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朗月行》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释义

《古朗月行》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古朗月行》简介|介绍|概况

诗歌篇名。唐李白作。《朗月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元萧士赟说:“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引)清陈沆《诗比兴笺》:“忧禄山将叛时作。月,后象;日,君象。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蜍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若非沉溺声色,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萧士赟谓禄山叛后所作者亦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蟾蜍以比禄山,阴精以刺太真,取义皆切。”今人安旗等《李诗咀华》:“必须突破前人的‘月,后象,日,君象’的传统说法,才能探求到此诗深微的寓意。……‘阴精’应指帝王,非指后妃。可以说,整个《古朗月行》一诗里的‘月’的形象,都指帝王——唐玄宗。诗的第一段,以‘小时’唤起回忆,那明月,正代表了唐玄宗初期清明的政治,即所谓‘开元盛世。’当时的李白,正是青少年时期,他曾经憧憬过国家和个人美好的前程,抱着‘书剑许明时’ (《别匡山》)的理想,踏上了自己政治生涯的路途。然而,天宝时期的唐玄宗,日见其昏愦,朝廷政治也日见沦替,皎洁、明丽的圆月,只存在儿时的记忆里,现实中的月,已被蟾蜍之类吞食,光华已丧失殆尽了。这蟾蜍,就是杨氏一门和安禄山等谗邪奸佞的一辈。眼看着国事一团糟糕,大乱将起,诗人自己也四处碰壁,找不到出路。于是忧从中来,凄怆欲绝。诗中,诗人抒发的正是对曾经出现过的‘天人清且安’的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当时昏暗政治的失望和愤怨。‘月’、‘阴精’,向来是后妃的象征,李白用来代君,这与他惯用的‘香草美人’手法相同,是有意将真事隐去。须知,明言君主,那是要犯禁触忌的。”此诗运用比兴手法,以月喻人,对君王沉迷声色,朝政腐败,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并借助先前月如‘玉盘’、而今月亏夜残的变化,形象地隐括了开元、天宝时期前盛后衰的政局。想象奇妙,比喻恰切,主题深刻,耐人寻味,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特色。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