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贝克特
爱尔兰出生的法国籍著名剧作家、小说家、诗人。贝克特生于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27年他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1928年至1930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任英文讲师,期间结识了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深受这位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影响。1931年回到都柏林,1936年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1938年定居巴黎。第二次大战期间,贝克特积极参加了法国抵抗运动。战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贝克特从20年代开始创作,前期用英文写作,1945年改用法文写作。著有评论《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普鲁斯特》等; 长篇小说《莫尔菲》 (1935)、《瓦特》 (1942)、三部曲《马洛依》(1951)、《马隆纳死了》 (1951) 和《无名的人》 (1953),其中 《马洛依》被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此外,贝克特还创作了以《等待戈多》为代表的大量的戏剧作品、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1969年,贝克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金,原因是“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贝克特主要是通过他的戏剧创作获得世界声誉的,他本人已被公认为荒诞派戏剧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除了 《等待戈多》 之外,比较重要的剧作还有《最后一局》 (1957)、《克拉普的最后录音》 (1959)、《快乐的日子》(1961)、《戏弄》 (1964)、《不是我》 (1973) 等。《最后一局》写一场浩劫之后。海姆一家在一间光秃秃的屋子里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海姆是个下身瘫痪的瞎老头子,整天坐在轮椅里,海姆的奴什克洛夫则总是直立着,永远无法坐下; 海姆父母失去双腿,龟缩在两个垃圾筒里。独幕剧 《克拉普的最后录音》写孱弱的老朽克拉普听30年前录下的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对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在《快乐的日子》中,女主人公媪妮半身陷入土丘,沉溺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中: 她的盲目的乐观主义与她的荒诞结局形成了强烈的戏剧讽刺,很快这个枯焦的土丘就成了她的坟墓。《戏弄》 中的三个人物连姓名都没有,他们藏身于三个瓦罐里,只露出脑袋。灯光打到谁的身上,谁就开始机械的讲话: 灯光对他们的捉弄是残酷的。《不是我》 中的主角不能确证自己的主体性,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人称。
贝克特的戏剧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荒诞派戏剧的一般特点。他致力于剖析人类存在处境的荒诞性,探索自我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表现人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如何痛苦地寻找自我,确证自己的身份和存在的真实性。他的戏剧教导现代人在困境中直面现实。直面生存的残酷性,在思想上是严肃的。因此,给他的戏剧一概贴上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标签显然是不公正的。在艺术上,贝克特摒弃了传统的戏剧艺术观念,在他的剧作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叙事结构和人物结构,语言和对话失去了表现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的功能,这种表面上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成了揭示人与客观世界、人与人、人与自我无法沟通的有力的艺术手段。显然,贝克特的戏剧艺术与他在剧中表现的荒诞的人生图象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