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耿光怡《三门李轶闻》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释义

耿光怡《三门李轶闻》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耿光怡

报告文学。作者乔迈。发表于《春风》1981年第6期。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散漫地分布在东辽河左岸一片大盐碱滩上的吉林省怀德县十屋公社三门李第四生产队里,由五名共产党员引出了一段奇异的故事。这是80年代的早春时节,苦累了一年的庄稼人兴高采烈地准备迎接庚申猴年的春节。然而比春节更吸引三门李庄稼人心的,是中央关于联产计酬,施行生产责任制的新政策。大队党支部书记亲自主持第四生产队组建包工包产作业组的分组会,出人意料,全队仅有的五名党员竟被甩在作业组外,成了不受欢迎的“困难户”。严峻而公正的社会现实使党员们先是震惊、羞惭,继而不服、气愤。然而当他们聚在一起,冷静地思忖过去时,清醒地看到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不是群众冷落了党员,而是党员辜负了群众。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最基本的细胞,五名党员的小组作出决议:勇敢地正视现实,不靠宣言靠行动,不靠旁人靠自己,克服缺点、错误,发扬党的传统,重建党的威信。党员们自己插旗建组。他们不怕拖累,接收了另外两个组丢弃的缺少劳力的困难户,正式组成作业组。庄稼人以他们独特的命名法,称其为“党组”,这里既包含亲切,又带着揶揄。但不管怎样,“党组”的第一个行动已经显示出共产党人克己为人的宽广胸怀。就实力而言,其他两个作业组全是一色的棒劳力,人强马壮,“党组”尽是些老弱残兵,好心人替他们发愁了。横下一条心为党争荣誉的“党组”成员们,克服劳力不强的困难,开始了艰苦奋战。送粪、春播、追肥、铲地,“党组”样样抢先。老党员王才带着药瓶下地,病犯了就吞片药;女党员王淑梅身患肾炎,她拖着浮肿的双腿,硬是领着五个家庭妇女保质保量完成了追肥任务。“党组”凭借他们独特的优势,男女老少齐上阵,亲属们和“在党”的亲人一起承受着这场严峻的考验,他们好像不是在种地,而是在从事一种神圣的事业。在包产包工的竞争中,“党组”处处发扬共产党人的风格。几经周折买来的化肥不独用,平分给他人。龙口夺粮,在庄稼人眼里,麦子金贵得要命。“党组”不顾劳力紧张,抽出人支援群众抢收夏粮。在“党组”的带动下,三个承包作业组分组不分心,没有因为农具财产发生过纠纷。秋收了,“党组”以高产的成绩领先;更令人欣喜的是,另外两个作业组纷纷主动要求向“党组”靠拢,党员刘清洲被三个组一致推举为生产队长,兼任“总组长”。三门李四队的共产党员,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卧薪尝胆,和群众一道共同迎来了丰收年。党员们用自己的手,修正了错误,恢复了自己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纯洁了党的声誉。他们成功了。文章以三门李村五名普通党员的坎坷经历,深刻反映了新时期党在群众中的位置,真诚地希望党永远不脱离人民这块土地。作者以清醒的意识,高屋建瓴的眼光,审视现实生活,发掘出这一极有价值的题材,以全新的观念分析寻找党被失落的前因后果,充满时代气息,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作品的深刻内涵正反映出作者的真诚、坦荡,体现了作家的良知。在构思上,文章采用双线交叉结构,一条是实线:展示庄稼人出身的共产党员们种地夺丰收的真实过程;一条是虚线:以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这个形象的比喻为核心,证实种子只有扎根于土地才能生长,党只有扎根于群众这块沃土才有生命这个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两条线交错进行,互相映衬,时显时虚,逐渐明晰,最终呈现合一的结局,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文章结构严谨,文字质朴,口语入文,生动活泼。表现手法灵活多变,曾荣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