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薄伽梵歌 [印度]毗耶娑》读后感
释义

《薄伽梵歌 [印度]毗耶娑》读后感

【作品提要】

著名的俱卢之野十八天大战的第一天,俱卢族和般度族大军在俱卢之野严阵以待。此时,般度族第一勇士阿周那却对这场战争的意义和合法性产生了疑惑,认为同族残杀罪孽深重,无论胜负如何,都是对宗族法和种姓法的破坏,一时间斗志全无,失去力量。黑天作为般度族大军的军师和阿周那的战车御者开导阿周那,解除他的种种疑惑,令其充满智慧,勇气倍增。

【作品选录】

吉祥薄伽梵说:

这个身体称作领域,通晓这个领域的人,阿周那啊!智者们称之为知领域者。你要知道,阿周那啊!我是一切领域中的知领域者,领域和知领域者的知识,我认为才是真正的知识。请听我扼要告诉你,什么是领域?它像什么?怎样变化?它又从何而来?它是什么?有什么能力?

仙人们已经反复诵唱,在各种各样的颂诗中,在有推理和结论的梵经许多句子中。五大和我慢,智慧和未显,十种感官一种心,五种感官对象。愿望、憎恨、快乐、痛苦、聚合、意识和坚定,对于领域及其变化,这些是简要的说明。

不骄傲,不欺诈,戒杀,宽容,正直,纯洁,尊敬教师,坚定,控制自己。摒弃感官对象,决不妄自尊大,看清生老病死,这些痛苦缺陷。对妻儿和家庭,不迷恋,不执著,称心或者不称心,永远平等看待。专心修习瑜伽,坚定不移崇拜我,喜欢独自隐居,厌弃嘈杂人群。追求自我知识,洞悉真知含义,这被称作知识,此外皆是无知。

我将告诉你知识对象,知道了它,就尝到甘露。它是无始的、至高的梵,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到处有它的手和脚,到处有它的头和脸,到处有它的眼和耳,它居于世界,包罗一切。它似乎具备感官功能,却又没有任何感官,它不执著,又支持一切,它无性质,又感受性质。它在众生内外,在远处,也在近处,不运动,又运动,微妙而不可知。它不可区分,又仿佛在众生中可以区分;作为众生支持者,它既吞噬,又释放。它是光明中的光,被称作超越黑暗者;它是知识、知识对象和目的,居于一切心中。

领域、知识和知识对象,以上作了扼要说明,虔信我的人知道我的状态,就能到达我这里。你要知道原质和原人,两者都没有起始;你要知道变化和性质,它们都产生于原质。效果、手段和行动者,原质被说成是原因;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者,原人被说成是原因。原人居于原质中,感受原质产生的性质,而对性质的执著,是善生和恶生的原因。至高原人居于身体中,是监督者和批准者,支持者和感受者,大自在者和至高自我。谁能这样懂得原人、原质和性质,无论怎样活动,他也不再出生。

有些人自己通过沉思,在自身中看到自我,有些人通过数论瑜伽,有些人通过行动瑜伽。有些人不懂得这些,听了别人的话后崇拜;他们坚信听来的话,也能超越死亡。无论什么动物和不动物,你要知道,它们的产生,婆罗多族雄牛啊!都源自领域和知领域者的结合。谁能看到至高自在者平等地居于万物中,万物毁灭而它不毁灭,这才是真正有见识。谁能看到自在者平等地遍及一切,自己不能伤害自我,他就达到至高归宿。谁能看到一切行动,都是原质所为,自我不是行动者,这才是真正有见识。谁能看到各种生物,全都立足于一,由此延伸和扩展,他就达到了梵。

至高自我永恒不灭,没有起始,没有性质,即使居于身体中,也不行动,不受污染。正像遍布一切的空,微妙而不受污染,居于一切身体的自我,也不受任何污染。正像这个太阳,照亮整个世界,这个领域之主,照亮整个领域。凡用智慧之眼看清领域和知领域者的区别,懂得摆脱众生原质束缚,他们就走向至高者。

吉祥薄伽梵说:

我还要讲述知识中至高无上的知识,所有牟尼知道了它,由此达到最高成就。依靠这种知识,他们与我同一,创造时,他们不出生,毁灭时,他们不恐惧。伟大的梵是我的子宫,我安放胚胎在里面,由此,产生一切众生,婆罗多子孙阿周那啊!任何子宫产生的形体,贡蒂之子阿周那啊!伟大的梵是他们的子宫,我是播下种子的父亲。

善性、忧性和暗性是原质产生的性质;在身体中,它们束缚永恒不灭的自我。其中的善性纯洁,因而明亮和健康,但它执著快乐和知识,而束缚自我,阿周那啊!忧性是激动性,因执著渴望而产生,你要知道,它执著行动,而束缚自我,阿周那啊!暗性产生于无知,蒙蔽一切自我,由于放逸、懒惰和昏沉,它束缚自我,阿周那啊!善性执著快乐,忧性执著行动,暗性蒙蔽智慧,执著安逸,阿周那啊!

