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廷先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为问山公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叶梦得
这首词从“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两句来看,当是作者绍兴十四年(1144)退隐湖州(浙江吴兴)以后的作品。叶梦得是南宋的名臣,在经学、文学方面都很有成就,在政事上也很有才略。在北宋末到南宋初和金人的激烈斗争中,他始终坚决地站在主战派一边。曾两次被任命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府治江苏南京),因筹措军饷得力,军用不乏,沿江诸将得以全力赴敌,取得战果,对于抗金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绍兴十四年,在福建安抚使兼福州知州任上,上疏告老。退居湖州后,继续从事著作,在许多诗、词里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以及爱国忧民的情怀。这首《水调歌头》是一首名作。
起拍两句“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点明时令。黄花盛开报来了霜降的消息,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写秋景一般多写得萧瑟、衰飒,这里却把秋景写得很美,反映出词人开朗的胸怀。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是多么恬静,他是在为下边的抒发感慨作反衬,上片的写景都是这样。“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点明住地。他所住的简朴的房子,是在黄花的掩映之中,房子外边环绕着蜿蜒的小道,这是个幽静偏僻的所在,很适合于过隐居生活。但心情是否闲适呢?并非如此。下边抒发出内心的感慨:“为问山公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西晋末年,镇守襄阳的征南将军山简,好饮酒,每饮必大醉,是个很疏放的人物,见《晋书·山简传》。这里词人以山简自比,感叹自己虚度年华,一事无成,而却把两鬓都拚白了。其实,他何尝是逍遥岁月,无所事事的肉食官僚,而“拚却鬓双华”倒是事实。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徽、钦二帝被金兵俘掳,迁往北地。他跟随高宗南下,驻跸扬州,他任户部尚书,掌握财政大权,屡向高宗陈述战守大计,甚被亲重。后在两次建康知府任上,建树更大。他为南宋政权拚搏了十八年之久。绍兴十一年(1141)宋高宗向金国屈膝求和,达成协议。抗金名将岳飞、张宪等都被杀害,主战文臣赵鼎等被贬官。他本人的告老引退,表面上是因为和监视地方官行动“监司”意见不合,实际上是当时政治形势逼迫他必须离任。他在词里所说的“流年轻度”,不是一般的谦虚之词,而是委曲婉转地表达出对政局的不满情绪。他在词作里几次用“拚”字来表现这种情绪:“绿鬓朱颜,匆匆拚了,却记花前醉。”(《永遇乐》)“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临江仙》),反映出他在退隐以后不平静的心情。“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写太湖景色。这是他隐居之地景色最美的地方。他走出了“小窗低户”的房子,沿着崎岖的小道来到了太湖边上,徘徊往复,凝视着浩渺无际的沧海一般的湖波,天宇澄澈,绮丽的彩霞在波光里闪动。如此优美的景色有没有使他忘怀世事呢?显然没有。他的感慨又油然而生了。
换头三句“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上片的“流年轻度”是从时间上说的,这里的“遍天涯”,则从空间说起,再一次感叹自己一事无成。“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中“三径就荒,松竹犹存”的话,表明自己决心归隐。这个决心通过“本”字来表现,显得坚决有力。下边陡转:“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他郁结于心的就是这个“恨”,恨的是什么呢?恨的是在萧萧的寒风里,从北向南飞的新雁带来了边疆的信息:强敌压境,边马哀怨。这里化用的是蔡文姬《悲愤诗》中的“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但加上“恨”、“悲”、“怨”几个字,就显得比原诗更加苍凉激楚,构成了这几句词语的基调,唱出了自己的心声,流露出对于当朝割让大片土地换取偏安局面的不满情绪。就是这个大恨梗塞于胸,使得他“小窗低户”的房子不能安居,黄花、松竹无心欣赏,万顷湖波也无意领略。按照宋、金和约,宋、金在陕西以大散关(在陕西宝鸡南秦岭入口处)为界,中原地区割让唐、邓二州(均在河南),以淮河中流为界。也就是说,南宋当时最北的边境,如从淮阴算起,到达词人隐居的湖州,只有七、八百里的路程,到达国都临安(浙江杭州)也不过千里之遥。宋高宗就是愿意蜷缩在东南一隅,甘心当他的儿皇帝。这种政治局面,是当时爱国志士一致感到愤慨的。张孝祥《六州歌头》里的几句:“隔水(指淮河)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胡笳悲鸣,遣人惊!”正可和本词的几句互相映发。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词人想起了东晋的著名宰相谢安。谢安从隐居的东山进入仕途,淝水之战中,他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击溃了苻坚的百万大军,保障了江南。功业彪炳,名垂后世。这里词人隐然以谢安自况。从这两句的词面上看,是从李太白《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两句化来。李太白在安、史之乱中,也曾以谢安自比。但从两人的政治才略来看,李白的自比似乎嫌浪漫了一些,叶梦得的自比,则较接近实际。而在南宋,即使是谢安再生,孙武重出,也不见得会被重用,来改变当时的政治局面。读了全词可以体会出,词人一再在词里表示感叹的“坐看流年轻度”,“空飘荡,遍天涯”的实际内容就是没有能够全面地施展自己的才略,建大功,立大业。他念念不忘的是收复中原,再定国家。
统观全词,写景与抒情是交互进行的,而以抒发情怀为主,所写的景只起了反衬作用,借以表现内心的矛盾,这可以说是本词的表现手法的一个特点。语言明快,很少藻饰,而感情却很深沉,风骨棱棱透露逸气豪情,明显地受到苏东坡词风的影响。王灼说:“后来学东坡者,叶少蕴(叶梦得的字)、蒲大受亦得六七,其才力比晁(无咎)、黄(庭坚)差劣。”(《碧鸡漫志》卷二)从晁、黄、叶三家的词作来看,叶梦得的才情并不在晁、黄之下,王灼的话似非笃论。还是关注说得好:“能于简淡处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陶渊明的谥号)、东坡之妙,岂近世乐府之流哉!”(《题石林词》),参透了叶词境界,作出了正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