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明代文学·明代文学批评文献·近现代学者研究明代文学批评的著述
释义

明代文学·明代文学批评文献·近现代学者研究明代文学批评的著述

明代文学的文献·明代文学批评文献·近现代学者研究明代文学批评的著述

在现代学术史上,中国文学批评史及古代文论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当以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为标志(1927年,陈中凡出版我国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仅七万余字,过于简略)。经过七十年左右的发展,这个学科已是规模宏伟,建树颇丰。明代文学批评作为其分支之一,亦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兹就见闻所及,择要略作评述。文献的排列,以诗文、小说、戏曲为序,同一文体内则以出版时间为序。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此书有三个版本:一是商务印书馆本,上卷出版于1934年,下卷二册出版于1947年,1999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重印;二是新文艺出版社本,1956年版;三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本,1958年出版;后两种均为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且易名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卷)。修订本对明代部分改动不大,基本保持了原有构架和表达方式。共14节,即:《宋濂之文论》《明初之诗论》《茶陵诗派》《李梦阳》《何景明》《唐宋派的文论》《后七子派的诗论》《后七子派的文论》《公安派的前驱与羽翼》《公安派》《竟陵派》《评点之学的理论》《钱谦益与艾南英》《顾炎武黄宗羲与申涵光》。论述明代的文学批评,郭著以历史的纵向发展为纲,同时又注意对学术流派和理论问题的横向考察,纵横交织,致力于真实地再现历史场景并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例如,作者阐释公安派的文学思想,一方面联系其“前驱与羽翼”;另一方面联系当时的思想文化、小说戏曲创作等情形,视野开阔,发微烛隐,立论坚实可靠。他对明代文学批评的总体评价,颇能揭示明人的个性:“明代是阳明学流行的时代。阳明学派从理学转变为心学,正和南宋蹈常习故的风气绝不相同。理学精神是传统的,所以当时像薛瑄这样,甚至谓‘自朱子后斯道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心学精神是反抗传统的,所以当时像李贽这样,甚至以为‘《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由于这种不顾一切的大胆精神,所以才会造成文学批评偏胜的风气。他们宁愿以偏胜之故,而罅漏百出,受人指谪,然而一段精光,不可偏废者也在此。他们要求别出手眼,他们不要骑两头马。他们精神的表现为狂,为怪,为极端,然而另一方面为卓异,为英特。”这种描述性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后,较为重要的同类著述还有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王运熙等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日)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许总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日)青木正儿著《中国文学思想史》(孟庆文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等。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是在1964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三卷本的基础上经过较大修改、增补,编写而成的,由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钱仲联参加校订全书并担任部分编写工作,顾易生参加阅读定稿。第三册为明清部分(不包括近代),由王文生、田念萱、黄屏担任编写工作。明代部分的正文包括:宋濂《文原》、高棅《唐诗品汇总序》、李东阳《怀麓堂诗话》(选录)、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李梦阳《驳何氏论文书》、李梦阳《诗集自序》、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唐顺之《董中峰侍郎文集序》、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徐渭《叶子肃诗序》、徐渭《南词叙录》(选录)、王世贞《艺苑卮言》、李贽《童心说》、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焦竑《与友人论文》、屠隆《文论》、汤显祖《答吕姜山》、汤显祖《点校虞初志序》、沈璟《词隐先生论曲》(选录)、臧懋循《元曲选序二》、王骥德《曲律》(选录)、袁宗道《论文上下》、袁宏道《雪涛阁集序》、钟惺《诗归序》、可一居士《醒世恒言序》、冯梦龙《序山歌》、陈子龙《诗论》,涵盖诗、文、小说、戏剧、民歌等各个方面。对每篇正文均有注释和说明。注释的目的在于解释词句,疏通文义。说明的作用,或是论述一篇文章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或是列举主要论点,给予评价;或是揭橥其固有含义,阐明大旨,总之,是为了给教师以参考,给同学以启发,并帮助自学者培养深入钻研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善本书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功能。每篇正文之后,各有一组附录。附录文章或解说正文,有所阐发;或义有异同,可供比较;或后人论旨相同,有所引申;或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观点类似,足资旁征。附录的目的是为了给研究者提供搜集材料的线索,以便清理某一理论发展的源流。按,蔡景康编《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以选文和注释为主,与《中国历代文论选》体例有异。

