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是百代的过客,去而复来的年年岁岁也是旅人。在船上度其一生的人,或牵马辔而终老的人,每天都在旅行,并且是以旅次为家的。古人死于羁旅中的很多。不知从哪一年起,看到被风荡漾的一片孤云,诱发我不停地向往着流浪他乡。
去年,漫游滨海各地,秋季返江畔的破屋,扫去蜘网住下,不久过年了。当天空笼着云霞的春天来临时,就想翻越白川关。为此我如同被诱惑神所缠,弄得心慌意乱,而道祖神亦来相邀,更使我不能安心做事了。于是补缀好细筒裤的破绽,换上了斗笠的系带,灼灸三里穴位之后,浮到心上的,首先是松岛之月。把住房卖给他人,迁居到杉风的别墅中。
如偶人从箱中移到坛上,
连草庵也有人移住,
这世间的习俗。
把第一面8句的诗帖,悬挂在草庵的木柱上。
三月二十七日,黎明天色朦胧,晓月已消失了光辉,能隐约地看到富士山。想到不知何时才能重赏上野、谷中的樱花枝梢,而感到凄凉。昨晚,所有亲友都聚在一起,今朝搭船送行,至千住弃舟登陆。想着前程三千里,心中充满悲哀。在短暂的人生的相别路口,流下了离别之泪。
春去也,
鸟啼,鱼的眼里浮着泪花。
已咏出旅行中的第一首俳句,可是尽朝着去路而彳亍不前。亲友们排列在途中,将直到看不见我的背影为止而为我送行呢!
虽说要去的地方还很遥远,而又发病,真感到沮丧,但是由于早已抛却红尘,怀着人生无常的观念,在偏僻之地旅行,若死于路途也是天命,这样一想,倒多少恢复了一些气力。自由自在地步行着之间,越过了伊达的大木户。再过镫折、白石两城,到笠岛郡,向人询问藤中将实方的墓在哪里。据告,从此处远望可以看到右面山麓下的村子,叫做蓑轮、笠岛的正是。道祖神的神社、作为纪念物的芒草至今还留在那里呢!这些天来降着梅雨,道路极坏,加之身体疲乏,只好远远地瞭望一下就走过去了。
想到蓑轮、笠岛的蓑和笠,都同梅雨时节相关:
笠岛在何处,
五月道路泥泞。
夜宿岩沼。
武隈的松树,使人大为惊叹。同一树根在土地表面处分长成两棵松树,不失往昔的姿态。首先使人想起能因法师。当时陆奥守来到此地,可能有采伐松树,制作名取川桥桩之事,遂使能因法师咏出:“松树今何在,已不见遗迹。”据说在往昔的年代里,有时采伐,有时补种,至今这些松树已显示出历经千年的姿态,构成十分优美的景色。
想起举白道别的俳句是:
已是晚樱季节,
请观赏武隈之松吧。
亦赋咏一句:
赏樱毕,又观两棵松,
阅时已三月。
渡名取川入仙台,已是房檐插菖蒲的端午节。我到宿处,逗留了四五天。此地有一个叫加右卫门的画师,听说他略具风雅之心,相结识了。此人说,他多年来查清了一些已经不明的名胜,并一一为我导游。宫城野胡枝子茂盛,使人浮想起秋天的景色。玉田横野杜鹃花冈,正是梫木花盛开之时。走进不漏日光的松林,据说称此处为树下。往昔因此处露水浓重,故有“侍者呵,请提醒戴斗笠”之咏。参拜了药师堂、天神神社等处,天已暮了。但画师在松岛、盐釜等处还绘了画给我。饯别时,又送我两双草鞋,草鞋带染成藏青色。至此,证实了他确是深懂风雅三昧的人。
用菖蒲作草鞋带,
系在脚上。
依照画师所绘的地图且问且行,进入奥州小道。那山旁,生长着十符菅草。据说,直到现在,每年都要调制十符菅草的席子献给藩主。
壶碑 在市川村多贺城
壶碑高6尺余,宽仅3尺。透过青苔,隐约地可以看到碑文,记述着此地与四周邻国边境的里数。碑文还记述着:“此城神龟元年按察使镇守府将军大野朝臣束人之所置也,天平宝皇六年参议东海东山节度使镇守府将军惠美朝臣朝獦修造也。十二月朔日。”由此看来,此城是在圣武天皇时建立的。古来和歌所咏的名胜,虽然有很多被传诵下来,但是,这些名胜有的已山崩河涸,道路更改,有的已石埋土中,有的树已老朽,代以幼木,时移代换,以至无法找到古迹。但此壶碑,无疑是千年的遗物,使现在能亲眼来检阅古人的心。这是旅行的一点收获,也是活在世上的一种喜悦,使人忘掉羁旅的苦劳,流下欢喜的眼泪。
之后,观览了野田的玉川和海上岩石。末松山上建有一所寺院,称做末松山宝国寺。松树之间都是墓地,有过比翼、连理姻缘的夫妇,到头来不过如斯,不胜悲伤。抵达盐釜湾,听到暮钟之声。梅雨的天空稍稍放晴,夕月发出幽光,笠岛就在近处。渔夫的小船,并泊在岸边,听到分鱼的唤喊声,使我领会了纤绳分外有趣呀这歌的意境,而觉得更为感人。这一天晚上,听盲目僧人弹琵琶,说唱奥州净琉璃,此曲调既不同于平家琵琶,也不同于幸若舞,而是以粗犷的调子,放声说唱。因为近在枕旁,显得嚣闹,但毕竟不失僻壤的传统唱法,值得称赞。
