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成语《荆棘塞途》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释义

成语《荆棘塞途》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荆棘塞途》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荆棘塞途:jīng jí sè tú

词源:《左传·僖公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词由:晋国的执政大夫范宣子把姜戎的国君驹支抓起来,说他有恩不报,反拆晋国的台。晋国对姜戎有什么恩呢?在晋惠公时,姜戎的国君吾离被秦国追逐,到了瓜州。这时吾离是贫困得很了,编茅草为衣服,戴荆棘为帽子。只好向晋国求救,表示愿归附晋国,晋国就把一点土地给吾离,使姜戎国复立起来。其实晋国给姜戎的是不毛之地,所谓“狐狸所居,豺狼所住”的地方。只好说姜戎有一个蹲身之处罢了。

词由:路上全是丛生的杂木小树。荆棘:丛生的带刺小灌木;塞途:充满道路,把道路堵塞。比喻处境为困难,障碍又非常多。孔颖达注:“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耳。”

书证:鲁迅《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马导师!”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1: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