《晚明文学革新派公安三袁研究》 张国光、黄清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987年5月,由湖北省公安派文学研究会举办的首届公安派文学讨论会在 “三袁”故乡公安县召开,同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论文集。会议及论文集中心有三:一、对公安派的历史贡献作了高度评价。张国光《公安派——四百年前我国文学革新运动的一面旗帜》认为:“万历时期是明朝出版事业发达的时期,反对复古主义的名家,有李贽、焦竑、徐渭、汤显祖等人,他们在哲学思想或文艺创作上有各自的成就。但只有在公安三袁登上文坛以后,这种反复古主义文学思潮,才由条条小溪汇为声势澎湃的长河。”此外,公安派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也有积极影响。曾宪祝《公安派对明后期文学的调节作用》从“变”与“矫”的结合、雅与俗的渗透、质与文的统一三个方面论述了公安派对晚明文学的调节作用; 王齐洲肯定了袁宏道的通俗文学思想(《论袁宏道的通俗文学思想》)等等。二、对袁宏道的诗学作了相对集中的探讨。陈文新《明代前后七子与公安派的对立互补关系及其融合》认为:“在文体规范和‘性灵’这矛盾的两个侧面中,公安派以后者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而对前者极端鄙夷,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揭示出这种态度。”“基于对‘性灵’的崇尚和对文体规范的贬抑,公安派打起了变古的旗帜。”孙建模、严国安《袁宏道文艺思想的探讨》将袁宏道诗学缕分为五个方面:反对贵古贱今,提倡“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反对“字比句拟”,主张“穷新极变”;反对“依傍古人”,主张“见从己出”;力主“文质说”,强调“质”的重要性;对通俗文学极力推崇。田宜弘《排击拟古,昌言性灵》论袁宏道的《叙小修诗》,宋克夫《“古不可优,后不可劣”》论袁宏道的通俗文学观,都揭示了三袁诗学的某一侧面。三、对公安派诗学前后期的差异加以考察和描述。钱伯城《袁中道论略》指出:“中郎的主张,弊病很多,只可奏效于一时,难以行之于久远,小修也未能信从到底。”“事实上,岂止小修有变,就是中郎,也不是一成不变。”陈文新《明代前后七子与公安派的对立互补关系及其融合》强调:前后七子诗学与公安派诗学各偏于一端,它们的前景必然是文体规范与“性灵”的融合,这种融合“在袁中道的诗论中已露端倪”。李健章《公安派的创作论》、黄清泉《略论“性灵”说与明代后期文化思潮》等对“性灵”的内涵作了较为集中的阐释。按,孟祥荣著《真趣与“性灵”——三袁与公安派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第二章《“性灵”意蕴和性灵说》、第三章《公安派的开启者与精神导师》、第五章《公安派重要成员研究》等主要探讨公安派及其前驱和羽翼的文学批评思想。

