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明代江西诗词·明中期江西诗词·理学诗人罗钦顺
释义

明代江西诗词·明中期江西诗词·理学诗人罗钦顺

明代江西诗词·明中期江西诗词·理学诗人罗钦顺

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自号整庵,泰和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与祭酒章懋以实行教士。未几,奉亲归,因乞终养,刘瑾怒,夺职为民。瑾诛,复官,迁南京太常少卿,再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入为吏部左侍郎[1]。世宗即位,命摄尚书事。迁南京吏部尚书,省亲乞归。改礼部尚书,再起礼部尚书,辞。又改吏部尚书,再辞,许致仕。当时张璁、桂萼以议礼骤贵,秉政树党,屏逐正人。钦顺耻与同列,故屡辞不就,里居二十余年,潜心格物致知之学。钦顺为学,专力于穷理、存心、知性。年八十三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生平事迹见《困知记》所附《整庵自定年谱》《明史》卷二八二等。四库录其《困知记》二卷(另附有《续录》二卷《附录》一卷)《整庵存稿》二十卷以传。据笔者粗略统计,前十五卷为文,计236篇(其中缺3篇疏);后五卷为诗,计511首(含歌1首、词2首)。其诗现存508首,见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整庵存稿》卷十六至卷二十中。《江西诗征》仅录10首,《列朝诗集》《明诗综》《明诗纪事》均未见选录。

罗钦顺的诗歌近于宋儒的道学诗,虽然不能以诗名家,但在明儒之中也可称得上质朴而有文采的诗人。四库馆臣所谓“击壤派”,即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所说的“邵康节体”,皆以此体之始作俑者邵雍康节先生及其《击壤集》而得名。因它“以论理为本,以修词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朱国桢《涌幢小品》曰‘佛语衍为寒山诗,儒语衍为《击壤集》’,此圣人平易近人、觉世唤醒之妙用”[2],故有人称之为道学诗。罗钦顺确实有不少道学诗,多涉理路,但并非“语录讲义之押韵者”[3]。如《自励》其一:

昔闻爨下桐,乃充伯喈琴。知音苟不作,山水徒高深。平生守章句,中岁勤温寻。新知能几何?淘沙初见金。圣贤谅非远,万里行自今。精诚神所相,无虞力难任。以兹恒夙夜,聊欲忘华簪。

此诗为诗人的道学励志之作,表达了对理学的感悟与修习,虽涉理路,但非有韵之语录。同题的其他两首大致与此相似。又如《为欧阳牧之题竹二首》:

深根便东引,挺出悬崖畔。东风翼新梢,势欲凌霄汉。惟应具眼人,不作寻常看。

此君吾所爱,一见心神融。由来律吕声,出自空洞中。岁寒凛无恙,叶叶皆清风。

前者写悬崖边挺出幼小的竹根,春天时长出新枝,有直上霄汉之势,只有独具只眼的人,才不以寻常视之;后者联想到竹乐曼妙,竹叶历寒而叶不凋,故一见便爱,心神与之交融。两首题竹诗都以议论说理为主,写竹的精神意蕴,具有理学的哲思,有耐人寻味之处。罗钦顺亦有少道学气而真情感人之作,如《悼亡女》:

东风射窗急,窗纸摵摵鸣。畴昔窗中居,一去不闻声。展转夜过半,揽衣步前楹。宁知治缕夕,正此月华明。耳目不堪触,更堪忆平生。十年一梦短,伤哉父子情。周身旧裙布,犹如新制成。奈何修洁姿,大命偏早倾。花缀故枝红,草回隔年青。婉娈无复见,痛恨何时平?

写丧女之痛,宛然如见,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绝无说教。像这类不涉理路而真情流露的诗歌,在罗钦顺的集子中并不多见,故显得弥足珍贵。

注释

[1]《明史卷二百八十二考证》作“钦顺由南京入为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乃转左,见《献征录》”,与史传小异;而《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四“吏部左右侍郎”条作“正德十四年任右,十六年转左”,则与史传同。[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三“击壤集二十卷”条,第3966页。[3]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一《恕斋诗存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