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徐自华·满江红》原文赏析
释义

《徐自华·满江红》原文赏析

《徐自华·满江红》原文赏析

感怀,用岳鄂王韵,作于秋瑾就义后

岁月如流,秋又去,壮心未歇。难收拾,这般危局,风潮猛烈。把酒痛谈身后事,举杯试问当头月。奈吴侬、身世太悲凉,伤心切!

亡国恨,终当雪; 奴隶性,行看灭。叹江山已是,金瓯碎缺。蒿目苍生挥热泪,感怀时事喷心血。愿吾侪、炼石效娲皇,补天阙。

徐自华是秋瑾的盟姊。秋瑾生前,她与秋瑾共商革命大计,全力支持秋瑾的革命事业; 秋瑾牺牲后,她又收葬秋瑾骸骨,撰写墓表,以秋瑾为号召,大声呼吁革命。这首词作于秋瑾就义之后,词中以哀悼秋瑾为线索,表达了继承烈士遗志、推翻满清政府,实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雄心壮志,这也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代志士的共同心愿。由此看来,此词又充分体现了当日的时代精神。

词题标明“用岳鄂王韵”,岳鄂王就是岳飞,他死后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被封为鄂王。岳飞的《满江红》一词气壮山河,充溢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对后世有深广的影响,“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继作很多。《满江红》一般例用入声韵,这样声情激越,宜于抒发豪壮情感与恢宏襟抱,因此,徐自华这首词亦显得情辞慷慨、悲壮激昂,同样具有“壮怀激烈”的特点。

词起首以岁月流逝而壮志未歇提起,用岳飞《满江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而翻进一层。词人巧妙地运用双关,“秋又去” 承“岁月如流”,表面指时间,实际指秋瑾的牺牲。“壮心未歇”,既写一代壮士雄心尚在,也写秋瑾虽然牺牲了,但壮志仍存! “难收拾”三句是说: 看你满清政府怎么收拾秋瑾牺牲后更加风起云涌的革命局势! 秋瑾牺牲后,浙江各地的光复军余部和会党,纷纷举事为秋瑾复仇,全国各地的同盟会也策划武装起义,一时清廷十分恐慌,“风潮猛烈”即指此。这里明确点明了秋瑾事迹的时代气息,落实了前文的“壮志未歇”。“把酒痛谈身后事,举杯试问当头月”,切秋瑾事迹。秋瑾生前曾向作者表露为革命拚将一死的信念,并叮嘱作者在自己牺牲后将自己葬在西湖边的岳王坟一侧。“奈吴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秋瑾的哀悼之情,吴语称人为侬,秋瑾是浙江(属吴地)人,故称秋瑾为“吴侬”。上片在叙述秋瑾事迹时抒发了对秋瑾的不尽哀悼之情,这可以用上片结语“伤心切”三句来总括。

下片抒情的核心是“感怀时事喷心血”,词先从革命壮士对时局的看法叙起,“亡国恨,终当雪; 奴隶性,行看灭”,谆谆叮嘱国人要挺起脊梁作人,愤愤指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们祖国的瓜分。“叹江山已是,金瓯碎缺”,古人用金瓯无缺来形容国土的完整,这二句是承“亡国恨,终当雪”而来。全词继视点放在国家上后,“蒿目苍生挥热泪”一句又转而把视点放在百姓苍生身上。“蒿目”,是举目远望之意,典见《庄子·骈拇》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这里是说,看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苍生而痛心不已。词到这里,由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自然而然地引出——“感怀时事喷心血”,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怀于“喷心血”三字形象地表达出来了。下文“愿吾侪(辈)、炼石效娲皇,补天阙(缺)”补足“喷心血”之意,女娲补天是我国远古神话,讲古时天崩地裂,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极,此处取拯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的意思。这是秋瑾的志向,也是辛亥革命一代志士的愿望,也是作者哀悼秋瑾、抒发雄心壮志而立意采取的实际行动。词在高潮中作结,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抒情主旨,而我们读到此,也觉热血沸腾,斗志高昂。

全词因秋瑾就义感怀而作,词中虽有“悲凉”、“伤心”、“叹”、“挥热泪”等,但未见有悲苦之意,只令人有豪壮之感。这与词人是秋瑾的盟姊,十分理解与支持秋瑾的革命事业有关。词人与秋瑾一样,以革命事业高于一切,早已把个人痛苦置之度外; 这也与秋瑾就义后蓬蓬勃勃的革命高潮有关。当日革命志士人心思奋,都望“牺牲尽我责任” (秋瑾《致徐小淑绝命词》语)。所以,词人虽是一位女性,而全词的风格却雄遒豪放、粗犷刚毅,充溢着一种伟丈夫的阳刚之气和悲壮的美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3: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