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简的解释|简的意思|“简”字的基本解释
释义

简的解释|简的意思|“简”字的基本解释

简的解释|简的意思|“简”字的基本解释

在纸张发明以前,“简册”是古代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简”字是个形声字,上面的“竹”字头是形旁,下面的“间”字是声旁。“简”字的古义是指用于书写的狭长竹片。有一句成语叫“罄竹难书”。“竹”就是指古代写字的竹简。“罄竹难书”的意思是说用尽终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

竹子用于书写之前,第一道工序是先把竹子劈成狭长的薄片,并加以刮削修治,即成为一支简。简原有青皮的一面叫作“篾青”,另一面叫作“篾黄”,字一般是写在“篾黄”的一面。第二道工序是用火来烘烤竹简,使竹子里面的水分渗出来,像人出汗一样。所以把这道加工程序叫做汗青。据说经过这种干燥处理过的竹简就不会变形,又可以避免虫蛀。古代的历史事件是记载在竹简上的,后来就用“汗青”来指代史册。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产竹子的西北地区,通常使用木简。在中国西北的敦煌、居延地区发现的数以万计的汉代简,绝大部分都是木质的,只有极少量的竹简。因此,现代学术界普遍认为,只要是细长薄片状的书写材料,不论是竹子做的还是木料做的,都叫做“简”。

“简”的长度一般在一尺左右,宽度在零点五厘米到一厘米左右。由于简体狭长,一支简上通常只能写一行字,字数是很有限的。如果要书写长篇的文章,就需要用线绳或皮绳把一支一支的简编连起来。从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看,常见的是用两条线绳来编连,在左侧留有活结。这样,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把活结解开再编几支简进去。把简编连在一起变成为“册”。《尚书》的《多士》篇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是简册,“典”是大册。由此可知殷人的祖先是有简册的。在商代的甲骨文里就有“册”字,是一个象形字。“简册”是商代的书籍。过去有人认为殷商时代的人只用龟甲兽骨作为书写材料,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是编连竹简的皮绳。古书的意思是说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竟使编连《周易》简册的皮绳断了好几次。后来用“韦编三绝”这句话来形容人读书十分勤奋。

因为一支简上通常只能写一行字,所以这样写成的书是非常笨重的。司马迁的巨著《史记》全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假如每支竹简上写三十个字,就需要一万七千支竹简。估计用竹简书写的《史记》的体积至少相当于用纸印刷的五十倍,重量也大得惊人。史书记载秦始皇每天批阅的文件,多得要用“石(dàn)”为计算重量的单位,一石重一百二十斤。这些文书都是用竹简写的,所以才会这样重。战国时代,有一个叫惠施的学者外出游学,带上的书要装满五辆车子,所以《庄子》的《天下》篇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意思是说惠施懂得方术很多,他的书有五大车。后来用“学富五车”来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西方也有木简,而且和中国简有可相比较之处,这便是英国的文得兰达木简。从1973年到1975年在文得兰达城堡共发掘出木简二百零二件,它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东汉时期。它的形制为长方形薄板,套用中国名词,应叫做“牍”。另外,在意大利南部和瑞士的罗马时代遗址中,也有木简出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