善性压倒忧性和暗性,忧性压倒善性和暗性,暗性压倒善性和忧性,这是三性的存在方式。在身体九门中,闪耀智慧光芒,由此可以知道,善性占据优势。如果忧性占据优势,婆罗多族雄牛啊!便产生贪婪和活动,行动、焦躁和渴求。如果暗性占据优势,俱卢子孙阿周那啊!便产生昏暗和停滞,还有放逸和愚痴。善性占据优势,生命解体以后,前往清净世界,与无上知者为伍。忧性占优势,死去后,投生执著行动的人;暗性占优势,死去后,投生愚昧者的子宫。

人们说善行的果实,具有善性而纯洁,忧性的果实是痛苦,暗性的果实是无知。从善性产生智慧,从忧性产生贪欲,从暗性产生放逸、愚昧和无知。善性之人上进,忧性之人居中,暗性之人下沉,性质行为低劣。如果看到除了性质外,没有任何行动者,并知道什么超越性质,他就进入我之中。一旦自我超越产生于身体的三性,摆脱生老死之苦,也就尝到了甘露。

阿周那说:

超越三性的人,具有什么标志?通过什么行为,怎样超越三性?

吉祥薄伽梵说:

光明、活动和愚痴,出现时,他不憎恨,消失时,他不渴望,般度之子阿周那啊!他坐着像旁观者,不为三性所动,明知三性在动,他端坐不动。立足自我,对苦乐一视同仁,对土块、石头、金子一视同仁,对可爱和不可爱等量齐观,对责备和赞美等量齐观。等同荣誉和耻辱,等同朋友和敌人,弃绝一切举动,这就是超越三性。运用虔信瑜伽,坚定不移侍奉我,他超越三性,就能达到梵。因为我是甘露,不灭的梵之所在,永恒正法之所在,终极幸福之所在。

吉祥薄伽梵说:

人们说永恒的毕钵树,树根在上,树枝在下,叶子是颂诗,知道它,便是通晓吠陀者。它的树枝受到三性滋育,上下伸展,树芽是感官对象;它的树根受到行动束缚,向下在人间延伸扩展。它无始,无终,无基础,世上无人知道它的形象,而用锋利的无执著之斧,砍断这棵坚固的毕钵树,就能找到一条路径,通向再也不返回的地方,说道:“我到达原初的原人,以往的一切活动源自这里。”不骄慢,不虚妄,克服执著,永远把握自我,抑止欲望,摆脱苦乐对立,不愚昧,就能达到永恒的境界。

那是我的至高居处,日月火光照临不到,人们到达那里,就再也不返回。只是我的一部分永恒,变成生命世界的生命,支配居于原质中的感官,其中的心是第六感官。自在者占据身体,后又带着感官离开,犹如一阵风吹过,带走原处的香味。耳、眼、触、舌和鼻,还有第六感官心,全受自在者支配,侍奉感官对象。它离开或停留,感受或拥有性质,愚痴之人看不见,智慧之眼能看见。勤勉的瑜伽行者,看见它居于自身中;无知者不约束自己,即使勤勉也看不见。

你要知道,阳光照亮整个世界,还有月光和火光,都是我的光辉。我进入这个大地,用精气维持众生,我成为多汁的月亮,滋润一切药草。我依附众生身体,成为生命之火,与呼气吸气结合,消化四种食物。我进入一切心中,由于我,才有记忆、智慧和否定;可以通过一切吠陀知道我,我是吠檀多作者,精通吠陀。

这世上有两种人,可灭者和不灭者,可灭者是一切众生,不灭者是不变者。还有一种至高原人,被称作至高的自我,这位自在者永恒不变,进入三界,维持三界。我超越可灭者,也高于不灭者,在世界上和吠陀中,被称作至高原人。凡是思想不愚痴,知道我是至高原人,他就是通晓一切的人,全心全意崇拜我。这种最秘密的学问,我已经告诉你,阿周那啊!知道了它,就会变聪明,完成自己的职责。

(黄宝生 译)

注释:

五大是地、水、火、风和空。我慢是自我感觉(或自我意识)。智慧是智力。未显是处于原始状态的原质。十种感官是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和身,五种行动器官——口、手、脚、肛门和生殖器。心是思想。五种感官对象是色、声、香、味和触。以上这些都是原质的产物,再加上原人,便是数论所谓的“二十五谛”。

这里的毕钵树象征宇宙中轮回转生的生存方式。

四种食物是按照嚼、吮、舔和喝四种进食方式分类。

吠檀多的原义是“吠陀的终极”,也就是阐述吠陀真谛的奥义书。

【赏析】

《薄伽梵歌》是《摩诃婆罗多》中的著名宗教哲学插话(《毗湿摩篇》第23—40章),共有十八章,七百颂,可以看作是《摩诃婆罗多》的思想核心。“薄伽梵”,意译为“尊者”或“世尊”,是对黑天的尊称。《薄伽梵歌》是黑天对般度族英雄阿周那的开导,阐述的是古印度宗教哲学的精髓,核心精神是教导人对宇宙和人生、神性和人性、正法和非法、轮回和解脱等形成正确的看法,认清真正的知识,增长真实智慧,去除欲望痴迷,遵行瑜伽之路,寻求人生解脱,最后摆脱轮回,梵我合一。黑天的教导“有教无类、因人施教”,为不同层次或职业的人寻求解脱规定了不同的途径——三种瑜伽: 行动瑜伽、智慧瑜伽和虔信瑜伽。这三种瑜伽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瑜伽行者的行动瑜伽”要求人摆脱一切欲望,从事行动但又“摒弃对成果的执著”;“数论行者的智慧瑜伽”认为理解数论哲学的“二十五谛”,也可以获得智慧,走向神并获得解脱。但是智慧微妙曲折,并非容易达到,所以还有一条通向解脱的捷径——虔信瑜伽,即崇拜黑天而获得解脱。