清早,参拜盐釜的明神。此神社为此国领主所重修。殿柱粗大,彩椽辉煌,石阶高叠九仞,朝日照耀着朱色的神垣。想到连这样偏僻的地方,神佛也大显神通,已成为我国的习俗,觉得十分可贵。神前有古老的宝灯,灯的铁扉上铸有“文治三年和泉三郎献”。五百年前的迹象,又重现眼前,不由地感到十分珍贵。和泉三郎是一个义勇忠孝之士,他的美名,直到今天,还受到人们的钦慕,可以说“人诚能勤于道,守其义,而名必随之”。
天近中午,租船去松岛,其间二里余,抵雄岛的石滩。
(张香山 译)
注释:
奥州小道: 日本南北朝时代(1333—1392)是指多贺国首府到盐釜的道路;战国时代(1467—1568)则指从仙台到松岛道路上的岩切这一带。据日本学者考证,芭蕉沿着奥羽街道寻访名胜古迹,或向左拐,或向右折,所经之处,统名之为奥州之道。这部游记所记述的旅程包括从江户出发,经北路奥羽到美浓的大垣,奥州小道仅为其中的一小段,但却是这部游记所着重记述的。
古人: 指古时诗人,中国的杜甫、李白,日本的西行、宗祇。
江: 指江户(今东京)隅田川。
白川关: 允恭天皇(据推测在纪元前4世纪中叶到5世纪初)时建造,镰仓时代(1193—1332)似已倒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已成为荒废的古关。
道祖神: 在路上守护行人的神。
三里: 针灸穴位,灸后使行走轻快。
杉风: 姓杉山,为芭庵门人。
偶人: 每年3月3日女儿节时把着古装的偶人,从箱中取出,陈列在坛上。
草庵: 指芭蕉所居住的芭蕉庵。
第一面8句: 书写俳谐连句的诗帖,通常折叠成几面。如连句在50句以上,则第一面一般抄录8句,称第一面8句。文中的俳句,是第一面8句中的第一句,称发句。
三月: 系阴历。以下文中所有月份,都是阴历。
笠岛郡: 笠岛不是郡,应是庄。
藤中将实方: 近卫中将藤原实方(藤原简称藤),平安朝歌人。传说因在笠岛道祖神社前未下马而过,以致坠马而亡。
芒草: 是西行法师咏歌藤原实方坟墓的和歌中的诗句。歌意是: 只有不朽的盛名留了下来。看到那荒野中的芒草,作为纪念物生长在那里。
陆奥守: 陆奥国的领主。
举白: 姓草壁、俳号举白,芭蕉门人,住江户。
名取川: 和歌中所咏的名胜。出自《古今集》恋部,佚名作。歌意是: 名取川,处处浅滩有埋木,暗暗相思,一旦流言起,将如何?那就相会诉衷情。
宫城野: 和歌中所咏的名胜。出自《千载集》。源俊濑曾作歌咏之。歌意是: 宫城野种种情景留心间,百花盛开,虫声唧唧。
玉田横野: 和歌中所咏的名胜。出自《散木集》,俊濑作。歌意是: 把放牧在玉田横野的小驹系住吧,杜鹃花冈上,梫木花正开。梫木一名马醉木,有毒,马食之如醉。
“侍者呵,请提醒戴斗笠”是《古今集》东歌中的一首和歌中诗句。歌意是: 侍者呵,请对主人提醒戴斗笠,宫城野树下降露比雨浓。
端午挂菖蒲是为了避邪驱瘟。把菖蒲当草鞋带,表示恳望一路平安息灾。
奥州小道: 指从仙台到盐釜方面去的道路。
十符菅草的席子: 十符为地名。十符菅草的席子有两重意义。一、 表示此席子是用十符地方的菅草编的;二、 十符与十编日语音同。十编指编织该席子的经线(用菅草)为十条。此种席子在当地为名产。
壶碑: 建于陆奥七户之北的壶村。此处所说壶碑实为多贺城碑。据考证,多贺城碑为后世所伪造。
国: 日本古时地域划分大抵为: 道、国、郡、乡、里。此后里被取消,改为村。
神龟元年: 公元724年。
天平宝皇六年: 公元763年。
圣武天皇时: 公元724—749年。
玉川: 和歌中所歌咏的名胜,其中有名的有能因法师的和歌。歌意是: 黄昏来临,潮风起,陆奥野田的玉川、白行鸟啼。
海上岩石: 芭蕉见到的实为池中的一块岩石。《千载集》中的一首和歌,曾咏海上岩石。歌意是: 我的爱恋,如同干潮时也不露的海中岩石,他人虽不知,恋情永无干涸时。被附会为咏池中的那块岩石。
末松山: 山有三层,分为末松山、中松山、主松山。末松山亦为和歌中所歌咏的名胜。如《古今集》东歌中有一首和歌曾咏之。歌意是: 我若弃君,另有所欢心,波涛将越过末松山。意思是说,不可能越过,说明我没有变心。
盐釜: 原书的不同版本中亦有写成盐灶的,因釜、灶日语音同。现在日本的地图中均用盐釜。
“纤绳分外有趣呀”是《古今集》中有一首和歌中的诗句。歌意是: 陆奥处处美,盐釜湾里,曳拉行驶船只的纤绳,分外有趣呀!
