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武陵田太守
作者: 姚益心
【原文】: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原文作者】:王昌龄
【鉴赏】:
战国时的魏国,有一个十分有名的人物,这就是诗中说到的那位信陵君。信陵君是魏国国王的弟弟,是个货真价实的贵族公子。一个贵族公子为什么会那么有名呢?原来,他虽然出身王门,权重势大,却从来不因为自己有这样的身分和地位而傲慢起来,相反,他对那些出身贫寒、地位低下的贤能之士(有德有才的人),总是用上宾的礼节和待遇对待他们,因此,贤士们纷纷归附到了他的门下,据说他门下的宾客竟然有三千人之多。诗人在这首诗中,就把田太守比喻成了信陵君。
诗人为什么要把田太守比喻成信陵君呢?这还得从诗人的被贬官说起。天宝六年的秋天,诗人被唐玄宗贬了官,且被打发到了远离京城长安的龙标,今天湖南的黔阳县。诗人在去贬地的途中,经过了武陵,即今天湖南的常德市。武陵郡的长官就是田太守。田太守不因为诗人是个被放逐官员而冷待他,相反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诗人,诗人为此十分感动,就写了这首诗歌,并且用信陵君礼贤下士(委屈自己身分,尊重对待有才能的人)的例子来比况和赞美田太守。
诗的第一句说:自己只凭着三尺剑,横行千里路。“仗剑”二字是说诗人有一身高超的武艺。“行千里”三字是说他还有非凡的胆略和豪情,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驰骋。
第二句说: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地位不高、微不足道的读书人,但是却敢于说出一句重信义、知感恩的豪侠誓言来。“微躯”,谦称,这里是说自己是个贫贱的微不足道的人。
第三、四句是“一言”的具体内容。诗人把自己比成当年信陵君的门下客,说自己是个重信义、知感恩的侠义君子,一定不会辜负像信陵君那样礼贤下士的知遇之恩(受到赏识、重用的恩情)。据说当时信陵君的门客中,有两个地位虽低,却肝胆照人的侠义之士,一个是魏国都城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侯嬴,一个是隐居在市井(古代做买卖的地方)的屠夫朱亥。信陵君对他们非常尊重,所以在信陵君遇到急难时,他们都用生命报答了信陵君。诗人把自己比作大梁客,意思是自己一定会象当年侯嬴、朱亥报答信陵君那样报答田太守对自己的热情款待的。
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借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历史故事,表明了自己虽然被远谪龙标,但仍然是一个奋发高傲,胸怀坦荡的豪侠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