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况周颐十首·苏武慢》原文赏析
释义

《况周颐十首·苏武慢》原文赏析

《况周颐十首·苏武慢》原文赏析

寒夜闻 角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风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

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日,应减红香一半。

这是叙写离愁别绪之作。词中抒发了远在异乡的游子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愫。上阕前三句由远云到户外之霜,再到户内的红烛和人。“愁入”句写抒情主人公所处的环境:远云飘动。这里的云是贯注了人的愁绪的云。一个“愁”字,展示出抒情主人公的的心态。而句中的“遥”字又表明他的愁是逐云远去的离愁。“寒禁”句写出他的户外环境,同时,又紧扣篇题的“寒”字。“红烛”点题中的“夜”字。泪之深,人已倦,表明他独对孤灯,闷坐已久。在这云遥、霜重的环境中,人愁、烛泪竟然同一情愫,似乎人愁通过烛泪而外现,红烛也为人的情绪所贯注,并代人落泪。下面接写闻角。“情高”二句从角声想见吹角人的情与思。角声所表达的情由高昂而低沉,它所表现的思绪也渐趋幽远。词人在闻角之际,便把画角所发出的声,所传出的情,所寄托的思,融汇在一起了。“凄咽”句直接写角声如泣如诉,至于凄楚幽咽,难以为继。这里反用夏侯湛《夜听笳赋》之意。其赋云: “放《鹍鸡》之弄音,散《白雪》之清变”,谓笳声奏出《鹍鸡》、《白雪》等乐曲的旋律。此词则写角声凄咽梗塞,情之所至,吹奏不出下面的旋律。“风际”句写角声中断的情景。“风际”指角声传出处。它离红烛相伴之人很远,角声需要随风传来。“断时” 的“断”,并非曲终,而是梗塞中断。角声既断,夜空沉寂,唯有更鼓之声从天涯风际处传来,这就使异乡游子倍感孤凄冷峻,不由人不生悲欢离合之叹。前面的“愁”、“倦”等字句已表现出主人公相思之苦,角声又把他的愁思推到更为痛苦的境地。“枉教”三句便表现出他相思的内容及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回忆中同 “玉容”丝竹、歌管相契合的过去与眼前的孤寂冷清处境的对比,已足令人伤感,更何况这对比竟是为如此环境中的如此角声所唤起! 这就更增添了感伤的程度。

换头从对自己的感慨转回,又由角声设想所思恋的人。“凭作出”句承上“情高”三句,设想角声。“百绪凄凉”指前面的凄咽角声及其所表达的情感、思绪。紧接着,作者用顶针格的修辞法,突出画角的凄凉之声,直逼出下句的反响。凄凉的角声传播到游子所关心的庭院之时,却只有秋风中的花月而已。这里的花冷月闲与前面的寒禁霜重遥相呼应,描绘出游子和恋人在南北两地共处的秋风寒夜这个大背景。然后,以角声传播为线索,词人将读者的视线也由户外引入室内。“珠帘绣幕”表明为深闺。接着,作者没对恋人在角声中的情景作正面描绘,而是运用“可有人听”、“可曾肠断”两个疑问句式,表现出充分肯定的假想: 她不仅在倾听,并且也象自己一样柔肠寸断。这就委婉地表达了对恋人的信赖与关切。这三句想象奇妙入理,感情细密,被词家评为夔笙的得意之笔。“除却”二句以北地飞来的塞鸿和素居此地的乌鸦闻角惊惧,衬托出珠帘绣幕中人的相思和闻角的共鸣。作者由人想到鸟,又由鸟推及鸟所敛翼的枝头,明日花将飘落。“应减红香一半”句化用李清照“应是绿肥红瘦”句意,却显得瘦损尤甚。料想中的红香锐减,是因天寒? 因闻角? 因人去?作者不曾明说,留给读者以遐想。塞鸿、城乌、南枝与人同感、同心,写鸟、写花,其意都在写人。“减红香一半”正是对可曾肠断的补充。在这首词中,秋寒、夜色、角声、愁思交织在一起,愁而闻角,角声增忧,外存凄楚悲凉的氛围,内呈惨怛痛切的情思,委婉细密,移人魂魄。无怪乎王国维评论说,此词“境似清真,集中他作,不能过之”,诚有以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2: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