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文·问说》鉴赏
释义

《古文·问说》鉴赏

古文·问说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1),非问无以广识(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3),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4),其奚决焉(5)?

贤于己者(6),问焉以破其疑(7),所谓“就有道而正”也(8)。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9),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10)。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11),所谓交相问难(12),审问而明辨之也(13)。《书》不云乎,“好问则裕”(14)。孟子论“求放心” (15),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 (16),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17),不择事而问焉(18),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19)。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20),刍荛之微,先民询之(21)。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22),以大知而察及迩言(23),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24)。三代而下(25),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26),其以义理相咨访(27),孜孜焉唯进修是急(28),未之多见也(29),况流俗乎(30)?

是己而非人(31),俗之同病。学有来达(32),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33),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34)。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35),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36)。夫自用,其小者也;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37),此为害于心术者大(38),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39)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 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40); 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 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41)。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42),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43)。嗟乎!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44),非此之由乎(45)!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 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4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47),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48),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49)。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50),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51),夫子贤之(52)。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焉,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53)!

〔注释〕(1)致疑:发现问题。(2)广识: 增长知识。(3)达: 通达。(4)舍: 除去。(5)奚: 怎么。决:判断。(6)贤: 胜过。(7)破: 解除。(8)此句语出《论语·学而》。就: 到,接近。正: 决定是非。(9)一得: 指偶然正确的意见。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10)这两句语出《论语·泰伯》。(11)切磋(cuo): 本谓古代加工玉器的两种方法,后喻朋友间交流学问。(12)难(nan ): 提出责难或不同意见。(13)审问: 仔细地讯问。明辨: 明智地辨别是非。语本《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4)《书》: 指《尚书》。“好问则裕”,语出《尚书·仲虺之诰》。裕: 丰足。(15) “求放心” : 语出《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放任,迷失。(16)子思:孔子的孙子,名伋(ji),孟子曾就学于他的学生。著有《子思》二十三篇,已佚。相传《礼记》中的《中庸》一篇为他所作。其中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话。道: 遵循。(17)虚中:虚心。(18)不择事:不管什么事。(19)身: 自己。(20)狂夫: 狂妄的普通人。《论语·微子》中载,有“楚狂接舆”唱着歌讽劝孔子,孔子下车想找他谈谈,他却避开了。此句即用其事。(21)刍荛(chu rao):樵夫。先民:古代贤人。此句语本《诗经·大雅·板》: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22)匹夫: 普通老百姓。(23)大知: 极有智慧的人。迩言: 平常的意见。迩: 浅近。《中庸》: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24)苟: 聊且。弘: 广阔。(25)三代: 指夏、商、周三个朝代。(26)劝善规过:劝导善行规诫过失。(27)义理:指儒家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后也专指宋明理学为义理之学。相咨(zi)访:互相交换意见。(28)孜(zi )孜: 勤勉的样子。唯进修是急: 唯急进修。是:助词,无义。进修: 进德修业。(29)未之多见: 未多见之的倒装句。(30)流俗: 世俗之徒。(31)是己而非人: 以自己为是而以别人为非。(32)达:通达,达到一定的程度。(33)臆度(duo): 猜测。(34)几:几乎。(35)狎(xia): 亲近而不尊。(36)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以自己的心为老师。(37)下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38)心术:指人的品格修养。(39)蹈; 陷入。(40)快:使痛快。(41)穷其短:使对方的短处暴露出来。(42)身心性命: 指自身修养和天性天理等,为理学家之习语。(43)屈己: 委屈自己,指求教于人。(44)几(ji ): 接近。(45)由: 原因。(46)宜:理所当然。(47)理无专在: 道理不是由某人专有的。(48)《周礼》: 原名《周官》,为儒家的经书之一。其中《秋官·小司寇》云: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为此句所本。外朝:朝廷外面。(49)庶人:平民百姓。(50)不肖(xiao):没有才能的人。(51)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yu),谥为“文”。《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解释他为什么被谥为“文”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52)夫子:指孔子。(53)夫:语末助语,表示感叹。

〔鉴赏〕本文作者刘开是清代桐城派古文的集大成者姚鼐的弟子,但他的文风不尽与姚鼐相同。他主张: “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因而他的文章明白畅达,气势纵横,如以姚鼐所谓的“阳刚”、“阴柔”而论,刘开的文章更近于阳刚的风格。但刘开的思想不脱桐城统绪,论学以宋儒为归,这篇《问说》中也不乏此种倾向。

所谓“说”,古代指以言词说服对方,所以历来将“说”归于“论”体,《文心雕龙》就有《论说》一篇,专门研讨论文和说词,可见“说”与“论”本来是很相近的。韩愈那篇脍炙人口的《师说》,即完全是一篇论师道的作品,这篇《问说》显然带有韩愈《师说》影响的痕迹,其主旨就在于论“问”的重要。

