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明文海》的主要内容,《明文海》导读
释义

《明文海》的主要内容,《明文海》导读

《明文海》的主要内容,《明文海》导读

《明文海》是有明一代的文章总集,清黄宗羲编。因为卷帙浩繁,编成后迄未能付梓,唯有一二抄本流传。1987年中华书局据涵芬楼所藏抄本影印出版,遂使此书首次进入广泛流通领域,成为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武备诸方面的文献渊薮。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父尊素,为明御史,以东林党人劾魏忠贤,死狱中。宗羲入都讼冤,以铁锥击伤阉党许显纯、曹钦程,京师为之震动。崇祯中,南京太学生作《留都防乱公揭》,攻阉党余孽阮大铖,宗羲为首,几被杀。清兵南下,宗羲组织义师抗击,自顺治二年(1645)至十六年后,奔走于钱塘江南北。防守失利后,退守四明山。顺治六年,还曾奉鲁王之命赴日本乞师,无结果。顺治十六年,见恢复之事已不可为,遂聚徒讲学,潜心著述。治学一反明末游说空疏的习气,强调博通古今、经世致用,举凡天文、地志、历算、音律、经史百家,无不精研穷究。此后三十余年,以博学宏通、人品超逸,成为东南学术界宗主。其间清廷屡次征聘,终不为所动。康熙三十四年病逝于家,年86。《清史列传》卷68有传。

黄宗羲著述宏富,除诗文集《南雷集》外,尚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史案》、《明文案》、《易象数论》、《律吕新论》等。其中《明文案》编成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宗羲《明文案序》说:“某自戊申 (1668) 以来,即为明文之选,中间作辍不一,然于诸家文集,摭采亦已过半。至乙卯七月,《文案》成。”又黄百家(宗羲子)《明文授读序》说: “自戊申岁,取家藏有明文集约五六千本,撷其精华,至乙卯岁,成《明文案》二百一十七卷。”此可证黄宗羲编选明文总集之事,肇始于1668年,历时七载,博览约取,先编成《明文案》。而后感到有明作者林林,歉于未尽,乃亲往昆山徐氏传是楼、培林堂访书,得《明文案》以外所未有者300余家,于是“复合《文案》而广之,又有《明文海》之选,为卷凡四百八十,为本凡百有二十,而后明文始备”(黄百家《明文授读序》)。据黄序还可以知道增广《文案》为《文海》之事,发生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以后,此时宗羲已是80高龄,五年后便溘然辞世,《四库总目提要》称此书为“晚年未定之本”,大致符合实际情况。

今本《明文海》无序跋和例言,不能直接了解编纂缘起和宗旨。好在《明文案》有黄宗羲原序两篇,一论有明一代之文凡三盛,其文不及于前而所选之文反过于前代;一论有明之文坏于何(景明)、李(梦阳),而王 (世贞)、李 (攀龙)继之,几乎枉尽天下之才。这两点便是黄宗羲编选明文的纲要,也是他盱衡千古、论定一代的大旨。早在明朝末年,钱谦益就想仿效元好问的《中州集》,至清初终于编成《列朝诗集》81卷,以诗存史,从而保存明朝文献。考《明文案》的体例与《列朝诗集》相仿佛,一则以撰人的生卒年先后为序列,二则剪裁旧籍,间有注释,记其爵里行实,评其功力手笔。由此可见,黄宗羲编选明文的初衷或许和钱谦益是一样的,亦有以文存史之意,所以在编纂体例上也有所效法。但是,扩编为《明文海》之后,体例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四库全书》而称为“原稿”的本子,并现时所见其他抄本,全书均按文体分类编次,并分为赋、奏书、诏表、碑、议、论等28类,各类之下再分若干子目,如赋类下又分国事、时令、山川、吊古、哀伤、述怀、人事、居处、感别、闲情、赏鉴、音乐、仙隐、禽虫、花木、器物共16门。《四库提要》对此种做法提出批评,认为“分类殊为繁碎,又颇错互不伦”,“必非黄先生所编,乃其子主一(即黄百家)所为”。按黄百家曾以 《文海》卷帙浩繁,力促黄宗羲选其尤者编为《明文授读》62卷。(见《四库总目·明文授读提要》)今本《授读》体例一如《明文海》,这说明黄宗羲晚年或者又欲以《明文海》与《昭明文选》、《唐文粹》、《宋文鉴》、《元文类》并传不朽,故体例亦改从《文选》。还有一种可能,《明文授读》体例全出于黄百家所为(见阎若璩《潜丘札记》卷5《与戴唐器书》),《明文海》的最后定稿也成于黄百家之手。果如此,则与 《四库提要》 所说相合。

《明文海》共收作者近千人,选文约4300篇,有明一代文章精华可谓尽萃于此。在黄宗羲之前,裒集明文者不下六七家,大抵以 《明文衡》 (明程敏政编)、《明文范》(明张时彻编)、《明文徵》(明何乔远编)为最著。《文衡》所收限于成化以前。《文范》止于嘉靖,《文徵》则问世于崇祯初年。即令编成于清康熙时期的《明文在》(薛熙编),也只有100卷。以上数种或时限稍短,或搜采未备,皆难副明代文章总集之实。唯有黄宗羲其人,身为一代忠贞之后,广于交游,见闻博洽,加上专精于明代学术思想史,识见超卓,故能发潜彰幽,独出心裁,继《明儒学案》后复纂辑《明文海》一书,不仅可以媲美于前代总集,而且成为有明一代的信史。

作为一部总集,其功用自然十分广泛。大略说来,不外数端:(1)可以以文证史。全祖望《鲒埼亭集·梨洲先生神道碑文》曾谈到,黄宗羲自己就说过他的《明文海》“多与十朝国史弹驳参正者”,足见文章亦是历史的第一手资料。(2)可以补正史之不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十分赞赏此书“搜罗极富”,但同时又批评它“失之泛滥”,说它 “欲使一代典章人物俱藉以考见大凡,故虽游戏小说家言,亦为兼收并采”。这个批评适足证明黄宗羲编纂思想的进步,书中收录的野史謏闻,也为我们研究社会风俗、民间传说提供了丰富史料,而这些史料又往往是正史所不屑记载的。(3)可以考察文风流变。黄宗羲《明文案序》说: “有明之文,莫盛于国初,再盛于嘉靖,三盛于崇祯。国初之盛,当大乱之后,士皆无意于功名,埋身读书而光芒卒不可掩。嘉靖之盛,二三君子振起于时风众势之中,而巨子哓哓之口舌,适足以为其华阴之赤土。崇祯之盛,王(世贞)、李(攀龙)之珠盘已坠,邾莒不朝,士之通经学古者,耳目无所障蔽,反得以理既往之绪言,此三盛之由也。”基于对明代文学发展大势的把握,黄宗羲以情至之文为宗,勤力遴拔,合数千家之集于一家,使三百年文士英灵有所寄托,使一代文章兴衰衍变尽在目前,其有助于文学史研究之功亦可谓巨大矣。

中华书局影印《明文海》以原涵芬楼所藏抄本为底本,除了据《四库全书》本补赵维寰《议钱相国机山》等佚文12篇外,还据浙江图书馆所藏张宗祥抄本,辑补了侯方域、钱谦益等人的文章159篇,这是 《明文海》迄今最完善的本子。

参考文献

  • 1. 纪昀等: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 2. 黄宗羲: 《明文案》,《四库全书》 本。
  • 3. 谢国桢:《黄宗羲与〈明文海〉》,《学林漫录》第12集,1988。
  • 4. 许逸民: 《〈明文海〉影印余谈》,《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1期,1987。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