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苏联文学
释义

苏联文学

从广义上说它包括十月革命前一阶段的俄国文学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从狭义上讲,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至今的苏联文学。本条目指的是后者。在苏联作家第二次代表大会(1954)之前的苏联文学可分为十月革命至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至苏联作协二大几个阶段。十月革命后在苏联文坛逐渐形成多民族的苏维埃文学队伍。作家队伍是复杂的,既有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和老一辈作家高尔基、绥拉菲莫维奇、马雅可夫斯基(虽然诗人受到过未来派的很大影响);也有后来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作家,如富尔曼诺夫、法捷耶夫、肖洛霍夫、列昂诺夫等,还有一批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走到革命行列中来的优秀作家,如阿·托尔斯泰。在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中当然也包括那些侨居国外或在国内持不同立场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十月革命后至二十年代,苏联文坛斗争十分尖锐,形势复杂,出现了众多的文艺流派,从它们的活动中既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文学成长的足迹,也可以看到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影响,不同的文学团体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文学团体为苏联文学的发展做过很多工作,但也犯有不少错误,如“拉普”和“列甫”。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成就较高。在诗歌方面,除了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外,别德内依、叶赛宁、勃洛克的创作也很突出。国内革命战争之后,在散文方面出现了象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优秀作品。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革拉特珂夫的《水泥》是第一部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作。这一时期高尔基的创作继续作出杰出贡献。在三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反映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的优秀作品。如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1932)的第一部,马雷什金的《来自穷乡僻壤的人》(1937-1938)、克雷莫夫的中篇小说《油船‘德宾特’号》(1938)表现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共产党员的成长,刻划了斯达汉诺夫工作者的高度的社会主义责任感。马卡连柯的《教育诗》(1933-1935)则是一部用共产主义思想改造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小说。反映当代重要题材的重要作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肖洛霍夫的史诗性作品《静静的顿河》也在这一时期问世。阿·托尔斯泰和费定的创作也引人注目。1934年4月召开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多民族的苏联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由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开始写入作协章程。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给苏维埃文学带来新的题材和创作上的新人。在战争期间,一千多名作家亲赴前线,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从两条战线向法西斯展开了殊死的决斗。有一批优秀作家就牺牲在战场上。在这一时期特写、诗歌占有重要地位,象伊萨柯夫斯基、西蒙诺夫、苏尔柯夫等诗人的诗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爱伦堡、阿·托尔斯泰的特写、政论,对敌人具有深刻的批判力。稍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反映卫国战争的散文和戏剧创作,如戈尔巴托夫(1908-1954)的中篇小说《宁死不屈》(1945)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1944)、波列沃依的《真正的人》(1946)、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等。这些作品的中心主题是歌颂苏维埃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批卫国战争中的人民英雄形象。战后出现了一批描写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高涨的劳动热情和为了共产主义忘我献身精神的作品,如巴甫连柯(1899-1951)的《幸福》(1947)、阿亚耶夫(1915- )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1948),这是反映远东地区石油建设战线在卫国战争中作出的杰出贡献的作品。反映农业战线的作品有尼古拉耶娃(1911-1963)的《收获》(1950)。在诗歌方面特瓦尔多夫斯基的反映卫国战争题材的长诗《瓦西里·焦尔金》成为诗坛上的经典之作。在戏剧方面包哥廷的以列宁形象为中心而展示苏维埃国家诞生及其初期阶段生活的三部曲的头两部《带枪的人》(1937)、《克里姆林宫的钟声》(1940)都称得上重要作品。此外,列昂诺夫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中也取得了重要成就。一九五三年发表的《俄罗斯森林》堪称为一部苏联文学中的史诗性作品。这是第一部获得列宁文学奖金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但是由于个人迷信、教条主义、“左”的思想的影响,无论在文艺理论上还是在创作中都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批公式化、概念化,不敢揭露矛盾和斗争的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的不满,一九五二年四月七日《真理报》发表的《克服戏剧的落后现象》的社论预示了这场斗争不可避免。