《明代文学批评史》 袁震宇、刘明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该书是王运熙、顾易生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第五分卷,其诗文批评及词论部分由刘明今执笔,戏曲小说和民歌批评部分由袁震宇执笔,全部书稿均由王运熙、顾易生审定。明代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特色鲜明的一个时期,流派林立,异说纷呈,各种文体的理论批评均有较大进展。在传统的诗文领域,论文者或宗秦汉,或主唐宋;论诗者或标格调,或取风神。至隆庆、万历以后,门派益趋纷繁,公安派、竟陵派等各标新立异,力反旧说,自成一家。在通俗文学领域,论家辈出,论著叠涌,围绕一些重要的理论、批评问题,彼此驳难,形成了气氛活跃的争鸣局面。如戏曲批评中关于《西厢记》《琵琶记》《拜月亭》等名著地位高低的论辩,吴江派和临川派关于“曲律”与“曲意”的争议;小说批评中关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的艺术特征、社会功能和文学价值的不同理解等等,歧见纷出,为众所瞩目。《明代文学批评史》从明代复杂多变的文化背景出发,不但注重各家各派之异,还着力探求各家各派之同。比如七子派之“复古”与公安派之“性灵”,理论上针锋相对,但分析评论具体作品却有一致之处。唐宋派与公安派在对七子派的批评态度上颇为接近,思想角度则大不相同。吴江派和临川派关于“曲律”、“曲意”的分歧极大,但又一致不满戏曲创作的现状。《明代文学批评史》还致力于开拓研究领域,如对素被忽视的传奇小说、小品文、民歌等的批评文字,给予了适量评述;对不大受人注意或被传统成见排斥于文学批评之外的现象,如明末文社诸子,戏曲小说的评点、刊刻家等,也都加以发掘搜集。在叙述体例和论述方法上,一般按批评家设置章节,但不强求一律,如第十一章《晚明的戏曲批评》中设《明代戏曲批评中的悲剧意识》一节,小说批评则按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设节,以明人关于词与民歌时调的评论为第十三章。这样处理主要是考虑到文学批评的实际状况。全书除绪论外共12章,其中诗文批评共5章,戏曲、小说批评共6章,明人关于词及民歌时调等的评论合为1章。

《谢榛研究》 李庆立著,齐鲁书社1993年版。全书由25篇论文组成,按其内容可分四个部分:(1)谢榛生平、行实、著述丛考,(2)谢榛的诗歌理论和美学思想探讨,(3)谢榛的诗歌创作研究,(4)谢榛与《金瓶梅》关系辩说。集中探讨谢榛的诗歌理论和美学思想的论文共8篇,即:《论谢榛“以盛唐为法”》《再论谢榛“以盛唐为法”》《又添一家·点化之妙·临字之法——谢榛的继承与创新观散点透视》《谢榛的“情景交融”说》《谢榛的“禅悟”说》《“予则曳裾蹑𪨗,由乎中正”——谢榛美学思想探索之一》《天然与浑然,无适而不可——谢榛美学思想探索之二》《谢榛的诗歌批评论》。在《谢榛诗集校注·后记》中,著者曾经说过:“在群星灿烂的古代作家群中,我之所以特别钟情于谢榛,除了自幼酷爱诗词,又与谢榛同乡,偶有一些歪诗在报刊上发表后,就想入非非,妄图步武前贤外,更主要的是深感学术界对明代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忽视和偏见(似乎受着格调论者‘格以代降’的左右),想以自己熟稔的谢榛……为突破口,打开长期被遗忘而封闭、荒芜的园地。”著者探讨谢榛诗歌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意图和基调由此可见。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廖可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全书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10章,即:《明代文学复古运动诞生的宏观历史背景: 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变迁》《复古运动的滥觞——茶陵派》《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前七子的文学理论》《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诗文创作》《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后七子的文学理论》《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的诗文创作》《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的文学理论与诗文创作》。作者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同样是复古,唐初陈子昂倡导的诗文复古运动,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北宋梅尧臣、欧阳修等倡导的诗文复古运动,都得到了后人的充分研究和高度评价,何以明代复古运动一直遭到冷落,或者说声誉不佳?他认为原因在于:一、有清一代对明代复古派的了解限于“最简略的口号和遗闻轶事,而它们也根据人们的兴趣和想象逐渐变形,距事实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 二、“20世纪前半叶,传统文化受到严厉批判,以‘复古’为宗旨的明代复古派理所当然地再一次被唾弃。由攻击复古派而登上文坛的公安派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对复古派的种种嘲笑和指责,遂被奉为不刊之论”;三、“近几十年来,人们更是无暇去翻阅复古派作家们留下的卷帙浩繁的著作,只能沿袭成说,并根据新的理论模式,想当然地给它加以‘形式主义’、‘复古倒退’等名号”(第2—3页)。廖可斌刮垢磨光,为恢复历史的真实情形作了较多工作。其基本的研究程序是:首先“像考古学家一样,对复古派做一些清理复原工作,对它的真实面目做出比较全面、准确的描述”。然后“力求站在宏观的高度,将明代复古运动放到明代文学思潮以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思潮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中进行考察。同时,通过对它的解剖,把握明代文学思潮的脉络,并为观照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思潮发展史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也就是说,以历史复原为起点,以逻辑建构为目的。在宏观中审视微观,从微观中透视宏观”。作者努力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

