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利令智昏》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利令智昏:lì lìng zhì hūn
词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词由:秦国派大将攻伐韩国,野王一被占领,上党这个地方就孤立了。上党的地方官冯亭准备归附赵国,希望得到赵孝成王的保护。平阳君说不能要,平原君说,送上门来还能不要吗?赵孝成王听了平原君的话,就去接收上党。这可激怒了秦国,便派兵来攻打赵国。赵国大败,四十万军全部覆没。平原君为贪图私利,而使头脑发昏、理智不清,给赵国带来大灾祸。
词义:因贪利而使头脑发昏,干出失去理智的事。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
书证: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这藩台是不能久的。他便利令智昏, 叫他的幕友、官亲, 四下里替他招揽买卖。”章炳麟 《敬告对待间谍者》:“独苦国人无识者,利令智昏,则不免受其饵矣。”黎汝青《叶秋红》: “他听到宋占才受到那样的重赏, 十分眼红, 有点利令智昏,财迷心窍, 在灌了一肚子烧酒之后, 站在百家坪大街上, 拍着胸脯称起好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