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里加斯·维列斯迪利斯
释义

里加斯·维列斯迪利斯



里加斯·维列斯迪利斯(Ρηγαs Βελεστιληs,1757—1798年), 著名的希腊资产阶级革命家

里加斯出生在希腊中部色萨里亚地区一个富商的家庭。他先后在维列斯迪诺镇、阿姆拉几亚和扎戈拉等城受过中、小学教育,后来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乡村教师。

当时的希腊,正处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封建奴役之下。据说,在他二十岁那年,>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对里加斯的未来影响极大的事情:一个土耳其士兵傲慢地命令里加斯背他渡过镇边的一条小河。这种侮辱点燃了里加斯的民族复仇的怒火。他毅然溺死了这个土耳其人,而后逃离了家乡。

为了谋取生计,里加斯不顾一切困难辗转于君士坦丁堡、多瑙河公国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以及维也纳等地,国外的流亡生活,对里加斯革命思想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君士坦丁堡,里加斯主要从事经商。他的才干和勇气深得当地希腊贵族阿列克山德尔·依波希兰迪斯的赏识。里加斯也很崇敬这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开明贵族,因而成为他家的常客和私人秘书。里加斯常同依波希兰迪斯谈论希腊国内的情况。后者关于用暴力方法使希腊摆脱奴役的主张,更巩固了里加斯早已产生的唯有通过革命道路才能解放希腊人民的信念。

1786年,里加斯离开君士坦丁堡前往布加勒斯特。这里是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也是巴尔干各国革命者活动的基地。里加斯在这里,一面担任录事或教师工作,一面勤奋学习。他在历史和文学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先后学会了法语、德语、罗马尼亚语和意大利语。这为他扩大视野,从事革命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布加勒斯特,里加斯结识了一位学识渊博的法国启蒙运动的热情支持者卡塔尔扎斯。在他的帮助下,里加斯研究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著作,接受了他们的思想。

这时,正值1787—1791年俄奥土战争爆发。俄奥一方为了牵制土耳其的兵力,多方鼓动巴尔干人民举行武装起义,佯允给予支持。俄奥军队接连打败土耳其人,给巴尔干各民族带来了希望。罗马尼亚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纷纷拿起武器打击土耳其统治者。然而,由于俄奥背信弃义,拒绝援助,致使各地起义先后被残酷地镇压下去。里加斯耳闻目睹这一事实,得出了结论:巴尔干各族人民只有联合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给里加斯极大的鼓舞。他热烈支持和称赞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宪法。同时,法国革命也使他产生了一定的幻想,一度把希腊的解放寄托在法国的援助之上。为此,里加斯从1792年开始,积极与法国驻瓦拉几亚的外交人员接触。1795至1796年,他甚至亲自到法国驻布加勒斯特总领事馆工作。后来在维也纳,他又多次与法国外交人员联系,希望与拿破仑直接会晤。然而,在法国雾月政变之后,代表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拿破仑及其将军们,关心的是对外扩张和侵略,而不是弱小民族的解放。所以,里加斯的这一希望落空了。但法国革命的思想和原则并未在里加斯身上消失。为了使这些原则在希腊实现,他展开了积极的活动。

里加斯的革命活动是从宣传和教育人民开始的。他同其他革命者一起,翻译进步书刊,组织秘密集会,发表演说,编唱革命歌曲……。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维也纳、布加勒斯特、布达佩斯及巴尔干各地,播下了民族解放斗争的火种,唤醒了广大巴尔干人民,里加斯亲自撰写了许多作品,其中著名的《新政治管理》和《战歌》是里加斯革命思想的结晶,也是他的基本纲领。

《新政治管理》由《宣言》、《人权》(25条)和《宪法》(124条)三个部分组成。里加斯的《宪法》,是巴尔干各族人民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草案,其中提出的巴尔干共和制度,是根据巴尔干当时的具体条件,并仿效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共和制度拟订的。《宪法》集中地表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例如其中第五条规定:全体公民都有参与治理国家的权利。《宪法》第三十五条更规定在政府违犯它的职权,侵犯公民的利益和权利时,公民有起义的权利。里加斯在《宪法》中还提出了巴尔干各国人民平等和友好相处,以及民族独立和不干涉别国事务的原则。他写道:希腊人民是各自由人民的“朋友和同盟者”,“他们不介入别国人民的内政,也不允许别国干涉他们的事务”。