《明代诗文的演变》 陈书录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除序论和结束语外,全书分《轨迹篇》《特征篇》《动因篇》三大部分。其中,《轨迹篇》共6章:《“草昧之际崇儒绅”——明初各派汇合成崇儒复雅的主流》《儒雅品位的沉降与审美意识的回升——从台阁体到茶陵派、吴中派演变的轨迹》《“复臻古雅”与“宗汉崇唐”的文化心态——前七子在“格”与“情”之间艰难的审美探究》《“言适与道称”和“直据胸臆”的合一——唐宋派在转向“王学”中标举“法出乎自然”的审美标准》《“变俗为雅”与“宗汉崇唐”的文化心态——后七子在“雅”与“俗”之间艰难的审美探究》《俗文化与启蒙思潮的相互渗透——公安派及其先驱俗美学的转变》;《特征篇》共4章:《理性的衰减与格调、情感的偏胜》《群体的自守与群体的自省》《意象的批评与意象的创造》《审美观照中的超悟与审美创造中的禅趣》;《动因篇》共4章:《民族文化心态的复归与重塑》《哲学上实践意识的强化与渗透》《朝廷的政策导向与文士的价值取向》《区域文化与诗文主流的嬗变》。1981年,程千帆先生在《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一文中指出:“从理论角度去研究古代文学,应当用两条腿走路。一是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二是研究‘古代文学的理论’。前者是今人所着重从事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后者则是古人所着重从事的,主要是研究作品,从作品中抽象出文学规律和艺术方法来。”《明代诗文的演变》是著者师从程千帆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时撰写的学位论文,其宗旨是两条腿走路,既研究明代的文学理论,也研究明代文学的理论,在对明代诗文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交叉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

《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 左东岭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此书系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后曾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十八家出版社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北京市第五届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左东岭另著有《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主要研究阳明心学与中晚明士人精神生态的关系,部分章节涉及明代的诗文批评,如第三章第五节《唐顺之的心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第四章第二节《从本色论到童心说——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一)》、第三节《冯梦龙的人格特征与其情教说》、第四节《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二)》等。

《明诗话全编》 吴文治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全书共10册,七百六十余万字。收录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传统意义上的诗话和此书编辑时辑出的明代人论诗之语。明人所著的传统意义上的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42种,《中国丛书综录》著录58种,而本书收录了一百二十余种,约占全书四分之一。本书的四分之三、约六百余万字的内容是从诗文集、随笔、史书和类书等文献中辑出的论诗之语。计明代诗话722家,以人立目,按作者生年顺序编排。一百余家原本有诗话专著传世者,首先收录其单独成书的诗话。除遴选善本加以校点外,正文保持原貌,不作删节。原著之后,另附散见的论诗资料。六百余家原无诗话辑本传世者,直接辑出论诗资料,以诗歌理论、诗歌创作评述、诗歌方法研讨等为主,有关诗人逸事和思想的研讨、重要诗篇的考辨、重要字义的疏证等,也酌予收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明代诗论的风貌,均系白文,只在必要的地方作一些校注。入编诗话,尽可能采用现存最好的版本,并一一注明版本名称;辑录部分逐条注明出处,包括书名、卷数、篇名,以便于读者核查。诗话作者均有小传,介绍其年里字号、主要经历、著作,并对入编诗话略作说明。前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明代诗话发展情况,提供了明代诗歌理论发展的大致线索。

《明代诗学》 陈文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全书除《绪论》和《结束语》外,正文共5章,第一章《诗“贵情思而轻事实”》、第二章《诗体之辨:从体裁到风格》、第三章《信心与信古》、第四章《“清物”论的生成及其在明代的展开》、第五章《从格调到神韵》。明代诗坛流派纷呈,论争迭起,主张纷繁。《明代诗学》理纷解结,从中梳理出诗“贵情思而轻事实”、本色论、“清物”论、格调说、神韵说等诗学范畴,穷源溯流,深入辨析,从中发掘其美学价值。这是《明代诗学》的显著特色。在辨析中比较流派和诗论家的异同,将诗歌创作与理论批评相互印证,借鉴外国文学理论,力求中西贯通,相互映发,也是《明代诗学》值得注意之处。关于该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参见《明代文学批评概述》第一节《明代的诗歌批评》。著者另有 《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其中部分章节涉及明代的诗文批评。

