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诗词曲赋文·赠江华长老》原文与赏析
释义

《诗词曲赋文·赠江华长老》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赠江华长老》原文与赏析

柳宗元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柳宗元说,他“自幼好佛”(《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永贞革新”失败后,他作为王叔文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在政治上受到巨大打击,被贬到地方任官,精神非常痛苦,因而更加喜好阅读佛经,同僧人有了更多的交往,一生写过大量有关佛教的诗文。《赠江华长老》这首诗,就是他永贞元年(805)至元和九年(814)被贬到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任司马期间所作,具体作年无法考定。江华是唐代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所辖的县名,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长老”是年老而德高的僧人的称呼。江华长老是曾在江华修行的一位僧人。

这是一首题赠之作,写作者对江华长老的赞美和景仰。

江华长老是一位高僧,诗的开头两句先写他在佛道上的造诣。“道机”谓佛道的真谛。“道机熟”是说江华长老对佛道有精深的修养。佛教戒妄语,主寂灭,要求内心清净,不受外界一切事物的干扰。“默语心皆寂”就是写这种境界,赞美江华长老佛道造诣的精深。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是说江华长老去年离开江华,来到永州。舂陵是秦代的县名,地域就是唐代的道州之地,诗中用来指道州辖下的江华,是江华长老来永州前修行的地方。江华在营水上流,营水在江华县东北流至永州州城西边汇入湘水。由江华至永州,经由水路。佛教认为灵魂永存,形体不常,所以诗中把江华长老来永州修道,称偶然投迹于此。此与末句呼应,亦有随遇而安的意思。

下面四句写作者所见江华长老的修道生活。“巾”是头巾,指僧帽。“屦”是用葛草之类编织的单底草鞋。江华长老独自一人,在室中修道,既无侍者,饭食也很简单,室中除壁上挂着粗劣的僧帽僧鞋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东西。江华长老遵守传统佛教的戒律,没有任何嗜欲,物质生活非常朴素,可是修炼却非常刻苦,常日打坐参禅,便终夜不眠。“跏趺”亦称“跏趺坐”或“结跏趺坐”,是僧人修禅时的一种坐法,有两种:一种是交叠左右足背于左右股上而坐,叫全跏坐;一种单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单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佛教认为跏趺或以减少妄念,集中思想,参悟佛道。白居易《在家出家》诗云:“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就是对跏趺的生动描写。“跏趺终夕”见出打坐参禅的深厚功夫,这也是佛道精熟的一种表现。

最后四句写江华长老居处的清幽。“风窗”两句用的是古诗常常采用的以动写静的手法,因为只有环境非常寂静,才能觉察到微风吹动疏竹、井畔寒松滴下露珠这样极其细微的声响。应当注意的是,这是作者在江华长老居处的体会,不是江华长老打坐时的感觉,因为打坐时必须“入定”,必须忘掉周围的一切,一心念佛。环境的幽静衬托出江华长老心境的宁静,说明“入定”之深,也是赞美他打坐的功力。结尾两句说江华长老随遇而安,美德懿行,遗惠于人。“偶”是遭遇的意思。“芳草”点出写诗时是春天。末句既是即目写景,是作者所见江华长老所居庭中的真实景物,同时又含有以草之芳洁比喻江华长老的高洁品格之意,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景仰,熔情入景,了无痕迹,意境非常高妙。

柳宗元对僧人很熟悉,对佛学颇有研究,因而所写僧人修道生活,非常生动逼真。诗中虽然没有一个赞美字眼,但赞美景仰之情,却溢于言外。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