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忍学《声之忍第五》译文与赏析
释义

忍学《声之忍第五》译文与赏析

声之忍第五

声之忍第五

恶声不听,清矣伯夷;郑声之放,圣矣仲尼。

文侯不好古乐,而好郑卫;明皇不好奏琴,乃取羯鼓以解秽。虽二君之皆然,终贻笑于后世。

霓裳羽衣之舞,玉树后庭之曲,匪乐实悲,匪笑实哭。

身享富贵,无所用心;买妓教歌,日费万金;妖曲未终,死期已临。噫,可不忍欤!

【译文】

孟子说,伯夷从来不听败坏人心性的声音,被赞颂为圣人中最清高的人;《论语》记载孔子回答颜渊的问话时,建议舍弃郑国纵情的靡靡之音,以更好地治理国家。

《礼记·禾记》记载:魏文侯不喜欢古典雅乐,偏偏喜欢郑国和卫国的粗俗音乐;唐明皇不喜欢奏琴,反而喜欢外族传入的羯鼓来排解心中的郁闷之气。他们二人都喜欢世俗粗俗的音乐,成为后人讥笑的对象。

《天宝遗事》载唐明皇创作了《霓裳羽衣曲》这样的音乐,结果疏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而《玉树后庭花》这样的歌曲,使得陈后主朝政松懈,导致亡国。这两位君主沉醉于歌舞中时是快乐的,但国破家亡时,快乐就变成悲哀了,当初的欢笑就化为哭泣了。

晋朝的石崇,身为权贵,挥金如土,沉溺于声色犬马中,买来女子教她们唱歌跳舞,挥霍无度,结果惹来杀身之祸,且殃及父兄妻儿,这正是“妖曲未终,死期已临”。唉!扰乱人心的声音如此祸国殃民,怎么能不拒绝它的诱惑呢?

【评析】

音乐依其曲调和内容分为高雅和低俗。高雅的乐曲能够让人修身养性,不为世俗的恶浊之声所搅扰。一个人是喜欢高雅的乐曲,还是沉迷于靡靡之音,首先反映的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胸和志向。沉迷于低俗的音乐,个人的格调就不会太高,整天在靡靡之音中度过,只会给自己带来恶果。

典例阐幽 务必远离靡靡之音

春秋时,卫灵公手下有一个很有才华的乐师,叫师涓。

有一次,师涓跟随卫灵公出访晋国。走到濮水边上一个叫桑间的地方时,天色已晚,他们就在附近的驿馆里住下来。

夜半时分,卫灵公忽然听到濮水上有人弹琴,琴声时隐时现。卫灵公想,在宁静的夜晚,面对波光粼粼的濮水,赏月听琴,真是一件美事。卫灵公于是问左右侍从可否听到琴声,但出乎意料,竟没有人听到有什么琴声。卫灵公十分生气,命令把师涓找来。师涓匆匆赶来,问有什么事情吩咐。

卫灵公说:“我明明听见有人弹琴,可是问左右却都说没听见,大概是他们耳朵有问题。我要你听了后把它记下来,然后弹给我听!”师涓马上答应:“是!”就在琴桌旁坐了下来,伏耳静听。卫灵公和侍从们都去睡了,师涓还正襟危坐在窗前。

第二天一大早,师涓就告诉卫灵公说:“我已经记下了那支乐曲,只是还需要加以练习。请再住一天吧!”卫灵公表示同意。过了一天,师涓就将乐曲弹给卫灵公听,竟然弹得和卫灵公在濮水上听到的一模一样。卫灵公大悦。到了晋国,晋平公设宴招待他们。酒过三巡,卫灵公得意地对晋平公说:“我这次来,带来一首新的乐曲。现在,让我的乐师师涓为您演奏吧!”平公答应道:“好!”师涓马上理好琴弦,在众人面前绘声绘色地弹起了刚刚从濮水上学来的琴曲。才弹了一半,就见晋平公的乐师师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捂住师涓的琴弦说:“这可是亡国之音,不能听的呀!”一句话使得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师旷为什么要这样说。晋平公问师旷:“这是从何说起呢?”

师旷说:“这首乐曲是殷纣王时流行的‘靡靡之乐’,是师延所作。殷纣王整日耽于酒色,沉湎于这种音乐之中,生活腐败,不问政事,最终亡了国。殷纣王死后,师延抱着琴逃到了濮水边上,有人看见他投水自杀了。师涓,你一定是在濮水上听到这支乐曲的吧?”师涓诧异地点点头。晋平公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老了,生平喜欢的就是音乐。你就放开手,让师涓把曲子弹完吧。”师旷无法,只得抬手,让师涓继续演奏。曲终,师旷说:“这种靡靡之乐柔弱不振,殷纣王因为听它而亡了国。主公应该引以为鉴,切不可重蹈纣王的覆辙啊!”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5: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