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按照风俗,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都要聚会,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就像称作团圆节的中秋佳节一样,重阳节也是一个极易勾起游子思乡念家之情的民俗节日。王勃在咸亨(唐高宗年号,670—674)中曾客游巴蜀,在那里度过重阳佳节,这首诗题目标明蜀中九日,说明它是那时的作品。从诗的内容看,这一天又恰巧有人离蜀北归,王勃参与了送行酒宴。客中送客的境遇,使他益发乡思难禁,因此这首诗便很自然地成了一支凄惋动人的思乡之曲。
首联两句写明时、地和发生的情事,在平平的叙述中蕴含深沉的思绪。说他写得平平淡淡,是一点不过分的。你看“九月九日望乡台”,并列地说出时间、地点。望乡台故址在今成都市北,是隋朝的蜀王杨秀所建,今日王勃与友人在此登高饮宴。作者只是冷静介绍,未加半字评点。下句“他席他乡送客杯”亦然。“他席”,说明自己不是主人,只是参与酒席。“他乡”更是事实,王勃在蜀地只是客居。“送客杯”说明此次酒席的主题,除了重阳惯例,还兼为客送行,讲的也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作者的态度似乎不动声色客观得很。可是我们又说其中蕴含着深沉的思绪,此言怎讲呢?原来是下句的两个“他”字和“送客杯”的提法起了作用。当我们由此想到诗人是在远离故乡的异地、在他人举行的送客宴席上为别人送行而自己却不得不滞留于此不能返乡时,作者的忧愁烦闷不就从看似冷静的叙述中被体味出来了吗?人的感情活动是很微妙的,它可以从有形引至无形,从外在透进内在,从客观深入主观,可以由此端伸向彼端,由明言了的悟出未明言的。好诗要给人留下深思的线索,好的读者要善于抓住这线索追溯诗心。
本诗的上联使人从平静的叙事中仿佛听到一声叹息,下联则是诗人胸臆的直露。“人情己厌南中苦”,“厌”者,饱尝之意。“南中”泛指南方,这里具体指巴蜀。诗人在蜀中呆够了,不觉大声叫苦,这纯然是他个人的体验。但诗人往往敢于以一己代天下人,所以他竟可以毫无愧色地宣布“人情已厌南中苦”,殊不知本地人或像刘禅、王建那样外来的割据者是并不觉得“南中苦”的。但也正因为王勃把这种滞留的苦况强调得如此充分,我们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他看到北来的鸿雁时的复杂心情:秋冬之际鸿雁北来,它们带来了什么北方家乡的消息?大地春回之日,鸿雁们又将北返,它们比长期滞留南中的自己可要幸福得多了!这末句的借景发问,看似随手拈来,却包含多少层意思,包含着多么深沉的忧思呵!在“鸿雁那从北地来”的责问里,究竟蕴含着的是歆羡、是企慕,还是抱怨、嫉妒?或者是这些情绪的混合?读者不妨去仔细体味。难怪有人要说像这类句子“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