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文观止·贾谊·过秦论上》鉴赏
释义

《古文观止·贾谊·过秦论上》鉴赏

古文观止·贾谊·过秦论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1】, 拥雍州之地【2】,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3】;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4】。当是时也, 商君佐之【5】,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6】。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7】

孝公既没【8】,惠文、武、昭【9】,蒙故业【10】,因遗策,南取汉中【11】,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12】,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1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14】,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15】。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16】,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17】,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18】,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19】。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 叩关而攻秦【20】。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2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22】,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馀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2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25】,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26】,奋六世之余烈【2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28】,履至尊而制六合【29】,执敲扑以鞭笞天下【30】,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31】,以为桂林、象郡【32】;百越之君,俯首系颈【33】,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34】,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3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6】。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37】,以愚黔首【38】。隳名城【39】,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40】,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41】, 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42】, 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 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43】! 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 自以为关中之固 【44】, 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 余威振于殊俗【45】。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46】, 氓隶之人【47】, 而迁徙之徒也【48】。材能不及中庸,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陶朱、猗顿之富 【49】, 蹑足行伍之间【50】, 俛起阡陌之中【51】,率罢弊之卒,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 赢粮而景从【52】, 山东豪俊 【53】, 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 殽、函之固, 自若也。陈涉之位, 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锄耰棘矜【54】, 不铦于钩戟、长铩也 【55】; 谪戍之众 【56】,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57】; 深谋远虑, 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 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58】, 比权量力,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 致万乘之权, 招八州而朝同列【59】,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 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0】, 身死人手【61】, 为天下笑者, 何也? 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 【62】



【注释】

【1】“秦孝公”句: 秦孝公, 献公子, 名渠染。他任用商鞅, 力行变法, 使秦国富强。殽 (xiao): 山名, 又叫殽谷, 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函谷关东。函: 即函谷关, 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2】 雍州: 古九州之一, 包括今陕西省北部及甘肃省西北部与青海额济纳一带之地。

【3】 窥周室: 窥: 一作“”, 窥伺, 窥探。周室: 指周王朝。此句意谓企图篡取周王朝的政权。

【4】八荒:八方荒僻极远之地。

【5】商君:战国时卫国的庶出公子,名鞅,也称卫鞅。因为仕秦而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6】连衡:也可称“连横”。是战国时使山东的一些国家放弃合纵而事奉秦国的一种政策。

【7】“于是秦人”句:拱手:两手相合,不必费力。比喻容易取得的意思。西河之外:指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8】没:去世。

【9】惠文、武、昭:惠文:秦惠文王,孝公的儿子,名驷。武:秦武王,惠文王的儿子,名荡。昭:秦昭襄王,武王异母弟,名则,一名稷。

【10】蒙:承受。

【11】南取汉中:汉中,相当现在陕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的地方。取汉中事,见《谏逐客书》。

【12】膏腴:肥沃。要害:这里指山川险阻。

【13】弱秦:弱,用如动词,作“削弱”讲。

【14】致:招致。

【15】信陵:即信陵君魏无忌。

【16】约有离横:建立合纵,拆散连横。

【17】“兼韩”句:宁越,赵人。徐尚,宋人。苏秦:周人。社赫:周人。属:类、一流。下文“徒”、“伦”,义同此。

【18】“齐明”句:齐明:周臣。周最:周君之子。陈轸:楚人。召滑:楚臣。楼缓:魏相。翟景:魏人。苏历:苏秦弟。乐毅:燕人。通:沟通。意:意图。

【19】“吴起”句:吴起:魏将。孙膑:齐将。带佗:楚将。儿良:儿, 同“倪”,越将。王廖、田忌:齐将。廉颇、赵奢:赵将。制:管理。

兵:军事。

【20】叩关:叩:指攻打。关:指函谷关。

【21】“秦人开关”三句:延敌:引进敌人。九国:指上述韩、魏、燕、赵、楚、齐、宋、卫、中山等国。《史记·楚世家》:“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

