视师: 督师。㊳ 黎: 黎民,百姓。㊴ 剃发之令: 满族习惯,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削发垂辫,与汉族把全部头发束起不同。清军势力所到,都下令剃发。多尔衮应吴三桂的要求,引兵入关,宣布“除剃发外,秋毫无犯”;五月,进入北京后,又命“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同月,又宣布暂停,“照旧束发,悉听其便。”次年,灭弘光政权,就下剃发易服之令,“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㊵ 振古铄今: 为古今所未见的意思。㊶ 顶礼: 佛家语,即五体投地。加额: 以手加额,表示庆幸。㊷ 明谕: 指多尔衮的来书。㊸ 筐篚(fěi): 盛物的竹器,这里代指犒劳礼物。㊹ 鸿裁: 即请尊意决断。鸿: 大。裁: 决。㊺ “引《春秋》”句: 指多尔衮信中“有贼不讨,新君不得书即位”等语。㊻ 薨(hōnɡ): 诸侯死称薨。㊼ 世子: 诸侯的嫡长子。㊽ 不忍死其君: 感情上不愿意承认国君已死。 ㊾ 青宫皇子: 即太子。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木色属青,故云青宫。㊿ 惨变非常: 明思宗太子慈烺及定王慈炯、永王慈炤,皆于京师陷后,不知所终。〔51〕 大一统: 重视、尊重一统。大一统是《春秋》主旨。〔52〕 紫阳: 指宋朱熹。《纲目》: 即《通鉴纲目》。 〔53〕 踵事《春秋》: 继承《春秋》的笔法。踵: 指跟着前人的脚迹走,即继承、效法的意思。 〔54〕 特书: 大书特书。〔55〕 “莽移汉鼎”二句: 西汉末年,王莽废孺子婴,篡位自立,改国号曰新。不久被杀。刘秀登基,即汉光武帝,汉室中兴。鼎为国家重器,这里指国家政权。〔56〕 “丕废山阳”二句: 东汉末年,曹丕篡位,废献帝为山阳公。宗室刘备自立于蜀,即蜀汉昭烈帝。祚: 皇位。〔57〕 “怀、愍亡国”二句: 西晋经八王之乱,国势衰微,外族政权崛起北方,怀、愍两帝先后为外族所虏,宗室司马睿自立于江东,即晋元帝,是为东晋。〔58〕 “徽、钦蒙尘”二句: 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钦宗父子被金人俘虏,钦宗弟康王赵构在南方即位,即宋高宗。蒙尘: 指帝王遭难流亡在外,蒙受风尘。缵: 继承。统: 王朝正统。〔59〕 “玄宗幸蜀”二句: 安禄山作乱,唐玄宗逃奔蜀中,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是为肃宗。〔60〕 行权: 权宜行事。〔61〕 幸: 庆幸。光复旧物: 恢复原来的王朝。〔62〕 传世十六: 明朝自太祖至思宗共十六帝。〔63〕 冠带: 本指服制,引申为文明。〔64〕 继绝存亡: 使断绝之嗣得续,灭亡之国复存。〔65〕 仁恩遐被: 仁爱的恩泽使远方的人都能受到。遐: 远。〔66〕 夙膺封号: 明成祖时,清先祖有猛哥铁木儿者,受封为建州左卫指挥,入朝赐宴。清人尊为肇祖原皇帝。夙: 早。膺: 受。 〔67〕 小人构衅(xìn): 坏人挑起事端。按明清间的战争其实是努尔哈赤发动的。这里当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杨镐率四路大军攻金大败一事。杨镐败后下狱,于崇祯二年(1629年)被杀。杨镐无能误国,但并非小人;攻金原因是后金先攻陷抚顺等地,谈不到构衅。史可法是不得已这样说的。〔68〕 以前导命元凶: 命首要的凶犯做前驱,指多尔衮致史可法书中所云:“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69〕 恩仇倏忽: 转眼之间把恩仇颠倒过来。〔70〕 孤: 孤负,通辜负。〔71〕 “契丹和宋”二句: 宋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1月),与辽(契丹)订立和约,北宋每年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72〕 回纥(hé)助唐: 唐时活动在鄂尔浑河一带。曾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73〕 规: 图谋。幅员: 指疆域。〔74〕 不卒: 不终,不做到底。〔75〕 贻: 遗留。〔76〕 轸(zhěn)念: 关怀。潢池: 《汉书·龚遂传》:“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耳。”后世因称盗寇为潢池,这里指明末农民起义军。〔77〕 和衷体国: 团结一致,共谋国事。这不符合事实,但对敌方不能不这样讲。〔78〕 介冑: 披甲戴盔。〔79〕 击楫: 东晋祖逖渡江北伐,中流击楫而誓,表示不清中原,不复渡大江。枕戈: 枕戈而寝,表示复仇志切。〔80〕 树德务滋: 立德务求其多。滋: 滋长,增多。〔81〕 卷土西秦: 在陕西准备卷土重来。〔82〕 抑亦: 而且也是。〔83〕 敷天: 普天下。敷: 通“溥”。〔84〕 牛耳之盟: 古代会盟时,割牛耳取血,分尝为誓,主盟者执牛耳。〔85〕 奉盘盂从事: 捧着结盟时放牲血的盘盂。这里借指派人北上订约。〔86〕 无涕可陨(yǔn): 哭都哭不出了,表示悲痛之甚。〔87〕 身蹈大戮: 身为重臣,不能报国,其罪当诛。〔88〕 股肱(ɡōnɡ): 大腿和臂膀,喻辅佐君主的大臣。〔89〕 鞠躬致命: 为国事尽力,不惜舍弃生命。〔90〕 奖率三军: 率领全军。出兵时要鼓舞士气,故用奖字,即劝勉之意。〔91〕 穷: 肃清。窟: 巢穴。〔92〕 神州: 中国。这两句不仅指镇压起义军,也暗示要驱逐清军,收复北方土地。〔93〕 他命: 其他的命令,指招降而言。〔94〕 弗敢与闻: 听也不敢听,即坚决拒绝。 〔95〕 昭鉴: 明白审察。

[作者]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崇祯进士。初任西安府推官,累迁右佥都御史,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灭明朝,他在南京拥立福王(弘光帝),加大学士,称史阁部。受马士英等排挤,赴扬州督师。清兵南下,坚守孤城,城破后自杀未果,为清军所执,不屈被杀。扬州人民在城外梅花岭筑衣冠冢,以为纪念。有《史忠正公集》。

[鉴赏]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进入北京,鲸吞四海之意已明。七月间,多尔衮代表清政府致信史可法,竭尽威胁利诱之能事,欲其不战自降。九月间,史可法回复此信,针锋相对,表明了自己欲为大明皇朝“鞠躬致命,克尽臣节”的决心。史可法本是刚烈之人,然此信全以外交辞令,委婉之语出之,不卑不亢,绵里藏针。开篇即引《春秋》之义,指出“大夫无私交”,劈面便拒绝了多尔衮的笼络。而信之主旨,却是针对多尔衮信中提到南明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从福王朱由崧的世系,国之瑞兆,臣民之拥戴,历史之典实等各方面言南明政权亦是正统相承。最后奉劝清军莫趁火打劫,表明了自己击楫枕戈,愿为国死的决心。全文写得气盛而理足,婉转得体而态度坚决。据说后来乾隆帝曾反复诵读本文,并言:“惜可法之孤忠,叹福王之不慧,有如此臣而不信用,使权奸掣肘而卒至沦亡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8: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