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两宋词·朱嗣发·摸鱼儿》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释义

《两宋词·朱嗣发·摸鱼儿》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朱嗣发·摸鱼儿》朱嗣发

朱嗣发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晴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注释 ①的的(dídí):明确,清楚。②回文:《晋书·列女传》:“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③左计:失算,失策。④“悔不早”三句:化用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诗意。

鉴赏 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位被负心人抛弃的女子。“弃妇”形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由来已久。自《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到曹植《七哀诗》中“悲叹有馀哀”的女子,再到“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唐杜甫《佳人》),每个朝代的诗词中,都有“弃妇”的叹息声。这些题材,或反映了现实中女子的真实境遇,或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悲伤。作为宋元易代时期的词人朱嗣发,用心描摹一位弃妇的形象,也许别有所指,内含深意。

“对西风”三句,勾勒出一位容颜憔悴、临风伫立的女子形象。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常用“西风”来指代秋天的来临,如“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山花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西风预示着凋零。在西风中站立的女子,浑然不觉寒意袭人,她的鬓髻在风中轻摇,宛如一朵深碧的烟云。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惆怅,那是“参差前事流水”的叹息。她忍不住回忆起幸福的往昔:“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紫色的丝绸,长长的罗带,亲手系成的鸳鸯结,男子许她以山盟海誓,那时他们也“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从前的往事历历在目,而如今却“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她也曾如前秦时窦滔妻苏氏,将绵长的思念织入回文诗中,好几次都为这份情感而心神憔悴,可是对方如今却“浑不记”。“浑”是都、皆的意思,“漫”是徒劳的意思。这二字点出男子的负心与女子的失望。事已至此,便如想要将落花重新安回到花蒂上一样,这段感情,已是覆水难收。“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连用三个短语来说明情感的决裂。“雨覆云翻”出自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比喻反复无常。“情宽分窄”即情深缘浅之意。此处用“宽”“窄”形容情感与缘分,非常别致。“石上玉簪脆”出自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比喻男女的分离。三句前统一“奈”字,写尽无奈至极之意。

下阕转笔写景。“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是站在朱楼上的女子所见。大雨将来,天空阴云密布,仿佛是被愁绪压得快要坠落一般。不多时风吹云散,月光照见不眠之人。“阴晴也只随天意。”这一阴一晴,全由天意控制,自己是没法子的。恰如这命运的一浮一沉,也是自己所无法把握的。深情一场成空,“玉消香碎”也是惘然。“君且醉”,试图用醉酒来消解忧愁,“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试图用古人之事来缓解悲伤。汉武帝陈皇后失宠之后曾幽居长门宫,“长门青草”语出李清照“春到长门春草青”(《小重山》),“春风泪”则出自王安石《明妃曲》“泪湿春风鬓脚垂”。然而用酒解愁和用古人宽慰终是勉强,“一时左计”,则是直白的后悔之语了。“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三句,大概是她痛定思痛后的反省:早知如此,悔不早一些甘于贫贱,甘于寂寞的生活,这样也不至于落得被抛弃的下场。这既是反省,也是决定。也许她之后就将过着“荆钗布裙”和“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清贫生活了。

这首词多次使用典故或化用前人诗词,虽融化无迹,但毕竟予人明显的象征意味。很显然,诗人所写并非一位现实中的女子,这弃妇最后的决定暗含着词人内心的贞洁和操守。作为宋末遗民,朱嗣发在宋亡后不曾接受元代的官职,然而又无法明言自己的抉择,于是借对弃妇的描写,来叹息世事无常,表明忠贞心迹。全词深沉感慨,而安贫乐道之志自见。这也是中国古老诗词中传统的香草美人比喻的体现。(黄阿莎)

竹林仕女图 陈少梅

链接 簪插于幞头上的花朵装饰——簪戴。南宋时,每遇郊祀、明堂等典礼完毕,朝廷照例要赐臣僚及扈从花朵,簪插于幞头之上。在恭谢日、太上两宫上寿毕、圣节及朝廷赐宴、赐新进士闻喜宴等场合亦如此。时称“簪戴”。所簪之花,以罗绢制成。大罗花有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制成。大罗花以赐百官,卿监以上者并赐栾枝。大绢花有红、银红二色,以赐将校以下者。是为朝廷在典礼时表示恩宠的举动,故众人平时并不戴用。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