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长安听百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释义

长安听百舌|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长安听百舌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韦鼎曾历仕梁、陈、隋三朝,多居显官。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但早年一直仕宦南朝,故家居江南。陈宣帝太建年间,曾以廷尉卿聘使北周,在长安滞留多时。此诗即韦鼎滞留长安时所作。百舌亦名反舌、鶷鹩。以其善鸣,声多变化,故名“百舌”。《易韦通卦》: “百舌者,反舌鸟也,能反复其口随百鸟之音。”百舌于立春之后,即鸣啭不已,诗人多以之入诗。南朝沈约、刘孝绰等亦有咏百舌诗,但不过拟声绘形,无多感触。韦鼎此诗写百舌而能遗貌取神,借百舌之鸣,抒发其客居异地,思念乡国之情,颇能尽咏物而“不留滞于物”之妙。

此诗起句奇突,意境浑远。 “万里风烟”四字,概括出了北方雄阔苍茫的景致特点。这正是一个南方人乍到北方所首先感受到的。“异”字不仅点出北方与江南的风景差异,也寄托着诗人客居异地产生的故国之思。江南富于山水之美,处处山明水秀,长期生活于南方的诗人乍来北方,自然不习惯北方的荒凉空旷,对江南风景更加怀念,同时,风烟之“异”又引出了下文由百舌之鸣而产生的感触。

次句一个“惊”字,紧承上句“异”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思念江南风光时的凝神状态。诗人此时正在泛忆不同于万里风烟的江南景色,而百舌的叫声不禁使诗人突然意识到已经是又一个春天来临,此时的江南风光自然会更加秀丽,也更令人怀念。同时也使诗人感到在此异乡滞留的时间已久。久客思归,怎能不使诗人闻百舌声而骤感惊心呢?百舌声是诗人在家乡时听惯了的,如今在异乡又突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自然更增强了诗人对江南家乡故国的怀念之情。

诗人的乡国之情当然是由于久客异乡而引起的,但诗人偏不承认,反而埋怨百舌的鸣叫声,似乎思恋乡国之情纯粹是由于百舌的鸣叫而勾起的。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这种对于百舌的指责显然是无理的,但恰恰是这种无理的指责,使我们更加感到诗人思念江南乡国的感情是异常的强烈,以致不能再承受百舌声的搅扰了,因为百舌的叫声只能加强,而不会减轻这种乡国之思所引起的痛苦。张玉穀《古诗赏析》曾评此二句: “不说已之不忍听,反说彼那能作此声,对面扑题,最耐咀味。”很能道出这二句诗的特点。

韦鼎这首诗绝似唐人绝句,可以看作唐人绝句的先声。由于绝句形式短小,写法上不宜直说,而以含吐不露为贵。 “绝句取经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刘熙载《艺概》)此诗正是采用这种反跌法,不将故国之思从正面道出,却借百舌的叫声从反面跌出,让人们从对百舌的指责中去领会诗人那种乡恋之情,故国之思。诗人的这种手法很成功,人们不仅能从中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强烈感情,而且感到诗人的写法翻新,趣味无穷,可以看出诗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种诗体的写法。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2: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