文章开门见山,起势突兀。第一句就将全文的中心道出。“君子之学必好问”,七字简净明了,但它至少具有两层涵义: 一、治学者不能少问。二、学与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文便由此展开,第一段强调了学与问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深入地学习就不会发现问题,而不通过请教别人也就不能解决疑问,扩大知识。可见问的基础在于学,问的结果在于获得知识,所以问就是由学到知的桥梁,学与问也就成了一对分不开的孪生兄弟。因而作者以为: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由此说明了问的重要。但也许有人要说,读书明理,可以由书中求知,不一定要请教于人。“理明矣”以下数句实际上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有时理论上已头头是道,但一施诸实事,却常常扞格不通,而且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抽象的、笼统的,不能弄清其具体的细枝末节,要求得以解决,作者以为除了请教别人外,无其他途径。这一段充分肯定了问的作用,文字不多,观点却很鲜明,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

第二段是借古人之言立论,引征了儒家经典中的话来证明上述主张的正确。其内容其实未离第一句中的两层涵义,即首先肯定问的重要,其次说明学与问不可分割的关系。作者从问的对象来论证问之不可轻视,对象无非三类,即超过自己的人,不如自己的人和与自己相差无几的人。文中引用了经典中的说法,证实了这三者都有其值得请教之处,从而得出了“好问则裕”的结论。“孟子论‘求放心’”以下,则是以孟子和子思的言论分别指出学与问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两人说法的不同只在于孟子将学放在前而问放在后,子思则反是。这里,刘开并不想论证学与问两者前后主次的关系,而只是证明它们之间的统一和联系。在这一段中,作者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频频引征《论语》、《诗经》、《尚书》、《孟子》和《礼记》,可见他对儒家经书的谙熟和对义理的深究。

如果说第二段是借古人之言来论证问的重要,那么第三段则是举古人的例子为榜样来说明问是古圣贤的美德。孔子自己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话,《论语》中记载他曾想与楚国的狂人接舆交谈,又使子路向路边耕地的长沮、桀溺问津,派子路去访荷蓧丈人等事,都说明他的不耻下问; 《孟子》上说舜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乐取于人以为善”,所以这里取了孔子、大舜及《诗经》中所说的“先民”的例子,表明古代的圣人都“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并不以自己知识的丰富和地位的显耀而耻于问人。“三代而下”数句以后世风俗不如上古为憾。对后世风俗的不满可概括成一句话——“有学而无问”,因此朋友之间只停留在劝善规过等事上,至于互相切磋义理,以期于进德修业就不多见了。至此,读者可以明了为什么刘开再三强调学与问不可割裂的原因了,因为在他看来,学与问的脱节,便是世风趋下的表现。然而,“有学无问”,尚且不可厚非; “况流俗乎”四字带出下文,则转入对世俗之徒的批评。

对世俗之徒不能虚心求问的原因,作者在“事” (问的内容)和“人” (问的对象)两方面痛下针砭。由“事”而言,世人都只看到自己的正确,即使学识很浅陋,却也故意装出饱学的样子; 讨论问题论据未足,却妄加猜测,这样自然就永远没有“事”可问了。由“人”而言,世人对比自己强的人心中怀着妒忌;对不如自己的人则加以轻视;对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则虽来往亲近而不甘求教,这样天下就没有“人”可问了。这一段与上文古人的“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见作者精心结撰的匠心。“人不足服矣”以下,指出耻于问人的危害,“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这种犀利的讽刺,颇有针砭世风,震动人心的作用。

“不然”一段进一步诋諆世人的不愿虚己从人,其立论的基础也还是学与问二者的统一,批评了世人的“所问非所学”,他们津津乐道的只是谈论异闻鄙事,无关学问行身的宏旨,甚至将一些已经明了的事去故意考考对方,或者出些十分困难的问题想把对方难倒,否则的话,即使有益于自己修养品德、有关天性天理的重要问题都不愿屈尊一问,作者以为时人学识不能达到古人的水平,其原因即在于此。

“且夫”一段,剖析了“不好问者”的根本原因。由“心不能虚”推到“好学之不诚”,再由“好学之不诚”归结到“其学非古人之学”。刘开所谓的“古人之学”显指传统的经学和宋儒的理学,所以归根结蒂是要“好古人之所好”,也就是要以儒家学说为根源,这就显露了刘开宗儒卫道的理学家实质。这一段寻根究底的推断犹如医家对病情症结的说明,而最后一段则是他开列的一张救世良方。

在最后一段中,刘开重申了前文所论述的主张。以为“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因此强调了为学决不能少问,应学习和发扬古人以问为美德的精神,再一次慨叹了世人以问为耻的陋习。

此文作为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全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谨严、条理清晰,颇合乎桐城派古文家“有物有序”的原则。从“有物”的角度而言,文章的宗旨在恢复上古不耻下问的习尚,同时指责时弊,颇具现实意义。且立论精严,强调学与问的关系,可谓发前人所未发。至于其中的道学家习气,在今天看来自然是应剔除的糟粕。从“有序”的角度而言,本文章法细密,层层展开,面面俱到,前后照应,有开有合,持论有故,一丝不紊。如首段破题,立论明确,戛戛独造,纯用自己的语言道出一篇大意,第二段才引证前人之言,说明己言不虚,这就很合乎一般论文开头的要求。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讲到文章的起势时说: “论说杂著,忌引古作者陈言及成句起:此浅而易喻者也。”可见如将本文第一、第二段的位置对换,就犯了林纾所说的忌讳,由此可知刘开在文章的结构上是精心安排的。总之,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此文在思想意义和散文艺术上,都还有其可以借鉴的价值。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