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左传全集《勾践灭吴》原文赏析与注解
释义

左传全集《勾践灭吴》原文赏析与注解

勾践灭吴

(哀公十三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二年)

【题解】

吴国与越国,是春秋后期我国东南部(长江下游)的两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尽管两国土地相邻,但却是世代仇家,互相攻伐。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之子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练兵三年,把越兵逼到近乎死亡的境地。越王勾践率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富国强兵,同仇敌忾,最后一举灭掉了吴国。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94],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95],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96]。”大夫种进对曰[97]:“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98],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99],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100]?”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101],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释】

[94]栖:本指居住,此指退守。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

[95]昆弟:即兄弟。国子姓:国君的同姓,即百姓。

[96]知:主持、过问、参与。

[97]种:即文种,字子禽,楚国郢人,入越后,与范蠡同助勾践,终灭吴。功成,种为勾践所忌,赐剑自杀。

[98]絺(chī):细葛布。

[99]爪牙之士:指武士,勇猛的将士。

[100]无乃:恐怕。后:迟。

[101]子大夫:对大夫(文种)的尊称。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以及和国君同姓的人,有谁能够献计帮助我击退吴国,我就同他一起主持越国的政事。”于是大夫文种毛遂自荐,对越王说:“微臣听说,一到夏天,商人就开始积蓄皮货,到了冬天就开始积蓄夏天用的布料,行走旱路就提前把船只准备,行走水路就提前把车辆准备好,以备用时之需。就算一个国家没有外患的忧虑,但是,有远见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同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的时候一定会用上它的。如今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有点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也不算太晚吧?”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共商灭吴的计谋。

【原文】

遂使之行成于吴[102],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103],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104],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105]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106]!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107],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108],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109],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注释】

[102]行成:求和的意思。

[103]乏:此指缺乏人才。

[104]彻:通,达。大王:指吴王,特别尊重的称呼。

[105]师徒:指军队士兵。

[106]从:带来。

[107]左右:作动词,处置、调遣的意思。

[108]孥(nú):子女。

[109]偶:一个抵两个。

【译文】

越王就派遣文种去向吴国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国君主勾践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告诉大王您,我私下里对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您亲自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宝、子女奉献给大王,以慰劳大王的辱临。并请求大王允许把越王的女儿做您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士的婢妾,把越国的珠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跟随大王的军队。并且听从大王的调遣。如果大王认为越王的罪过不可宽恕,那么我们将焚烧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同金银财宝一起投入江中,然后再带领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大王您了,结果必定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影响到大王加爱于越国的恻隐之心了吗?您是宁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花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原文】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110],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111],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注释】

[110]三江:指钱塘江、吴江、浦阳江(浙江省中部)。

[111]上党之国:此指中原各国。

【译文】

吴王夫差将要接受文种的意见,与越国订立盟约。吴王的大夫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吴国跟越国是世代仇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国民都不愿迁移到其他地方去,所以有吴国就不可能有越国,有越国就不可能有吴国。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不可以改变的。臣还听说,居住在旱地的人习惯了旱地的生活,居住在水乡的人习惯了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我们进攻战胜了他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使用他们的车辆;那么越国,如果我们战胜了他们,我国百姓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他们的船只,这个好的时机不能错过啊!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果放弃了这个好的时机,你们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原文】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112],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113];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注释】

[112]太宰嚭(pǐ):太宰,官名。嚭,人名,夫差的亲信。

[113]服之:使之降服,屈服。

【译文】

越国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了吴国的太宰嚭,并对他说:“您若是能宽恕越国的罪过,答应求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送给您。”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臣听说古时讨伐一个国家,使对方降服了就算了;如今越国已经向我们屈服了,那你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了太宰嚭的意见,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回越国去了。

【原文】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114],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115]。

【注释】

[114]中原:此指原野。

[115]前马:仪仗队中乘马开道的人。

【译文】

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竟与力量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罪过,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在原野的士兵的尸体,又去慰劳负伤的士兵;越王还亲自前去吊唁有丧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祝贺有喜事的人家;亲自欢送要远出的,亲自迎接回家的;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按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原文】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116]。”令壮者无取老妇[117],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118],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119];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120]。当室者死[121],三年释其政[122];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123]。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12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25]。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注释】