《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 周群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全书共12章,包括:《概论》《理学到心学的嬗变:晚明文学思潮的酝酿及其学术根源》《学宗王门、兼取佛学: 徐渭的文学“本色论”及文学思潮的兴起》《出入三教、高扬个性:李贽的文化心态与“童心说”、“化工说”》《融通儒佛、以儒为本:焦竑亦灵亦实的文论》《“可上人之雄”、“李百泉之杰”:汤显祖的“尚情论”及革新派的创作高标——“临川四梦”》《论学宗儒、论文尚本:公安派先驱袁宗道重“学”平允的文论》《错综三教、出入禅净:公安派主将袁宏道的“性灵说”与晚明文学思潮的高涨》《学祧泰州、兼习佛禅:公安派羽翼陶望龄的“偏至说”与“内外论”》《“中行”与禅悟:公安派殿军袁中道继踵哲昆、力矫其偏的文论》《静观默照与深幽孤峭:竟陵派对“性灵说”的承嗣与新变》《儒学与“情教说”:冯梦龙的通俗文学观及晚明文学思潮的消退》。此书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文学与哲学等学术思想相结合,文学理论批评与文学创作相结合,文人性格与审美情趣相结合;在研究内容上根据文学批评家的文学思想特质第一、时间界限第二的原则将晚明文学思潮的兴衰及发展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李梦阳、唐顺之、王世懋、屠隆等人的文学思想为标志的革新思潮的酝酿期,以徐渭、李贽、焦竑、汤显祖、袁宗道、袁宏道、陶望龄等人的文学思想为标志的革新思潮的高涨期,以袁中道、钟惺、谭元春、冯梦龙等人的文学思想为标志的革新思潮的修正期; 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如认为儒释道名曰三教,但影响于文学,尤其是文学思想的,主要是其学术思想而非宗教践履;影响于晚明文学思潮的儒学,是以左派王学为主而带有“异端”的色彩,佛教以禅、净二宗为主,而道家及受道家影响的魏晋名士风流比道教的影响更大,等等。

《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 黄卓越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全书共6章:《明代的台阁体及其早期思想基础的形成》《台阁模式的衰降与七子派的兴起》《明弘治间审美主义倾向之流布》《前七子复古主义观考辨》《正嘉间山人文学及社会旨趣的变迁》《前七子后期思想转换与理学思潮》。该书对明初以来居于主导地位达百年之久的台阁文学作了全面、认真的研究,清理了它与当时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它的兴盛与衰降的机制等; 对明前期文学向明中期前后七子文学的过渡从五个方面作了揭示,使这段历史获得了较为清晰的展示;将前七子的文学活动置于整个中晚期文化结构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指出了它所包含的对整个文化下移的积极呼应,及以审美主义的方式介入文化重建之目标等意义特征,确立了这一文学流派的历史地位。作者在学术理念上提出了“文化境域”的观点,强调以“观念史”研究代替“概念史”研究,该书可以说是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一次具体实践。作者另有《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一书,该书系统地梳理了晚明文学与当时心学及佛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而深刻的关联,发掘出了晚明文学思潮演进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史根源,为对晚明文学及其进程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平台;对晚明文学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如心源说、童心说、性灵说、自适说、主情说、无法说等,将之置于特定的思想史语境中作了辨析,提出了新的见解。

