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崔曙庭《旧唐书》中国名著简介
释义

崔曙庭《旧唐书》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崔曙庭

《旧唐书》二百卷,后晋刘昫等撰。

《旧唐书》本名《唐书》,后人为了与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的《新唐书》相区别,所以就加上一个“旧”字。本书是官修史书,参加编撰的人很多,按一般的惯例,在署名时只写上监修人的名字。刘昫在书成奏上时,恰好担任宰相兼监修的职务,所以就署他的名字。刘昫,字耀远,涿州归义(今河北涿县)人。生于公元88年(唐僖宗文德元年),卒于公元947年(后汉天福十二年),年六十岁。他在后唐和后晋时,两度担任宰相兼监修国史。据《资治通鉴》所载,刘昫于公元944年(后晋开运元年)七月,以宰相监修国史。《旧唐书》修成奏上在第二年六月。可见刘昫任监修不到一年时间,实际上对于修史未作多少具体工作,挂名而已。

早在后唐时,就准备修唐书。到公元941年(后晋天福六年)二月,乃命户部侍郎张昭远、起居郎贾纬、秘书少监赵熙、吏部郎中郑受益、左司员外郎李为先等修唐史,以宰臣赵莹为监修。不久,户部侍郎吕琦、户部员外郎尹拙也参加了这一工作。到公元945年(开运二年)六月,历时四年多一点时间,全书就修成了。在赵莹监修时,他对组织人力和制定体例等方面,还作了一些工作。以后,宰相桑维翰也担任过监修,最后才是刘昫把修成之书领衔上奏的。前后参加修史的人员虽很多,但实际撰写者还以张昭远、赵熙、吕琦等出力最多。

后晋张昭远等编写《唐书》时,距唐的灭亡仅三十多年,时间隔得不远,搜集史料应该是比较方便的。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封建王朝,它对编修历史是很重视的。不仅对它的前代,如晋、梁、陈、齐、周、隋等朝,都修有“正史”,对本朝的历史,也设有史馆,组织人力,不断地从事编撰。这些史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编年体性质的实录,一是纪传体性质的国史。《旧唐书》的编撰者就是根据这两部分材料写作成书的。唐代对实录的修撰比较盛行,在整个二十一个君主中,武宗以上十六个君主均有实录,宣宗以后,实录不存。今天保存下来的,只有《顺宗实录》五卷,因为是大文学家韩愈所撰,保存在《韩昌黎集》中。国史有本纪、列传,是在实录的基础上编写的。唐代曾几次修国史,唐初有吴兢写成六十余篇,玄宗时韦述撰国史一百十一卷,肃宗时柳芳等又就吴兢的著作,成书一百三十篇,上起高祖时,至肃宗乾元时为止。以后又续撰到宪宗元和时,终未续全。由于国史、实录,都是前期较详备,后期有缺略,所以《旧唐书》所载史事,大致也是详于开元、天宝以前,而略于宣宗以后,原因就在这里。

《旧唐书》有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共为二百卷。记事上起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下讫公元907年(哀帝天祐四年),共计二百九十年的历史。本纪二十卷,记载二十一个皇帝的事迹,其中包括我国第一个女皇帝《则天皇后纪》。由于各人在位时间的长短和内容多少不一,有的是一人两卷书,如太宗、高宗、玄宗、德宗等即是。有的是一人一卷或一卷半,有的则仅为半卷书。如《顺宗纪》因其在位只七个月,内容不多,乃与《宪宗纪》同卷。纪末有“史臣韩愈曰”字样,可知是采用韩愈所撰《顺宗实录》删削而成的。《旧唐书》的本纪部分比《新唐书》详尽得多。从卷数比较,《新唐书》是十卷,仅及《旧唐书》的一半。从内容分量计,新标点本《旧唐书》本纪有八百一十四面,《新唐书》仅三百零六面,最后一个皇帝《哀帝本纪》,《旧唐书》有一万三千零数十字,而《新唐书》只一千零数十字,分量的悬殊,可见一斑。

志三十卷,有十一个名目,前史所有的门类,大致齐备。虽略嫌简略,但有关当时的典章制度,均有所记载。其中以《礼仪志》、《职官志》、《刑法志》、《食货志》等志比较好。在《食货志》中,对唐代的土地制度和租庸调、两税法等赋税制度,记载较详,是考察唐代经济情况的重要资料。而《历志》和《经籍志》只叙述到玄宗时为止,可能由于史料缺乏,只能就当时所见,敷衍成篇。

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着唐代近三百年的各类历史人物的事迹。据明人闻人诠统计,共载人物有一千一百八十余人之多,数目还是很可观的。列传第一、二卷是《后妃传》。从第三至第六卷,是记载李密等隋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和有关人物的。这一部分内容由于《隋书》记载不详,所以对于研究隋末农民战争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关于黄巢大起义的历史事迹,编撰者把它摆在列传的最后一篇中,使之与安禄山、朱泚等同在一起,传目上虽未如《新唐书》那样标明为《逆臣传》,但同样是以“叛逆”看待,那是灼然可见的。本书《黄巢传》所载的内容,远不及《新唐书》详备,所以研究这次农民大起义的整个历史清况,单凭《旧唐书》提供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专传中,对唐代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如魏征、郭子仪、韩愈、柳宗元、李白、杜甫、李延寿、刘知几等,均有较详细的记载,是研究这些人的生平和成就的重要根据。列传中有类传十三目,其中以《宦官传》、《酷吏传》、《儒学传》、《文苑传》等传为好。特别是《文苑传》,有上中下三卷,记载着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和有关人物一百余人。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学很发达的一个朝代,其中尤以诗为盛。清代编辑《全唐诗》,尚存四万八千余首,作者达二千二百余人。所以《文苑传》中所载的虽已不少,但也只是一少部分。当然有些著名的文学家,如韩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等,已单独有传,而不包括在《文苑传》中。类传虽是以类相从,但在历代纪传体“正史”中,列入类传的,往往以二、三流人物居多,而第一流人物常是单独有传,而不编入类传。不仅本书《文苑传》是这样,又如《儒学传》也是如此。象孔颖达曾参与撰定《五经正义》,是唐代有名的经学大师,因他已另有传,就不列入《儒学传》了。此外,如《方伎传》中,记载了天文学家僧一行、医学家孙思邈的事迹,也是很有价值的。

由上可见,《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由于后晋距离唐代时间近,文献尚存,经作者的大力搜集,史料大体是完备的。所以北宋司马光在修《资治通鉴》时,就以采用《旧唐书》的地方为多,从这就可以说明《旧唐书》的价值所在。至于不足的地方,一是在抄撮唐代史料的过程中,缺乏剪裁熔铸之功,因而使内容显得繁琐冗杂,文字也不够洁净。另外,由于成于众手,重复疏漏之处,亦有不少。如杨朝晟传,在卷一百二十二和卷一百四十四凡两见,便是一例。

自从《新唐书》问世以后,由于作者欧阳修等名气很大,为人们所崇信,因而《旧唐书》就逐渐不为人们所重视,流布日稀。到明代嘉靖年间,闻人诠想翻刻此书时,已有“苦无善本”之叹。经他“穷搜力索”,总算凑成了一部完书,刻成行世,但仍有错乱。清人岑建功于道光年间曾校刻此书,广为印行。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点校本《旧唐书》,就是以岑氏刻本为工作本,参校了其他各种版本,择善而从,整理付印的。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