【22】“秦无”句:亡、遗:皆作“丢失”讲。镞(cu),箭头。句意谓秦人并未损失一箭。

【23】追王逐北:亡:逃亡。北:同“背”;逐北:从败者背后追赶。句意谓追赶战败逃走的敌人。

【24】 橹: 大盾牌。

【25】“延及”句: 孝文王: 秦昭襄王的儿子, 名柱。庄襄王: 秦孝文的儿子, 名楚。

【26】 始皇: 秦庄襄王的儿子, 名政。

【27】 奋六世之余烈: 奋: 振发。六世: 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烈: 功绩, 功业。

【28】“振长策”二句: 振: 挥动。策: 马鞭。御: 驾御, 这里比喻统治天下。吞: 并吞。二周: 指西周和东周。周王朝在周赧王时, 分为东西二周, 西周都于洛 (今河南省洛阳市), 东周都于巩 (今河南省巩县)。西周灭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前256), 东周灭于庄襄王元年 (前249)。

【29】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 践。至尊: 指天子之位。履至尊: 即登上帝位。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 以统一之业成, 更号为皇帝。制:控制。六合: 上下四方。即指天下。

【30】 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敲、扑: 都指杖。李善注:“臣瓒以为短日敲, 长日扑。”笞 (chi), 竹板。鞭、笞: 都是刑具, 这里都用如动词, 是鞭打的意思。

【31】 百越: 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 一作“百粤”。

【32】 桂林象郡: 二郡均为秦置。桂林郡: 当今广西僮族自治区的一部分。象郡: 当今广东西南部与广西僮族自治区南部及西部等地区。

【33】 俛首系颈: 俛: 同“俯”; 俛首: 低头。系颈: 用绳系在脖子上, 表示屈服。

【34】“乃使蒙恬”句: 蒙恬: 秦始皇的将领, 二世时赐死。藩篱: 篱笆。比喻国家的屏障, 即指长城。

【35】“却匈奴”二句: 却: 击退。《史记·蒙恬列传》:“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 北逐戎狄, 收河南 (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 筑长城, 因地形, 用险制塞, 起临洮 (今甘肃省岷县), 至辽东 (今辽宁省辽阳县境), 延万余里。”南下而牧马——指匈奴南来侵扰秦朝。

【36】 士: 指东方六国之人。

【37】 燔百家之言: 燔 (fan), 焚烧。百家之言: 诸子百家的著述。

【38】 黔首: 指百姓。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如同周称“黎民”。

【39】 隳 (hui): 毁坏。

【40】 兵: 此指兵器。

【41】 “销锋鍉”二句: 销: 熔化。锋: 兵器尖端。鍉: 箭头。锋鍉:这里指兵器。金人: 金属制造的人像。《秦始皇本纪》: 始皇二十六年,“收天下兵, 聚之咸阳, 销以为锺鐻 (乐器), 金人十二, 重各千石, 置宫廷中。”

【42】“然后”二句:践:登。此作“据”讲。华:指华山。因:依。河:指黄河。池:护城河。这两句话是说,然后据华山为城郭,依黄河为护城河。

【43】谁何:盘问的意思。意谓盘查过往行人。

【44】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

【45】殊俗:相差悬殊的风俗。此指远方的民族。

【46】“然而”句:陈涉:又名陈胜,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牖:窗户;枢:门轴。瓮牖绳枢:以破瓮为窗户,或云窗陋如瓮口,以绳索栓门枢。用以形容居住的简陋。比喻陈涉出身微贱。

【47】氓隶:当时对农民和奴隶的贱称。

【48】迁徙之徒:指被谪罚而服劳役的人。此指陈涉被征发去戌守渔阳而言。

【49】陶朱猗顿:陶朱: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范蠡晚年曾在陶山经商,号称陶朱公。(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猗顿:鲁人,范蠡教以畜牧,他就到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南)大畜牛羊,十年为巨富。(见《史记·货殖列传》集解)

