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张翥十首·六州歌头》原文赏析
释义

《张翥十首·六州歌头》原文赏析

《张翥十首·六州歌头》原文赏析

孤山寻梅

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张翥曾寓居杭州,西湖为常游之地,而孤山之梅,更使他倾倒:“压西湖千树,曾几度,为携尊”(《木兰花慢·次韵陈见心文学孤山问梅》)。这首题为“孤山寻梅”的《六州歌头》,就是他孤山梅花词中的一首。

词的上片,围绕词题,侧重写“寻梅”的“寻”字,从不同层次,分别写出寻梅前的妙思漫想,寻梅时的殷勤辛劳,以及终于寻见孤山之梅后的所愿得偿之快。“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孤山处于西湖的外湖与后湖之间,孤峰耸峭,风光特好。自宋初林逋隐居于此,种梅养鹤,梅树成林,孤山之梅,于是著称于世。点孤山,出示寻梅的处所;岁晚,寻梅的季节;石老,形容孤山的岩石磊落老苍,暗示出时代岁月的流逝;查牙,即杈枒,槎枒,刻画孤山梅树的枝干樛曲错出,两句勾画出孤山之梅的形影,虽是疏疏几笔,但已别具风采,令人思慕。“逋仙去,谁为主”,林逋爱梅爱鹤,有“梅妻鹤子”之说,现在林逋逝去多年,谁来护理孤山的梅花呢!在惋惜当年爱梅人去之中,蕴含着今日爱梅者的关心顾念之情。他由此进一步设想孤山之梅在无人怜惜下的情景:“自疏花,破冰芽”。独自疏疏地开花,悄悄地冒寒吐芽,一幅清冷落寞的画面,楚楚可怜,令人惋叹。有惜梅之心,自然引出寻梅之趣,“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数句,细致具体地叙写寻探孤山之梅的情状。不是冠带煊赫走马官场,而是乌帽便服骑驴入山,确是一心寻梅;有时走近修竹幽篁,有时闯入荒藓丛生的僻地,有时不顾酷寒踏着残雪,有时趁着晚霞,这“近”、“侵”、“踏”、“趁”一系列动词,写出了词人几度探幽寻芳的真挚感情和追求精神。紧接的“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数句,写寻见孤山梅后的喜悦感情。先化用杜甫《佳人》的“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诗句,将梅花喻为空山幽谷中的佳人,绿纱翠袖,耐受风寒,孤芳自守,风姿卓绝。词人由眼前的梅花,转而追念往昔对梅花的思慕之情:无论在江南飘游,还是在江北流寓,尽管江水茫茫,云烟渺渺,迷隔难见,但孤山梅花的幽姿清影却常在梦中萦绕。今昔相衬,更深一层地表现出怜爱孤山梅花的感情。

下片具体描写孤山梅花。“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几句,苔枝,又称苔梅,为梅的一种,“其枝樛曲,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爱”(范成大《梅谱》)。香痕沁,指梅蕊初露嫩芽。幺凤,形似传说中的凤鸟而体形较小,这里指梅花树上羽毛色彩鲜艳的小鸟。《异人录》载隋赵师雄日暮于罗浮山松林中见美人,又有绿衣童子笑歌戏舞,“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月落参横,惆怅而已”(曾慥《类说》卷十二引)。看到眼前梅花树上的翠鸟嘤鸣,自然幻现出传说中的美好境界,平添出几分神奇色彩。虽然寒冷,但蜜蜂却成群飞舞,传示出梅花郁勃生长的气息。花香、鸟语、蜂飞,组绘出一幅美妙的梅花春色图。“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南宋时于孤山建四圣延祥观,有堂名“瀛屿”,傍近御圃,也是林逋隐居之地。就大处说,“瀛屿月”即孤山月;从小处说,即林逋所种梅林月;从深处说,即当年南宋王朝的御圃月。“影横斜”,化用林逋诗“疏影横斜水清浅”句意,中间用“偏来照”三字,说尽梅花几经沧桑、惟有明月相照的凄凉,与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怀古》),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等诗句写法相近,寓含深沉的感慨。“瘦争些”,意指梅花较前又消瘦了几分。梅花有情,为人世变化而憔悴瘦损,含意十分辛酸、凄楚,写得极为含蓄,感情深沉。“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插鬓鸦”几句,表面看来,意气豪纵,但实际上是企望从眼前沉重的悲慨中挣脱出来,重新获得与往昔一样的欢愉:饮美酒,赏梅花,为佳人摘花插鬓。更希望“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沉醉中有娇娃美人相扶,这样美好的时日不能轻易孤负!然而,美好的回忆,更衬示出当前难以摆脱的窘困处境。结拍“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抒写时光流逝,芳华难久,转瞬之间,风沙易色,笳角悲鸣,眼前的孤山梅花也将消散无踪。词人内心深藏着巨变将临的预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