《中国小说美学》 叶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全书共8章,第二章《古典小说美学的先驱——李贽、叶昼、冯梦龙》和第三章《金圣叹的小说美学:评点<水浒传>》集中讨论明代的小说美学。第二章共6节,第三章共30节,分别阐释了小说的永恒生命力的源泉、小说的真实性要求、塑造典型性格的早期理论、小说的通俗化要求、小说与历史著作的区别、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典型性格与小说的净化、升华作用、典型性格是独特的个性、人物肖像和动作的性格化、人物语言与人物性格的统一性、同一性格通过不同形式表现、不同性格的对比和衬托、写英雄人物不能神化、人物与环境不能脱节、塑造典型性格的认识论、情节与性格的辩证法、情节要适应读者的美感心理、情节的连续与中断、壮美与优美的转换、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情节的多层含义、叙事观点的变化、小说语言的准确性、小说语言的表现力、小说语言的容量、小说语言的喜剧性、小说语言的形式美等命题。本书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虽打磨不够精细,但其开创之功值得肯定。

《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 王先霈、周伟民著,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全书除绪论外,正文共14章,前四章探讨明代的小说理论批评,《小说观念的突进——洪武至万历期间的小说理论(1368—1620)》《思想家的小说理论——李贽》《市民要求和统治阶级意识的混杂——泰昌至崇祯期间的小说理论(1621—1644)》《小说理论的体系化——金圣叹》。明代小说理论批评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新阶段,它是宋元以前小说理论批评的继续。小说理论至明代,逐步繁荣和成熟。本书评述明清小说理论批评的基本情况,讨论其发展中的若干规律性问题。其材料来源主要有:小说和小说集的序跋、小说评点、笔记杂著中谈论小说的部分、小说、目录学著述、史论、诗文。在陈中凡、郭绍虞、朱东润、方孝岳、罗根泽、黄海章、刘大杰等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中,小说理论基本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本书以洋洋六十万字左右的篇幅,系统阐释明清小说理论批评,颇费了一番苦心。在对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考察中,金圣叹是一个重点,《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亦然。在该书之后,陈果安著《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集中探讨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涉及金圣叹对《水浒》的评改、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体系、金圣叹的小说观、金圣叹的性格说、金圣叹论次要人物的塑造、金圣叹的情节理论、金圣叹的闲笔论、金圣叹论环境描写、金圣叹的艺术想象等多个层面,已大体构成一个小说理论体系。又,林岗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亦多处涉及金圣叹的小说理论。