【50】蹑足行伍之间:蹑:踏;蹑足:这里如同说“插脚”。行伍:此指戎兵队伍。

【51】俛起阡陌之中:俛起: 自下而起。阡陌:田间小路。此指田野。

【52】赢粮而景从:赢:担负。景:同“影”;景从:如影之随形,比喻归附的人紧紧追随陈涉。

【53】山东:指函谷关、崤山之东的地方。

【54】锄耰棘矜:耰(you):锄柄;锄耰:即指锄。棘:棘木;矜:杖。

【55】“不铦”句:铦(xian):锋利。钩戟:带钩的戟。铩(chai):长矛。

【56】谪戍之众:被谪发往戍所的人们。

【57】抗:高、强。

【58】度长絜大:度:用作动词,度量物之长短。絜(xie):动出兵车万辆。后因以“万乘”代指帝位。

【59】招八州而朝同列:招:招致。攻下。八州:古时分天下为九州,此即指秦所据雍州之外的八州,即六国之地。朝同列:使原来同等的六国之君来朝。

【60】 七庙: 祖先七代的庙。古宗法制度, 天子祀七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 与七祖之庙而七。”

【61】 身死人手: 指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

【62】“仁义”二句: 因为不施行仁义, 攻和守便面临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势。攻: 指秦国历代君王兼并诸侯。攻取天下; 守: 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保持自己的统治。



【赏析】

贾谊的 《过秦论》就是讲秦朝的错误, 一共有上中下三篇, 这里谈的是上篇。贾谊是汉文帝时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为什么要写 《过秦论》,在下篇里作了说明。他说:“故周王序得其道, 而千余岁不绝; 秦本末并失, 故不长久。由此观之, 安危之统, 相去远矣。野谚曰: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 观之上古, 验之当世, 参以人事, 察盛衰之理, 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 变化应时, 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作为汉朝初期的政治家贾谊, 他看到周朝从盛世到衰亡, 绵延近千年; 秦始皇建立帝国, 到二世就爆发陈涉起义, 终于覆亡。这件事情震动了汉初的政治家, 他们要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替汉朝制定 一套长治久安的方针政策。《过秦论》三篇, 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作的, 是要总结秦朝很快灭亡的教训, 为汉朝作借鉴的。这是当时的大著作。司马迁著 《史记·秦本纪》, 把《过秦论》附在后面, 是肯定了贾谊所作的这个总结的。

要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 从哪儿开始呢? 贾谊从秦孝公开始, 这是很有见地的。秦始皇建立秦朝是有所凭借的。倘从秦始皇建立秦朝谈起, 专讲他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错误从而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 这样写, 只总结了秦朝所以灭亡的一面,没有看到秦朝成功的一面, 就嫌片面。贾谊不这样, 他要做全面的总结, 既总结秦朝成功的经验, 也总结秦朝失败的教训, 然后再来探索秦朝终于灭亡的原因。这样才更有说服力。要这样做总结, 就要探讨秦始皇所以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就要向上追究。就秦国的历史说, 秦穆公建立霸业, 是一件大事。为什么不从秦穆公说起呢? 因为秦穆公的建立霸业, 在政治制度方面谈不上有什么突出的建树, 他所建立的霸业也没有继承下去,秦国在他死后逐渐衰落。到秦孝公, 任用商鞅变法, 建立了一套新的政治制度, 富国强兵, 给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 从秦孝公开始讲起, 是很有见识的。

从秦孝公开始怎样总结呢?先提到秦国在地理上的优越条件,“据殽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再提到“固守而窥周室”, 即退可以守进可以攻, 要取周室而代之, 这里就同“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联系起来了。这样说, 实际上已经同秦始皇的并吞六国、统一天下结合,秦始皇正是完成了秦孝公和商鞅所制定的策略。然后具体地谈到商鞅变法,在内是富国强兵,即“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对外是运用外交手腕和武力兼并,即“外连衡而斗诸侯”。斗诸侯是使诸侯在互相战争中被削弱,从而吞并了魏国西河以外的土地。接下来,对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只作了概括的说明,强调他们继承商君的策略,进一步吞并了汉中、巴蜀等地。因为惠文王等三代继承了遗策,所以收到了扩大疆土的效果。到这里,专从秦国一方面写,接下去从诸侯一方面写,才更有力地衬出秦国的强大来。

