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煌煌荆楚吟·南昌之旅·绳金塔·金绳宝剑定南昌
释义

煌煌荆楚吟·南昌之旅·绳金塔·金绳宝剑定南昌

煌煌荆楚吟·南昌之旅·绳金塔·金绳宝剑定南昌

绳金塔是豫章古城最高的古代建筑,位于进贤门外猪市街附近。建于唐代天祐年间(904—907),距今已一千多年,是南昌重要的名胜古迹。绳金塔共七层,内园外方,呈八角形,长33.6米,高59米,与滕王阁遥遥相对,登上塔顶可俯览南昌全城景色。

俗话说:“没有绳金塔,就没有南昌城。”这话怎讲?据说原来古代南昌是水乡泽国,狂风一起,地动山摇,人们就像是住在木排上,电闪火生,又常引起火灾。为除去这“水、风、火”三害,刘太守张榜招贤,征求良策,但两三个月过去,无人应征揭榜。

进贤门外有一六十多岁的老人叫金牛根,以打草搓牛绳为生,一日大雨,他在章江门外见一木排被大风吹动即将漂走。但见一个汉子把竹篙插入水底,稳住了木排。他想到“木排之地”南昌不是也可以打个地桩来稳定吗,此后就为此而操心起来。他跑遍了南昌九洲十八坡,寻找打地桩的地方,但三年过去还未找到。金老头的诚意感动了神佛,神佛托梦给他,说:“进贤门外,吾佛重地,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他在他家菜园里挖到一个大铁盒子。这盒子外圆内方,呈八角形,里面有七层,第一层装着四根金光闪闪的金绳子,第二层是一个漂亮的金瓶子,第三层是三百粒释迦牟尼的舍利子,第四、五、六层各有一把宝剑,分别刻着“驱风”、“镇火”、“降妖”的字样。第七层有一块竹简刻着二十个字的偈语:“一塔镇洪州,千年不漂流,金绳勾地脉,万载永无忧。”这是说,要在此建塔,塔的形状就像铁盒子一样,即可除去三害。于是老头报告太守,发动市民共同建塔,用了三年时间,建成了十七丈高的七层宝塔。在塔基下,四根金绳伸向东西南北四方,把南昌地脉勾连起来固定好。金瓶由地仙郭璞在炼丹炉中炼成宝鼎,安放在塔顶。在塔下建寺,三把宝剑高悬在法华殿上,驱风、镇火、降妖。从此,南昌得以安定。《绳金塔铭》说塔上宝鼎能“驱风镇火,降妖伏魔”,据说乾隆时南昌知府和坤、日军黑田大佐都想偷换此鼎,均未能得逞。

绳金塔下的寺院,原称千佛院,内供大千佛,有法华殿、“罗汉殿”、“圆觉堂”等建筑,后改名“百福寺”,又称“塔下寺”,为南昌四大寺院之一。寺前有半月形放生池,院内有两棵高大的罗汉松,还有《赵松雪碑》和禅月大师所绘《十八罗汉像》,寺基嵌有石碑《重修绳金塔记》,是同治年间振威将军刘坤一所书,刚健雄劲,堪称上品。

南昌四大寺院,除佑民寺、塔下寺外,还有大安寺与普贤寺。大安寺在北门内豫章后街,初名东寺。因东汉末年西域僧人安世高曾在此居住,故名“大安寺”。此寺为东晋隆安二年(398)镇西将军谢尚所营建。唐代改名宣明寺、普济寺,明初恢复大安寺原名。寺内藏有三国赤乌年间的大铁香炉,高8尺,其铭文已收入《金石萃编》。普贤寺在南昌惠民门内,今为普贤寺街。东晋隆安四年(400)由武昌人熊鸣鹆舍宅所建,故名“禅居寺”,至唐神龙元年(705),改隆兴院,亦称隆兴寺。南唐时(944)袁州刺史边镐以30万斤铁铸造了一尊普贤骑象的佛像在寺内,于是即改名“普贤寺”。明永乐时重建,民国时设普贤寺小学,特设一室保存普贤佛像。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