[116]二三子:你们,指百姓。蕃:繁殖人口。

[117]取:同“娶”。

[118]免:同“娩”,指生育,临产。

[119]豚(tún);小猪,也泛指猪。

[120]饩(xì):口粮。

[121]当室者:负担家务的长子,即嫡子。

[122]政:征,赋役。

[123]纳:收容。

[124]摩厉:同“磨砺”,这里有激励的意思。

[125]庙礼之:在宗庙里接见,以示尊重。

【译文】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于是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百姓来归附他,,如同水往低处流那样迅速。如今我没有能力,只能带领你们百姓繁衍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为妻,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女子为妻;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有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也有罪。快要分娩时就要向官府报告,官府就会派医生去守护。要是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要是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要是生三胞胎,就由官家派给乳母;要是双胞胎,由官家供给口粮。嫡子为国事而死,减免他家三年的赋役;庶子死了,减免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埋葬的时候一定要哭泣,并且要像埋葬嫡子那样埋葬他。那些死了妻子的人,还有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容他们的孩子。还有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把干净整洁的房屋分给他们,把漂亮的衣服分给他们,以此激励他们为国效忠。对于来到越国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宗庙里接见,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稻谷和油脂,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绝不吃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绝不穿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存有三年的口粮。

【原文】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126],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127],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128]。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129]。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果行,国人皆劝[130]。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131],又败之于没[132],又郊败之。

【注释】

[126]封:疆界。

[127]衣:动词,穿。水犀之甲:用水犀皮做的铠甲。亿有三千:言吴兵有十万三千人。

[128]旅:俱。指军队有纪律地同进退。

[129]常赏:合于常规的赏赐,下文“常刑”指合于常规的刑罚。

[130]劝:勉励。

[131]囿(yòu):即笠泽,吴地名,今太湖一带。

[132]没:吴地名。

【译文】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往昔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失去了颜面,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轨道,就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吧!”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败给吴国,不是百姓的过错,而是我的过错,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呢?请大家暂时不要同吴国作战吧!”(过了几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境内的人,都亲近我们越王,就像亲近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大臣想着为君王报仇,难道还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吗?请允许我们再同吴国打一仗吧!”越王勾践答应了,于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缺少羞耻之心,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现在我将会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我的士兵只是匹夫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够做到有规律地共进退。前进时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时想到会受到惩罚,这样就有了合乎常规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不顾及羞耻之心,这样就有了合乎常规的刑罚。”于是越国就果断地行动起来,越国百姓也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他的儿子,兄长勉励他的弟弟,妻子勉励她的丈夫。他们说:“有像这样体恤百姓的国君,我们哪能不愿为他效死呢?”因此在囿地就使吴国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最后在吴国郊外又使吴军大败。

【原文】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133],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134]。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寰宇[135],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136]?越君其次也[137]!”遂灭吴。

【注释】

[133]达:遣送。甬、句东:甬江和勾章以东。指今浙江省舟山县。句,同勾。

[134]壹饭:小小的恩惠。指曾有恩于越(指曾同意与越议和)。

[135]不忘周室:吴是周的同姓,故曰。寰宇:指屋檐下,也泛指房屋住处。

[136]视:视息,犹言生存。

[137]次:这里是进驻的意思。

【译文】

吴王夫差派人向越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越王亲自来讨伐,请允许我用财宝子女慰劳越王的辱临!”勾践回答说:“从前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吴国却不接受天命,如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越国哪里敢不听从天命而听从您呢?我要把您送到甬江、勾章以东的地方去,我同您像两个国君一样,您意下如何?”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讲,我对越王已经有过小小的恩惠,如果越王看在吴与周是同姓的情分上,给吴一点庇护,那就是我的愿望啊!越王说:‘如果要我去摧毁吴国的国土,灭掉吴国的宗庙’,那还不如让我去死呢!我有何脸面去见天下百姓呢?越军可以进驻吴国了!”然后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评析】

这是一篇以勾践为中心人物的文章,着重记叙了勾践为消灭吴国所做的准备工作,刻画了他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

在被围困之际,越王勾践还与文种定计,向吴求和,表现出他的临危不乱的政治家形象。接着写勾践体恤百姓,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以期报仇雪耻。

接下来文章又非常详尽地记叙勾践承认自己在治国上的错误,并勇于改正的具体事实。父老二次请战突出表现了勾践作为一国之君善于以退为进的政治才能。

这也告诫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