从诸侯方面写,大力渲染,扩大声势。写人才,既有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四公子,又指出他们都是“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写了四公子还不够,诸侯“致天下之士”,有甯越、徐尚等来出谋划策,有齐明、周最等来作外交活动,有吴起、孙膑等来制定作战方案。人才这样多。诸侯又是“合纵缔交,相与为一”,联合了“九国之师”,就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去攻秦,是以大攻小,以众击寡,结果却是“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从而衬出秦国的强盛来。

贾谊这样写有没有说服力呢?就人才说,六国的人才除了孟尝君等四公子外,文中又列举了甯越、徐尚等二十人,为什么抵不上秦国的一个商鞅呢?“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为什么不能抵抗秦军的一击呢?文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秦国方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即对内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可是在诸侯方面呢?没有讲他们的立法度,富国强兵,只讲他们拿出珍器重宝和土地来招致人才,实行外交上的“约纵离横”。这样,诸侯的人才虽多,地大人众,但在变法上,在富国强兵上,却远远落后于秦国,那就不能和秦国匹敌了。所以这样写是有说服力的。上而写“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主要是“约纵离横”,等到诸侯兵败,便“纵散约解”,于是“割地而赂秦”,秦兵便“追亡逐北”,进一步写秦国的强盛,诸侯的衰弱,这就给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接下来写秦始皇,极力强调他的声势,写他对待中原各国,是“吞二周而亡诸侯”;对待南方是取“百越之地”;对待北方,“却匈奴七百余里”。煊赫一时,“威镇四海。”这里极写他的强盛,不可一世。这样写,实际上已经作了两方面的总结,一方面是统一天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这是成功的经验;一方面暗寓对秦始皇的批评。主父偃《谏伐匈奴书》里指出:秦始皇“使蒙恬将兵而攻胡,拓地千里”,“死者不可胜数”。为了供应军粮,“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刘安《谏伐闽越书》称秦始皇“使尉屠雎击越”,“旷口持久,士卒劳倦,越乃出击之,秦兵大破。乃发谪戍以备之。当此之时, 内外骚动, 百姓靡敝”。“于是山东之难始兴。”秦始皇向北方用兵和向南方用兵, 穷兵黩武, 大量消耗了国力, 造成人民的怨叛。贾谊在这里, 通过写秦始皇向百越、匈奴的用兵,暗指秦始皇的失策, 伏下了自趋灭亡的祸根。以上是暗指, 以下更明显地指出秦始皇的失策。

一是愚民, 即“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这里说的“先王之道”“百家之言”, 主要指施行仁义, 跟结论呼应。二是弱民, 即毁名城, 杀豪杰, 收天下兵器来铸十二金人等。三是恃险, 即“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这三点的失策同上文暗指的失策结合起来, 就转入陈涉起义, 见得愚民、弱民和恃险都靠不住。陈涉是“瓮牖绳枢之子”, 他不需要掌握“先王之道, 百家之言”, 为了救死, 发动起义, 愚民政策在这里失去作用。陈涉的起义队伍是“罢散之卒”,“斩木为兵”, 是弱的, 弱民政策在这里也失去作用。由于天下“云集响应”, 恃险也靠不住。这就归到秦朝的灭亡。然后拿陈涉起义部队同九国比, 以九国之强而一触即溃, 以陈涉起义部队之弱而终于灭秦, 从而逼出“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这个结论好象很简单, 很突然, 其实是有呼应, 有说服力的。文章在开头部分, 提出商鞅的“立法度”, 即变法, 这个变法有富国强兵、战胜攻取的一面, 也有“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即不施仁义的一面。商鞅变法用严刑峻法来代替施行仁义, 已经“焚百家之言”。他的“外连衡而斗诸侯”, 即施行诡诈和武力, 也不施仁义。他的成功, 适用于取天下, 所谓“攻”。接下来写秦国的“追亡逐北”“宰割天下”, 直到秦始皇的“吞二周而亡诸侯”, 都是取天下, 都是攻。可见商鞅的变法, 富国强兵, 到秦始皇继承这种政策, 有利于统一天下, 有利于攻。但这种政策却不利于守天下, 因为商君“取西河之外”, 惠文、武、昭襄取汉中、巴蜀等地, 到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 这种政策越来越向外扩展, 造成“南取百越之地”,北“却匈奴七百余里”。这就遭致秦军在“南取百越”中的大败, 再加上向南方和北方大军的“飞刍走粟”, 使人民无力担负, 造成怨叛, 这就是“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加上愚民、弱民、恃险, 也是“仁义不施”。因此, 这个结论虽然简单, 恰是同上文密切呼应, 是上文“过秦”的必然结论。

