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诗文研究文献·元嘉文学研究文献·鲍照
释义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诗文研究文献·元嘉文学研究文献·鲍照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文献·魏晋南北朝诗文研究文献·元嘉文学研究文献·鲍照

鲍照字明远,祖籍东海,生卒年史无明文,约卒于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前后。据虞炎《鲍照集序》说他卒年五十余岁推算,当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前后。生平事迹仅见《宋书·刘义庆传》附传,寥寥数语。《南史》稍详,却又增加疏误。较可信的史料是虞炎《鲍照集序》,然亦语焉不详。近人所编年谱,以缪钺《鲍明远年谱》、吴丕绩《鲍照年谱》、钱仲联《鲍照年表》为较详。在此基础上,丁福林编《鲍照年谱简编》更为详尽。鲍照的集子最早编成在齐代,是由齐武帝儿子萧长懋命令虞炎编辑而成的,但所收并不包括鲍照所有的诗文,据虞炎说,鲍照被害后,“篇章无遗”,虽然“流徙人间者往往见在”,但因年代久远,零落者多,存者不过半数。《隋书·经籍志》著录《鲍照集》10卷,梁6卷,是否即这个本子不得而知。现存版本,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扆据宋本校勘的《鲍氏集》为较好,亦分10卷,与《隋书·经籍志》同。毛扆校勘时所用宋本,面目基本上和他用作底本的明刻本相同。《四库全书》收录的是明正德朱应登刊本,与毛扆所用明本亦大同小异,故《提要》怀疑此书已非梁时本来面目,但理由似不很充分。现存另一通行版本是张溥辑《鲍参军集》2卷,内容差不多。鲍集注本以清人钱振伦《鲍参军集注》6卷为最早,后附鲍令晖诗,部分取李善《文选》注、吴兆宜《玉台新咏注》、闻人倓《古诗笺》,余则钱氏补注。黄节在此基础上又对诗歌部分作了补注,编为《鲍参军诗注》4卷。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原印本排印。钱仲联又在钱振伦、黄节基础上广事增补,以张溥本为底本分为10卷,并附有《鲍照年表》和历代关于鲍照的评语,仍用《鲍参军集注》名,是目前鲍照诗文最详备的注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再版。一个世纪以来,关于鲍照的研究始终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可惜由于史料的极端匮乏,很多问题争执不一,迄无定论。

1.生年。吴丕绩《年谱》采用清人陈沆《诗比兴笺》的说法,认为《拟行路难》第7首“愁思忽而至”,是悼念庐陵王刘义真之作,推测此诗作于元嘉元年。又据第18首“余当二十弱冠辰”一语断定元嘉三年(424)20岁,由此推论,鲍照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余冠英《乐府诗选》、曹道衡《论鲍照诗歌的几个问题》则认为《拟行路难》并非一时之作,其第7首也未必是哀悼刘义真的诗,第18首只不过说明鲍照写这诗时年当20岁左右,不能作为鲍照此时定为20岁的确证。清人陆心源《三续疑年录》则认为鲍照生于宋武帝永初年间(420—422),但未提出证据,而此说与虞炎序所说“时年五十余”不合,最不可信。钱仲联《鲍照年表》据鲍照《在江陵叹年伤老》,认为古人一般以50岁称“老”,推测这首诗大约作于大明七年(463)左右。根据这种推测,鲍照享年53岁,和虞炎说法相近,据此,鲍照生年当是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左右,从情理而论,论断较妥,但毕竟也只是推测而已。

2.籍贯。虞炎《鲍照集序》说鲍照是上党(山西长治)人,而《宋书》《南史》则说是东海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为虞炎“云上党人非也”,所以大多数学者都不大相信虞说。事实上,虞说与《宋书》《南史》并不矛盾,因为据《元和姓纂》,东海鲍氏的祖先是东汉的鲍德,从上党迁居东海。南北朝人讲籍贯,往往说是祖籍,所以也可以说是“上党人”。至于东海郡今属何地,也歧说不一:或以为在江苏灌云;或以为在江苏涟水;或以为在江苏徐州;或以为在江苏镇江;或以为在山东郯县,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根据东海郡的不同属县来考证的。

3.家世。鲍照是士族出身还是庶族出身,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鲍照二十余岁就能写出《拟行路难》那样的杰作,而他的妹妹鲍令晖也是一位有名的女诗人,似乎不是后世一般贫贱之家所能够培养出来的;同时,鲍照在二十余岁时出仕,即为王国侍郎,相当于郡守的僚佐,这在九品官人制度已经固定的时代,如果没有家世的凭藉,似乎也难以索解,因此可以推断他出身于世族。与此截然相反的看法是,《南齐书·幸臣传》和《南史·恩幸传》都把鲍照和巢尚之、戴法兴等庶族人物相提并论,而这种情况,在其他作家身上却没有发生过。这多少说明鲍照的出身比起左思、陶渊明等出身于所谓“寒门”的作家还要贫寒得多。虞炎序、鲍照自称都是“家世贫贱”、“北州衰沦”等,因此鲍照不可能是世族出身,而只能是庶族。

4.《芜城赋》写作年代。对此篇写作意图作出解释,以《文选》五臣注中李周翰之说为最早,他认为此篇借西汉吴王刘濞故事对临海王刘子顼进行讽谏。但临海王当时还是小孩,不可能有背叛的密谋,于是清人何焯又另立一说,认为是凭吊刘诞作乱后广陵城残破的景象。吴丕绩、钱仲联等基本上同意何说,认定此赋作于大明四年至五年。但此说也有明显矛盾之处。刘诞起兵后,沈庆之所采用的残酷镇压的方法完全出于孝武帝本人的意志,鲍照在这时写作《芜城赋》去凭吊广陵城,这实际上是对孝武帝本人表示不满,特别是在大明三年即刘诞被镇压的当年或次年,即大明四年,鲍照甘冒“大逆不道”的风险,这种可能性很小。曹道衡又提出第三种看法,认为此篇作于元嘉二十七、二十八年左右,因那时他到过广陵,而广陵在元嘉二十七年拒魏之战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过破坏,再说他借刘濞故事讽谏刘濬、刘劭的阴谋,也完全近乎情理

注释

① 缪钺《鲍明远年谱》,载《读史存稿》,三联书店1963年版;吴丕绩《鲍照年谱》,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钱仲联《鲍照年表》,见《鲍参军集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② 收在刘跃进、范子烨编《六朝作家年谱辑要》中,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① 参见曹道衡《鲍照几篇诗文的写作时间》,载《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