五十年代中期至今的苏联文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的苏联文学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它冲破了“无冲突论”的束缚,使苏联文学深入发展。奥维奇金(1904-1968)的《区里的日常生活》(1952-1956)这一组特写具有重要意义。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1957)比较全面地代表了这一阶段的文学倾向,突出了人道主义、反映人的命运和写真实的特点。作家的《被开垦的处女地》(1959)的第二部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这一时期还出现有“解冻文学”和持不同政见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情况比较复杂。其中有些作品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态度是有问题的。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中出现了“战壕真实派”作品,如邦达列夫的《营队请求火力支援》(1957)、《最后的炮轰》(1959),取得了深入开掘战争题材的成就,毫无疑问它们是现实主义作品,但也有其不足。柯切托夫等作家的创作偏重于反映对社会变革中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过多地否定斯大林时期的方针、政策的不安,如《叶尔绍夫兄弟》(1958)。在这一时期苏联诗坛呈现题材多样、人才辈出、争论激烈的局面。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特瓦尔多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斯麦利亚科夫、梅热拉伊季斯、费达洛夫、叶甫图申克、沃兹涅先斯基都创作出一批在苏联国内外广有影响之作。在戏剧创作中体现了敢于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勇于探讨道德问题、题材多样的特点。柯涅楚克的《翅膀》(1954)、斯泰因的《个人档案》(1954)、罗佐夫的《祝您成功!》(1954)阿尔布卓夫的《飘泊的年代》(1954)等作品都具有代表性。进入六十年代中期,尽管政治生活存在停滞状况,文学创作还是相当发展了。特别是从七十年代开始,在文学中注意了规模宏大、注意综合,反对“两个极端”的特点,出现了一些大部头作品。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出现了“全景文学”的新浪潮,如邦达列夫的《热的雪》(1969)、斯塔德纽克的《战争》(1970-1980)、恰可夫斯基的《围困》(1968-1975)、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1971年全部完成)三部曲。从六十年代末开始,道德题材在苏联文学作品中占有突出地位,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成为社会重要问题,这样促使这一类型的作品得到了发展。艾特马托夫、阿斯塔菲耶夫、拉斯普京、特立丰诺夫、舒克申、利巴托夫、阿勃拉莫夫、格拉宁、诺索夫、贝科夫、别洛夫等作家都写出了一批著名的道德题材作品。艾特马托夫的《白轮船》(1970)等揭示了深刻的道德问题,强调了人类社会善战胜恶是一场持久的斗争。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1974)则通过一位科学家的时间观涉及了道德探索的新领域。舒克申在一系列短篇小说中创造了“怪人”与“外人”的形象,将道德题材开掘得更深。拉断普京的《活着,可要记住!》(1974)深入地探讨了人的公民责任,人和社会和集体的道德关系等重大问题。特洛耶波尔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1971)则以动物为主角尖锐地反映了现实中的道德问题。特立丰诺夫的一系列“莫斯科小说”对市侩主义的批判引起了苏联国内外的震动。随着科技革命的进展,出现了一大批反映各条战线发生变化的“生产题材”作品。如德沃列茨基的《外来人》(1972)、鲍卡列夫的《炼钢工人》(1973)、利巴托夫的《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1963)、柯列斯尼科夫的《工业颂歌》(1972)、《供阿尔杜宁用的同位素》(1-2卷,1974)、《阿尔杜宁作出了决定》(1976)、《一个部长的学校》(1977)、盖利曼的剧本《反馈》(1978)等。这些作品塑造了一批生产、科技战线的“当代英雄”形象。同时所谓的“生产题材”作品也深入地反映了道德问题。如科热夫尼柯夫的《这边阳光灿烂正当午》(1973-1974)、潘吉基泽的《七重天》(1970)等。在七十年代一批具有史诗规模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多卷集作品也不断出现。阿勃拉莫夫的《普里亚斯林一家》(1958-1978)、顺季克的《在蓝眼国里》(1970)、拉希多夫的《胜利者》(1974)、阿纳尼耶夫的《没有战争的年代》(1975-1982)、福缅科的《对大地的怀念》(1961-1970)等都是这一方面的重要作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在诗歌和戏剧创作上也有新的发展。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文艺界一直就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展开多次讨论。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争论至今仍在深入。尽管意见各有所持,但是,大家都承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在“进化”,在发展。不能用僵死的观点来对待它。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其他创作方法的关系、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进入八十年代,传记文学、纪实文学有很大发展。在八十年代初,邦达列夫发表了《选择》(1980)、《人生舞台》(1985)、艾特马托夫发表了《一日长于百年》(1980)、冈察尔发表了《你的霞光》(1980)、格拉宁发表了《一幅画》(1980)等作品。鲍·瓦西里耶夫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后,又发表了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1984)。在八十年代一批“四十岁”作家崭露头角,如马卡宁、古谢夫、库尔恰特金、科热夫尼柯娃、尤宁娜等作家,他们的作品引起了争论,这本身也说明他们在引起文坛的重视。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