那么所谓施行仁义是什么意思呢? 严安《言世务书》指出“向使秦缓刑罚, 薄赋敛, 省徭役”,“则世世必安矣。”省徭役, 就不会发动大军去北击匈奴、南攻百越了; 薄赋敛, 就不会使全国人民为供应北击南攻的大军而困苦不堪了, 使民力得以苏息; 缓刑罚, 使人民能保其身家性命。这就大大缓和了秦统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 就不会有农民的大起义, 秦朝也不会很快覆亡了。贾谊的这个结论, 后来成为汉朝人的共同认识, 是针对秦始皇的错误政策而提出来的,是适应当时休养生息的政策的,并不是一句空话。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突出点也是值得探讨的,它文气旺盛,笔力雄肆。在开头,强调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用了排比句,象“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同“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并列,这四个偶句用意相同,为了避免重复,后两句加上“之意”“之心”,出以变化。用这样排比句法,造成旺盛的气势,完全是修辞上的需要。在这里,倘用一个“有席卷天下之意”,在意思上完全可以,但在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上觉得不够,为了加强语气,所以要运用排比句法。这是同一意思的排比句法。下文是内容不同的排比句法,像“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南和西指明地区,东是另一种写法,这里也是排比而出以变化。再象“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是一种排比;“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纵离横”,前两句中有“而”字,后两句没有,也是出以变化的排比句。“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这又是排比句。这里倘稍加推敲,则吴起死在商鞅变法以前,乐毅助燕昭王攻齐,都不属于“会盟而谋弱秦”中的人物。贾谊这样写,有加强气势的力量,但不一定确切。

文章写九国人才的众多,土地的广大,军队的众多,除了用来衬出秦国的强盛外,还为了下文的对比作准备。下文指出陈涉不尊于九国之君,农民的锄耰等不锋利于九国的武器,起义部队不足以对抗九国的军队,起义的人才不及九国的人才,得出“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从而逼出全篇的正意来。可见上文的强调诸侯之盛是有它的作用的。

接下来写秦始皇的声威,灭九国,取百越,却匈奴,加上愚民、弱民、恃险。直到死后,还“余威振于殊俗”,真是不可一世。这样写是用来跟陈涉作对比的。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凭借极为深厚;陈涉是“氓隶之人”,一无凭借。秦始皇“威镇四海”,陈涉“材能不及中庸”;秦始皇“鞭笞天下”,兵力极强,陈涉只有“罢散之卒”,“数百之众”。这样对比也是用来衬出秦始皇在政策上犯了错误,招致秦朝的灭亡,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相呼应。

文章中对秦国的形势作了反复的论述,也可注意。一开头就点出“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极写秦国地势利于固守。接下来写六国“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都同殽函之固相应。到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再点形势。到陈涉起义,又提到“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最后又指出“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这样写,还是同“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相呼应。在取天下时, 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所以要“据殽函之固”来固守。从六国叩关攻秦到秦人开关延敌, 还是同退可以守、进可以攻相结合。到了统一天下, 秦始皇还要讲究“关中之固”, 不知守天下要安抚百姓, 不在于讲形势。要是百姓起义,“殽函之固”就失去险要的作用。秦始皇在守天下时不知安抚百姓, 还要以“殽函为固”, 同时却穷兵黩武, 引起人民起义, 遭致灭亡。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