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思潮、流派·原型说
“原型” (archetype)这个概念最早见于新柏拉图主义批评理论,指“标准”、“模式”或“型式”。18世纪后的文学批评往往以它宽泛地含指以上意义,与原型相关的是“初型” (proto-type) 这个概念,但后者主要指发生型的、暂时型的关系式。而现代文学批评中的“原型”,则指一个循环出现或重复出现的单位,通常是一种形象,它显示创作者在遵循某种规范或依据某种类型进行创作; 它来自两个理论体系,一是剑桥大学比较人类美学学派奠基者弗雷泽的专著《金枝》,它探索了神话和仪式的基本模式,指出这些模式往复出现于极不相同的文化传说和仪式之中; 另一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深蕴心理学,他用“原型”这一概念指称“原始意象”,即人类远古祖先生活中反复经历过的各种经验的“心理积淀物”,他认为,这些原始意象或心理积淀物都在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继承下来,并表现于神话、宗教、梦幻、个人隐秘幻想以及文学作品中。
文学批评术语的“原型”,不同于柏拉图主张的关于形式和理念不能完美地在实际的诗歌创作中使自己获得形象化表现的观念。因为文学作品中,从某个角度而言,一切崇新; 换个角度来看,文学作品又是永恒存在的事物的复现,这正是“原型”的重要性所在。运用原型这个概念,既帮助读者注意每一作品的明显的上下文境,又可显示文学作品被读者认同的原因。例如从阿里斯多芬的 《阿卡奈人》这部喜剧诞生以来,其中吹牛的士兵便被规范为喜剧人物,与在以后出现的莎士比亚、莫里哀、奥凯西等人的喜剧作品中那些相同的角色比较起来,后者只是性格略有变化而已,可被视 《阿卡奈人》所提供的原型的重现,而仿佛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一切战争,皆因联系到特洛伊战争而获得诗意的共鸣。由此看来,原型是一种使用文学典型的异常表现。
在“荣格主义批评”中,原型用于描述病人的梦幻中出现以及在文学、巫术的象征和宗教神话中可找到对应物的某些人物或意象。不过心理学原型的中心内容是个人的梦,其第一要义并不是作为沟通的结构,而文学的原型首先是作为一个沟通单位出现,如原始文学即是高度规范化、程式化,显示出它在传达时努力减少沟通的障碍。在莫德·鲍特金的《论诗的原型》一书中,原型用来指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神话、梦幻和作为社会行为方式的礼仪模式中随处可见的叙述构思、性格类型或意象。这本书对原型说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从它1934年发表以来,文学批评中使用“原型”概念的次数更多起来。而诺思罗普·弗莱的《批评的解剖》尤为原型说和原型批评方法方面引人注目和影响广泛的著作,在此书中,作者把全部文学史看成三种依次出现的神话结构或原型象征模式: 未经置换变形的原生神话模式、传奇模式、写实模式,后两种为原生神话模式置换变形的产物,他实际上以神话理论作了原型论的基础、出发点和原则,而死——再生这一主题被视着原型的原型,其赖以存在的根据据认为是四季的交替和生命的循环,而与之相对应地,文学的叙述程式被划分为四种基本单位,春天的叙述程式: 喜剧; 夏天的叙述程式: 传奇; 秋天的叙述程式:悲剧; 冬天的叙述程式: 反讽和嘲弄。
总之,文学批评根据原型论,可以从作品的表层结构深入到深层意蕴,从作品的细节溯源至作者的创作心理、动机,从中还可观照到文化史发展的轨迹。这种方法对文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