《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 刘良明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全书除绪论外,共4编18章。第一编《小说理论批评的萌芽时期》,第二编《小说理论批评的生发时期——唐、宋、元》,第三编《小说理论批评的成熟时期——明代》,第四编《小说理论批评的拓展时期——清代前中期》。第三编专论明代,共7章:第六章《明代前期的文言小说理论》,第七章 《明代的历史小说理论批评》,第八章《明代的神怪小说理论批评》,第九章《李贽、叶昼的小说评点》,第十章《胡应麟的小说理论批评》,第十一章《冯梦龙、凌濛初等人的小说理论》,第十二章《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高峰——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把小说理论与小说作品结合起来考察,把前后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联系起来考察,把古代小说理论与现、当代的小说理论对照起来考察;兼及哲学思想对当时小说理论的影响,小说理论与当时诗文理论及其他门类文学、艺术理论的关系。在对相关序跋、评点、笔记、题咏的梳理、考察中,揭示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民族特色:并不偏执于“表现”或“再现”之一端,贬低另一端,而是主张将二者统一起来。“表现”是创作小说的动机与目的;“再现”则是贯穿于整个小说创作过程的方法与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者的阐述以细致、稳妥为特点,用力甚勤。由于条件的限制,未能涉及明代的《金瓶梅》批评。与该书出版时间相近的同类著作还有方正耀《中国小说批评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方著除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四编,第二编《小说批评的形成时期》专论明代,分四章阐释了四个问题:“小说观的形成”、“小说传道的倡导”、“虚实理论的探讨”、“写实理论的崛起”。作者认为:“明代章回体小说的崛起,使一些进步的文学家、理论家极为关注。他们突破传统文学观念,竭力抬高小说的文学地位,强调必须重视小说。这一方面推动了小说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小说批评的实践,促进了小说批评队伍的形成。小说批评开始从一般的文学评论中分出来,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独立的批评对象、具体的研究内容、明确的批评范围、独特的批评形式,这一些都说明了中国小说批评这一理论学科开始形成。”这一论断大体是中肯的。陈著从小说概念初生,写到现代小说理论形成之前,总结了我国小说理论的方方面面。明代部分是该书的重点之一,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李卓吾的“童心说”,过去一般的看法是属于主观唯心论范畴,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等,本书改换视角,从李氏对“童心”的界定、“童心”支配创作的方式、“童心”在社会生活中的失落等方面,指出此说中包含有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力分析内容;再如金圣叹的“影灯漏月”说,本书结合金氏对《水浒传》的删削润饰,指出这是对小说叙事观点的自觉性论述,其理论实质是肯定、提倡局限性叙事观点;对署名林瀚的《隋唐两朝志传序》真伪的辨析等,都颇见功力。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王利器辑录,原书于195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经辑录者增订后,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增订本。此书从历代官书、地方志、个人文集、笔记等大量文献中,辑录有关禁毁小说戏曲的史料,包括禁毁图书及有关戏曲演出的禁令等。共三编,第一编《中央法令》,辑录元明清三代中央政权发布的律令共一百三十余条。于每代之下,先列刑典律例中有关条文,然后依禁毁事件发生年月排列,分朝标目,条理清晰。第二编《地方法令》,分明清两代辑录地方政权发布的律令。不分朝标目,按照禁毁事件发生先后及禁毁主持者历官先后排列。第三编《社会舆论》,辑录社会上有关禁毁小说戏曲的舆论。此编占全书大半篇幅,按内容分为官箴、家训、清规、学则、乡约、会章、舆论、因果报应八类。此编分类标准不够统一,材料排列上“说一事而撰写人的时代先后相次者,则并列于一个小题之下”,头绪难以理清,不便检索。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前人曾作过零星的搜集工作,如俞正燮《癸巳类稿》、鲁迅《小说旧闻钞》等,但毕竟未能大规模地清理相关史料。辑录者广泛搜求,从不少稀见的或易为人忽视的文献(如清绍兴师爷传钞秘本《示谕集录》)中辑录出不少材料,汇为一书,给深入研究带来方便。这些禁毁资料,既提供了中国戏曲小说发展史的一个侧影,也透露出当时小说戏曲创作流传的一些情况。若干因被禁毁而不传的小说戏曲,也借此保留了一些资料。本书前言论及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在禁毁小说戏曲之外观阅演剧小说的情形,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戏剧理论史稿》 余秋雨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一部不受地域限制、通述世界戏剧理论发展的专著。内容兼及东西方,而偏重于西方,全书14章,其中论述东方印度、日本戏剧各一章,论述中国戏剧理论发展有两章(《中国明代的戏剧理论》及《李渔》),另在十三、十四两章中各有一节,介绍王国维、梅兰芳对中国戏曲的论述。东西方戏剧理论,按时间顺序统一排列。全书六十余万字,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世界戏剧理论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理论资料。

《中国古代编剧理论初探》 陈衍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此书为中国写作学会组织编写的 “中国写作研究丛书”之一,并非单纯的中国古代戏曲编剧理论史著作,而含有总结古人的编剧观点和方法“供今日戏曲创作借鉴之用”的成分。全书据此安排体系与内容,分为12章(原书仅标序号)。第一章,论中国古代戏曲剧本的体制特点;第二章,概述古代戏曲论著发展情况;第三至第六章,分别论戏曲的虚与实、戏曲的社会功能、戏曲与观众、创新与窠臼;第七至第十二章分别论述关目与结构、人物塑造、情景描写、曲词与音律、宾白写作、科诨穿插。此书以1959年出版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有关古典戏曲编剧理论为基础,书中引文多出此书。

