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游敬亭山|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释义

游敬亭山|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游敬亭山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千蔽白日,下属带回谿。

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虽纡组,兼得寻幽蹊。

绿源殊未及,归径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凌丹梯。

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睽。

谢朓生活于南朝齐代黑暗的社会里,他怀才不遇,有志难伸,对当时的仕途深恶痛绝,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忧生之叹。他生前曾为宣城太守,那里山青水秀,有名的敬亭山即位于宣城城北,是诗人的常游之处。他以宣城为背景,写下了不少歌咏祖国山川壮美的诗,成为继谢灵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山水诗人。但他的山水诗成就高于谢灵运,诗写得清俊秀丽,自然流畅,情景交融,克服了谢灵运诗歌晦涩、板滞的缺点。因此他的山水诗向来为人高度评价。梁武帝说:“三天不诵读谢脁的诗,就觉得口发臭。”唐代大诗人李白对他更是推崇备至。这首诗便体现了诗人山水诗的特色和风格,并于山水描绘中抒发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愤懑情怀。

首四句概括描画敬亭山的雄奇秀丽。诗人笔下的敬亭山既是万物神灵的眷恋之地,也是所有忘怀于功名利禄的隐士向往托身之处。虽只四句诗,却已把敬亭山的不凡气势勾勒了出来,特别是三、四两句,使得敬亭山更具有了个性,有了神韵和灵气。这就象画家画一个人似的,不光画出了他魁梧的身躯,还赋于了他生动的灵魂。于凝炼的笔墨中,见出诗人运笔的不凡。

中间写景,具体描绘敬亭山的雄奇和迷人之况。诗人首先捕捉了山的巍峨高耸和奇特峭拔,充分表现了大山的非凡气势。 “上干蔽白日”,言山势之高, “下属带回谿”写山势之险峻幽深。一高一下,互相衬托,对比强烈,愈见气势之磅礴。 “交藤荒且蔓”四句写山中景观,有静有动,有视觉形象,也有听觉形象。诗人捕捉了交藤、樛枝、鹤和鼯这样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物象,勾勒出幽深、冷僻、寂静的荒山野林的意境。既让人感到扑朔迷离,又给人神奇莫测的感受。“渫云已漫漫”二句进一步点出敬亭山晦暗阴晴的变化, 特别是用“漫漫”形容“渫云”,将山中烟云缭绕,瞬息万变,翻腾不止的自然现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使画面大大增强了动感,从而更具有魅力。

末了八句抒情,具体道出诗人对敬亭山的深情。诗人首先记下了自己在山中行进时的情景和心情。山路虽然迂回百转,行进艰难,但在那蜿蜒的山涧小路上寻幽探胜,不知不觉,顿生了欢快之情。他似乎发现了人世间的醉人之处,找到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沿着这随山势回转的蹊径,可以驱散笼罩在心头上的阴霾,可以洗掉官场上的郁懑和烦恼,可以忘怀人世间的孤独和寂寞。可以想象出山里的一切使他处处感到新奇,处处感到舒心,哪里还顾得上山势的纡回曲折,行进艰难呢!他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了。 “绿源殊未极”二句写归途。诗人无法一下子将山中美景饱览殆尽,所以才有“殊未极”的感叹。而在返回的路上,仍然使他有看新景观之感,千姿百态,处处都有不同的特色,使人眼花缭乱,欣赏不尽,诗人如醉如痴,似乎行进在仙境一般的世界里。那末如何才能饱览敬亭山的风光呢?那只有登上升天的“丹梯”去“一览众山小”,去“追奇趣”。一种乐而忘忧的情怀尽在不言之中了。 “皇恩竟已矣”二句点题,道出诗人置身于敬亭山的怀抱之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官场上的功名利禄都荡然无存了,皇恩不可得的苦恼也消失了。心中升腾起来的是,象陶渊明那“露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志向得以实现时的满足。言外之意是说,今天我虽然无法得到皇恩,但我却可以不违背心志,尽情享受这山水之美,结尾含蓄,耐人回味。

全诗写得气势宏伟,瑰丽多姿,表达了诗人优游大自然,迷恋山水的浓厚情趣,透露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是谢眺山水诗中较为优美的一首。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7: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