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学的影响和价值
荀子其实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应劭《风俗通·穷通》谓:“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唐代韩愈批评荀子“大醇而小疵”。自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清代学者意识到荀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逐渐挖掘出他对儒家经典传承和促进经学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清儒汪中著有《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做了详细考证。荀学的传承尽管在历史上一度沉寂,受到误解,但如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等人,还是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荀子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齐、赵、秦、楚诸国政治、军事、社会风俗,总结提炼思想理论,体现出务实理性的精神,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学说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参考法家理论,发展了先秦儒家的道德学说和政治理论,具有鲜明的批判和会通色彩,是百家争鸣走向儒学独尊的重要环节,对秦的统一和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及学术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要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