里加斯在他的《人权》第二条里写道:人的本来权利应有:(一)平等,不能低于他人;(二)自由,不应成为他人的奴隶;(三)生命安全,任何人不得强行剥夺这一权利;(四)土地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任何人无权过问。第三条指出,“所有的人,包括基督教徒和土耳其人按照自然法权都是平等的”。这种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理论,对于反对当时的封建统治和贵族特权产生了很大作用。

《战歌》是里加斯1796年写的一首长诗,被人颂之为希腊的“马赛曲”。

里加斯在《战歌》中尖锐地抨击了奥斯曼封建专制制度掠夺人民的反动本质,热情地号召巴尔干人民拿起武器,打碎奴役枷锁。他写道:

啊,保加利亚人,亚美尼亚人,

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

各民族的兄弟,都是刚入伍的新兵,

扬起我们的马刀为自由而斗争,

英勇精神天下闻名。

《战歌》问世不久,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巴尔干半岛到处传诵,家喻户晓。《战歌》的激昂旋律响彻了巴尔干山麓,回荡在亚得里亚海滨,成为揭露敌人,组织革命力量的宣言书和巴尔干各族人民在这一时期的斗争纲领。

里加斯在宣传教育群众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工作。根据欧洲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经验,里加斯组织了名为“埃特里亚”①的革命组织,积极准备巴尔干的总起义。“埃特里亚”发展迅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遍布于巴尔干的各个城市和乡村,甚至奥斯曼帝国的心脏君士坦丁堡也有这个组织的支部。“埃特里亚”积极领导巴尔干的革命运动。保加利亚、瓦拉几亚、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受苦农民,揭竿而起,袭击土耳其地方当局,抗捐抗税,夺取土地,烧毁庄园,使土耳其苏丹惊恐万状。

但是,所有这一切正是俄国沙皇所深恶痛绝的。沙皇政府要求土耳其立即扑灭巴尔干人民的暴动,并答应给土耳其援助,以铲除巴尔干半岛的“普加乔夫”。

为了避免俄国的干涉,里加斯将“埃特里亚”的活动中心从布加勒斯特转移到维也纳。此时奥地利同土耳其的矛盾极其尖锐。许多侨居在这里的希腊商人和知识分子积极支持“埃特里亚”的活动。

里加斯在巩固和扩大“埃特里亚”的同时,进行了军事上的大量准备。他研究了著名的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军事著作,写成《军事指南》的小册子。它总结了当时战争中的战术原则,指导巴尔干人民开展武装斗争。里加斯还亲自绘制军事《大地图》,其标记的详细程度和准确性是非常惊人的。例如在君士坦丁堡图中,标出了所有的兵营、军事设施、城门、王宫等。里加斯十分重视各地的农民武装,号召希腊的“克列夫特”、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哈伊杜特”等农民武装组织携起手来共同斗争,力图把这些自发的农民武装,引上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轨道。

里加斯还提出了灵活的策略,主张联合各种力量,共同对敌。当时在土耳其的军队,以及在海员中,有几千名非伊斯兰教徒(主要是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里加斯认为他们心灵深处也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火花,号召他们站到革命方面来。正是里加斯的正确主张,使得这些人后来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里加斯对不满中央政权的土耳其封建主们,也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争取。后来,埃皮洛斯和色萨里亚地区的封建主阿里帕夏,以及维丁地区帕夏兹瓦杜格鲁,反对中央政权,与土耳其苏丹进行武装对抗,牵制和削弱了土耳其的力量。

里加斯制订了总起义计划,并准备起义成功之后,建立巴尔干共和国,实行在《新政治管理》中提出的政治主张。1797年,拿破仑军队入侵意大利,临近巴尔干半岛。里加斯认为巴尔干总起义的时机已到。于是,他离开维也纳,打算绕道的里亚斯特回国,直接领导起义。但由于叛徒出卖,在途中被捕。次年6月24日午夜,里加斯被土耳其政府杀害于贝尔格莱德。

这位杰出革命家牺牲时,只有41岁。但他实现了自己的座右铭:“为了信仰、祖国、法律和自由”,“宁可自由地生活一小时,绝不做奴隶和囚徒苟且四十年”。

在巴尔干人民的历史上,里加斯是第一个提出巴尔干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土耳其统治的人,也是第一个主张巴尔干各族人民应该平等互助友好相处的人。这一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里加斯的光辉思想是不朽的。正如他在临终前庄严宣告的:“我已播下了自由的种子,定有他人来收获”。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的爆发,就是里加斯的伟大事业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是收获自由果实的开始。



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

——列 宁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