《曲论探胜》 齐森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全书按照时代顺序,选择了《录鬼簿》《南词叙录》《曲律》《鸾啸小品》《远山堂曲品剧品》《金批第六才子书》《闲情偶记》《花部农谭》《藤花亭曲话》《宋元戏曲考》等10种既有较高学术价值,又有一定代表性的戏曲论著,从各个不同的理论侧面进行分析与介绍,为中国曲论的发展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所选10种,或侧重于戏曲史或史料,或偏重于编剧理论,或偏重于表演理论,著述体例也有不同,综合起来,大致反映了中国古代曲论的范围和表达方式。其中将明人潘之恒《鸾啸小品》一书,作为古代曲论中有关表演理论的专著加以介绍,在同类著述中较为少见。作者后记称此书意在“探胜”,故未将论述重点放在对这些著作的全面评价上,而采用披沙拣金的方法,将其中有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精华部分,介绍给读者。书后选录《鸾啸小品》《<第六才子书>批语》作为附录,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之缺,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中国戏剧学史稿》 叶长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戏剧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独立和体系化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该书以“戏剧学”为观察视野,包容了中国古代的戏剧理论、批评、技法学、史料学等诸种领域,构成了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研究较为完整的格局。

《中国古典剧论概要》蔡钟翔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正文分为6章。第一章是中国古典剧论的功能论,梳理了教化说、娱乐说、主情说三种观点的发展线索;第二章题材论,评述古典剧论在爱情、神怪、历史、讽刺四种题材上的有关观点;第三章情节论,归纳古典剧论家从“奇与新”、“虚与实”、“情与幻”几个角度对情节的论述; 第四章结构论,介绍古典剧论关于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及在格局问题上的观点;第五章人物论,论述古典剧论在人物塑造的原理,人物与情节、结构、语言的关系,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等问题上的看法;第六章语言论,总结古典剧论在曲文、宾白方面的看法,并评及与此相关的明代曲家的两场论争。本书所评述的主要是古典的编剧理论,所列专题,主要是古代曲论家关注较多的问题,尚有一些重要的内容未能涉及。

《论中国戏剧批评》 夏写时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本书收论文22篇,按内容分为中国戏剧评论之背景、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明万历戏剧评论研究、王骥德与李渔、观念的变化与理论的更新五部分。

《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 蔡毅辑,齐鲁书社1989年版。此书辑录有关古代戏曲作品和论著的序跋,以及不以序跋为名,而实与序跋同功的资料,如题咏、弁言、小引、凡例、规约、赠言、总评、本事、问答等等有关剧作的文字。除纯系酬酢并无参考意义的题辞略而不选外,概行选入。从时间上说,上自唐代,下迄近代及现代;从搜集范围来说,不限于大陆,台湾近年来所出有关戏曲论著序跋,亦尽可能地搜录。全书共涉及作家五百余人,有关论著139部,戏曲剧目773种,所收序跋二千一百余条,近二百万言。全书共4册,分为5编15卷,并《补遗》1卷。甲编《曲论曲律》,收录戏曲论著、曲韵、曲谱、曲目等著作的序跋。乙编《曲选》,收录古代戏曲总集、选集的序跋。丙编至戊编,分别收录单行的戏文、杂剧、传奇作品的序跋。书末附《作家名号索引》《作品名目索引》,颇便使用。甲编的编排体例,似有不当之处。与《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性质相同的书还有吴毓华辑《中国古典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 谭帆、陆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本书在研究和表述上采用宏观把握的方法,对研究对象个体作理论层面上“类”的划分,并以理论思想的发展为中轴线,梳理理论思想的演进逻辑、思想体系和理论精神。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以中国戏剧与戏剧理论的关系为中心线索,探讨中国戏剧史、戏剧形态对于戏剧理论形态、面貌的影响,为古典戏剧理论勾画一个轮廓。第二章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论述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宏观系统。依据各时期戏剧理论的外在格局和框架,将其发展划分为唐宋时期、元至明代中叶时期、明代中叶至清代三个时期。并以古代戏剧理论中戏剧观念的发展为中心,将古典戏剧理论归纳为三个体系:以曲为戏剧中心的曲学体系、视戏剧为综合艺术的剧学体系、以戏剧故事为本体的叙事理论体系。作者将中国古典戏剧理论体系归并为三大分支:曲学、叙事理论和搬演理论。第三、四、五三章即以这三大分支为中心,探索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思想体系、理论特色和价值功能。最后一章探讨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审美理想,以期揭示古典戏剧理论的民族性格。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2: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