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对雪·宋·王禹偁》原文与赏析
释义

《对雪·宋·王禹偁》原文与赏析

宋·王禹偁



帝乡岁云暮, 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 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 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 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 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 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 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缺供, 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 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 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 输挽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 路遥数百里。

羸蹄冻不行, 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 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 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 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 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处行, 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 偷安得如是!

深为苍生蠹, 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 岂得为直士?

褒贬无一词, 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 不持一只矢。

多惭富人术, 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 勤勤谢知己。



〔謇(jian)谔(e)〕敢言直谏的样子。〔勤勤谢知己〕即谢知己之勤勤。勤勤,即殷勤、殷切之意。全句的意思是,对不住朋友殷切的期望。

这首诗约作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作者时在京供职,任“右拾遗直史馆”。

全诗可分作三段,从篇首至“相聚歌时瑞”,为第一段。“帝乡岁云暮”,帝乡,指京城。岁云暮,即岁暮。“云”字为语助词,无意义。起首一句写明地点和时令。次句“衡门昼长闭”,写住宅的简陋及诗人的深居简出。衡门,即横木为门,极言其简陋。然而,又何以“昼长闭”呢?下面两句交待了原因:“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时值岁暮隆冬,朝廷免去了五日一上朝的惯例,昭文、国史、集贤等三馆亦暂缓办公。既无公务牵涉,故而“衡门昼长闭”。然而,“衡门长闭”,居家何为呢?“读书夜眠迟,多成日高睡”,深夜有读书之乐,白日无公务困扰之苦,卧迟起晚,乃至“琼花”“满天地”而不知,觉寒气袭人始方晓。“日高睡”,正面写出诗人的闲逸;“毛骨寒”,侧面烘托天气的寒冷,并由此而引出雪景,切入题意。以诗人潇散闲适之情致,面对“飘飘满天地”的雪景,自然诱发出“赏雪贺丰岁”之举。从“月俸虽无余”到“相聚歌时瑞”,字里行间漾溢着乐陶陶、暖融融的浓郁气氛,然而,这里绝无富贵骄饰之气,更少奢侈腐化之风,而是贫亦自给的天伦之乐。

第一段,无论天寒地冻的渲染,还是闲情逸趣的抒发,无一不是为第二段写兵民之苦暗作铺垫。

从“因思河朔民”到“牢落穷沙际”是第二段,这一段铺叙兵民之苦,是全诗重点所在。“因思”二字,承上启下。诗人由眼前之雪景,心中之闲情,转而想到奔波在冰天雪地,饱尝冻馁之苦的边民。当时,宋与契丹(辽)正鏖战边鄙,河朔之民,即黄河以北的村民备受战乱之扰。“输挽供边鄙”,即运送军需到边境。“车重”、“路遥”、“羸蹄”、“死辙”,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似乎看到:疲惫不堪的乡民拖着僵硬的双腿,驱赶着瘦弱负重的老牛,步履艰难地行进在冰封雪冻的泥途。“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夜暮降临,劳累了一天的民伕,依偎在荒寂冷漠的山坡下,在漫漫长夜中苦熬。诗人以饱含同情的笔触,描绘出边民输送军需的悲惨状况。复以“又思”二字,承“民之苦”而转写“兵之辛”。“甲寒侵骨髓”一句,由铠甲之凉,渲染天气之寒;“牢落穷沙际”一句,由转战辽远空旷的沙漠,烘托地理环境的恶劣。诗人写兵民之苦,始终紧紧扣住冰天雪地的特定环境,而且,处处与自己的处境形成鲜明对照。一方是对雪赏景,无冻馁之忧,多闲情逸趣;一方是迎朔风,踏冰雪,辗转沙际。对比中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爱莫能救的深切内疚。从而引发出末段的自责自恨。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这两句是总写,表现诗人为自己贪图一时安逸而深切自责的心情。接下来是分叙,“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这四句从谏官身份写起;“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这两句是从史官身份着笔。诗人自责颇深,出语严厉而又沉痛,竟至骂自己是蛀虫,是尸位素餐的庸人,有失谏官职责,有负史官良心!“不耕一亩田”、“多惭富人术”,是相对乡民而言,为自己既无耕作之力,又乏富民之术而自责;“不持一只矢”、“且乏安边议”,是相对兵卒而言,为自己既不能上阵御敌,又不能提出安境保民的奏疏而自恨。最后,以“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两句收束全诗、呼应诗题,自责自恨中透露出深沉的无可奈何之叹!

诗人良心发现式的自责,沉痛而又深刻。其实,他为人梗直,敢言直谏,曾因此而屡遭贬谪。即使如此,仍能自责,尤显难能可贵。

诗的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先写自己的闲适情趣,由此联想到兵民的困苦艰辛,两相对比中,引发出自愧自责。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纯熟而又精当,从而增强了诗歌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诗句平易畅达,且多用排比,有行云流水之势。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17: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