奥州净琉璃: 奥州地方的净琉璃。净琉璃是一种曲名,或用扇子打拍子演唱,或以三弦等乐器伴奏演唱。
平家琵琶: 以琵琶伴奏,演唱《平家物语》。
幸若舞: 用扇子打拍子,演唱调子近于谣曲,但比谣曲朴实。
此国领主指仙台藩主伊达政宗。神社于庆长十二年(1607)重修。
和泉三郎: 即藤原忠衡,为藤原秀衡三男,忠衡遵守父亲遗志,忠诚地服侍源义经。其兄泰衡因抵抗不住源赖朝的压迫,杀义经,并嫌其弟忠衡与义经通,又杀忠衡。
【赏析】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基本以游历的先后顺序写景记事,线索清晰;在写景记事的同时抒发着对人生的感悟。
作为旅人,难免漂泊之苦,作者的孤独、悲凉之情自是显现文中。因此,文中写了相别时的落泪,也写了对天气、道路、身体不好等不利情况的抱怨。但这种漂泊不是落难时被迫的逃亡,而是源于作者对流浪他乡的向往。这份向往又源于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文中充满了在游历中得到收获的喜悦。作者固然“在短暂的人生的相别路口,流下了离别之泪”,但他也在得见千年壶碑时“忘掉羁旅的苦劳,流下欢喜的眼泪”。作者固然告别了长送不舍的故友,但不也结识了“深懂风雅三昧”的新朋么?青睐作者的人,多是被他那种闲寂的风格所吸引。在喧嚣的尘世终日忙碌的人读到芭蕉的闲适,便会想“偷得浮生半日闲”。芭蕉作文不为载道,写景不为抒怀,他笔下的景与事似乎只是自己,此外别无深意。沿着奥州小道信步走来,观赏风景,品评音乐,听说一位画师略具风雅之心便结识了,看到了一个难得的千年遗物就喜极而泣,一切只是一个颇有兴致的游客的做法。
当然,芭蕉有不露痕迹地将情与理融入景与事的本事。这里着重分析文中的几处俳句。三月离去,亲友相送,依依不舍。“春去也,鸟啼,鱼的眼里浮着泪花。”无一字写离别,却无一字不在写离别。“春去也”使人感觉到已是暮春时节,春意阑珊,百花凋残,离别之意涌上心头,从今后天各一方,心痛油然而生;“鸟啼,鱼的眼里浮着泪花”,移情到鱼、鸟,它们也禁不住分别而哭泣起来,让哭泣的鱼、鸟来体现离别之痛,更加形象生动。此处俳句既应时应景,又合情合理,虽不免略显悲伤,但一气呵成,自然圆熟。
远望笠岛,心向往之,但“这些天来降着梅雨,道路极坏,加之身体疲乏”,又觉得笠岛似很遥远。“笠岛在何处,五月道路泥泞。”此处俳句虽平白,却道尽了羁旅之苦与远望笠岛的怅惘。
端午时节,独在异乡,与一具风雅之心的画师相识几日,临别相送。“用菖蒲作草鞋带,系在脚上。”没有一字直接提到两人短暂的友谊,但惜别之情与祝福之语都已在其中。
松尾芭蕉是放达的、潇洒的,心中无羁绊,忘情于自然,因此他为文就自由自在,任意挥洒。的确,对芭蕉而言,在自然中流浪是一种向往。
(刘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