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丈夫生而志四方,若终其身为田舍翁,将何日出人头地耶!》原文翻译|感想
释义

《丈夫生而志四方,若终其身为田舍翁,将何日出人头地耶!》原文翻译|感想

【原文】

丈夫生而志四方,若终其身为田舍翁,将何日出人头地耶!

【译注】

志:志向。田舍翁:年老的庄稼汉。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男子汉大丈夫生就应当志在四方,如果一辈子只甘心做个庄稼汉,那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呢!

清初歙县程胜恩祖上终日辛勤耕作,省吃俭用。一次,遇上连年灾荒,家里一贫如洗。程胜恩发此感言,决定弃农就商。

辑自歙县《褒嘉里程氏世谱·歙邑恒之程公传赞》。

【感悟】

从平凡到平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心中懈怠,就滑向了平庸的边缘。人的能力有高低差别,平凡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人尽其才,发挥自己的才能,人生价值一样可以得到体现。而平庸的人,没有远大志向,整日碌碌无为,毫无主动精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马马虎虎、懒懒散散,让青春美好的时光在蹉跎岁月中流过,在消极等待和徘徊观望中失去了很多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故事链接】

李嘉诚早年跟随父亲逃亡到香港。14岁那年,父亲病倒了,李嘉诚作为长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迫辍学后,李嘉诚进了一间茶楼做事。一年后,他进入舅舅的钟表公司。几年后,又跑到一家很小的五金公司当推销员,不久再次跳槽到一家塑料制品公司。频繁的跳槽完全是出于生活所迫。

李嘉诚没有安全感,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压力和无奈。一无所有的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他认为,一个人只有依靠自己,具备相当的实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自立精神,为他日后创立自己的商业帝国发挥了关键作用。和许多创业者的经历类似,李嘉诚的从商动力首先来自于现实的生活压力。因为贫困,所以渴望财富;因为一无所有,所以希望做生意改变命运。这种纯粹的想法,让他从一开始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依附于他人。

有了自己创业的志向,李嘉诚就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从商的知识,积累从商的经验。无论是与人打交道,还是学习书本知识,李嘉诚横下一条心,把心中远大的理想化为实际的行动,一步步接近成功。

后来,谈到自己从商的经历,李嘉诚深有感触地说:“创业之初,你是否有资金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有梦想,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创业的信念,它是你迎战艰难、屡败屡战的精神动力。而后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并把这种热情持续下去,离成功就不远了。”

【延伸阅读】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河流交叉,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这里根本不宜耕种,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使地少人多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徽州人意识到:“上天关闭了农耕之门,却打开了经商的大门。”

徽州并非没有优势。这里水上交通极为便利,境内有新安江直通杭州,徽州的茶叶、木材、山货、野味和土特产品也极为丰富。聪明的徽州人很快发现了一条商业规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各省的物产是此歉彼丰,各省的物价也是此贵彼贱。根据这一规律,徽州人作出了“从事长途贩运”的经营定位。他们把苏浙的棉布、丝绸和徽州的茶叶、竹木运销到四面八方,又把长江中上游的木材、粮食运至长江下游销售,还利用运河航道,把北方的棉花、大豆运至江南,再把江南的特产运往北方。徽商崛起的初期,他们就是在这种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大规模的双向商品交流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徽州人经商,一般先是经营本地出产的茶叶、木材和文房四宝,而后贩卖外地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再往后是“奇货无所不居”,也就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