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爱国诗词《杜甫·春望》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释义

爱国诗词《杜甫·春望》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爱国诗词鉴赏《杜甫·春望》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国:指唐京都长安。②浑欲:简直将要。

【鉴赏】 至德二年 (757)春,杜甫一度被安史叛军掳到长安,因官卑小,未被囚禁,本诗即作于此时。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只 “国破”而 “城春”,已构成一番对比,所谓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世说新语》)。然而于每句各从对面补上一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诚如司马光 《续诗话》说 “山河在,明无馀物矣; 草木深,明无人矣”。不仅如此,“在”字不同于 “异”字者,表现出对国不会亡的信念; “深” 字,也表现出一种剪伐不尽的生机。

颔联若止言 “感时因溅泪”、“恨别以伤心”,那就完全成了抒情,而且平平无奇了。这里妙在嵌入 “花”、“鸟”二字,便成春望中景,而融情于景了。花本无泪,鸟岂知情,而言 “花溅泪”、“鸟惊心”,而人呢,就不言而喻,翻进一层了。此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融无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然盛唐前期,诗人多用自然意象来表现愉悦的感情,而老杜始以自然意象来表现悲的情怀,即在悲剧命运中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这个创举始于 《春望》,而极诣于夔府之什。胡震亨曾赞此诗 “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成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极是。

颈联抒春望之情。从755年冬发生安史之乱,到757年之春,诗人在乱中已度过两个春天,也就是两个暮春三月,所以诗云 “烽火连三月”。不是连续三月的意思。战乱之中,最渴望得到亲人的消息,然而邮路已为兵戈阻绝,一封家信当然比什么都更宝贵。“家书抵万金”,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心情,自然能够引起广泛同情和共鸣,为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句。而这两句文义连贯作流水对,极自然浑成。

尾联作顾影合怜语,谓自陷贼中,不知多少神伤,只觉头发越来越白,越搔越短,越搔越稀,连簪子都快插不稳了。前三联都是概括性极强的诗句,此二句转作细节描写,则春望之人的形象呼之欲出,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荷担痛苦之深重。

要之,此诗有大处落笔,有细节刻画,情景兼备复能交融,格律严谨而又流畅,气度浑灏,内涵深沉,为唐代五律极诣之作。

文章作者:周啸天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