《薄伽梵歌》调和了印度教生活与思想里的种种思潮,诸如《吠陀》的祭祀教义、《奥义书》的梵我合一思想、薄伽梵派的一神论与虔信思想、数论派的二元论以及瑜伽派的冥想等,将这些固有因素荟萃为一个自由而宏大、微妙而深邃的思想和信仰的有机体。诸多看似对立的观念被归于局部和不同层次的宇宙现象,在无始无终的大梵即宇宙的创造者毗湿奴内部融合为一。千百年来,印度各教派人士和哲人都从其中汲取思想,但同时也造成了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阐释循环。

作为大史诗思想的综合体现,《薄伽梵歌》内部包含着多种宗教和哲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经过吠檀多哲学改造过的数论哲学和瑜伽论。

数论在汉译佛经中也称为僧佉、迦毗罗论等。数论原意为“计算”、“数”,有注重因果推理的含义,后来引申为“思索研究”。《薄伽梵歌》中的数论哲学核心内容是“二十五谛”。谛,即真实。数论认为,原人和原质都无始无终,共同主宰宇宙“创造——毁灭——再创造”的永恒循环。原人(Purusa)属阳性,是不变的、永恒的自我,也就是灵魂。原质(Prakriti,或译自性、自然、原初物质)属阴性。万物创生如同阴阳交媾,原人进入原质及其变化的“各种子宫”,造成具有活力的原质的多样性。从原质产生第二者大(觉),从大产生第三者我慢(自我感觉或自我意识),从我慢产生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以上被称为八种原质;还有十六种变化: 五种感官对象——色、香、声、味、触;五种感觉感官——眼、耳、鼻、舌、身;五种行动感官——口、手、脚、肛门、生殖器;心是思想。以上原质的演化物加上原人,便是数论所谓的“二十五谛”,原人(灵魂)是第二十五谛。

原人无性质但有知觉,能够知觉原质;原质无知觉,不能觉知原人,但它具有善、忧和暗三性。原人与原质结合后受到原质固有的三性的束缚,变得有形体、有自我、有性质,但一度失去了对原质及自身的真正觉知。一旦原人觉知自身性质来自没有知觉的原质,其本身本来没有性质,它(第二十五谛)就“觉醒”,恢复原人(灵魂)有觉知但无性质的本性,达到不灭性,重新成为知领域者而统治领域。

黑天要求阿周那分清原人和原质。行动是原质演化造成,而非原人的行动。原质的三性始终处在运动之中。依据其组合的比例,人分为善性之人、忧性之人和暗性之人;行动也可以分为善性行动、忧性行动和暗性行动。这是古代印度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来自原质。它既不是性善论,也不是性恶论,而是朴素唯物论性质的,将善恶归于原质的三性平衡。黑天要求保持灵魂纯洁,不受三性束缚。行动出自原质,人履行社会职责从事行动,不谋求私利,不执著行动成果,灵魂就能摆脱原质的束缚,达到解脱的境界。

如此,人们才理解《摩诃婆罗多》中所叙述的大战的根源来自神界——“大地负担太重”,诸神要帮助大地女神减轻负担。婆罗多后代骨肉相残,只是神借人自身的力量完成宇宙循环。宇宙论决定人生论,依据上述理论和逻辑,才能理解黑天所宣讲的“杀即不杀”、“畏死者等同于死”的道理。

那么,应该怎样认识这部被印度教尊为圣典之一的《薄伽梵歌》呢?我们可以参照《道德经》来把这个问题弄清。L。A。贝克在《东方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的思想同那些伟大的印度-雅利安哲学家的思想惊人地相似”,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注意到了这一妙不可言的联系: 老子的道与《薄伽梵歌》的梵、原人对等;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阴阳观念与原人原质的结合化生万物、三性平衡类似;老子“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与原质决定行动,要摒弃对行动结果的执著如出一辙;老子所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与“杀即不杀”微妙相通……参照老子学说及其伟大的智慧和生命力,人们同样可以理解《薄伽梵歌》获得印度人民无比推崇和虔诚遵奉的深层原因。

数论被归于顺世论(意为“流行在人民中间的观点”),它是民众的世界观,虽然混合了宗教信仰,但它以思辨的智慧探索世界万象的根本原因和发展规律,寻求人生终极目的和意义,为解决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作了令人敬佩的尝试,并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着积极的作用。

(张绍斌)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