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古诗赏析与原文
释义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古诗赏析与原文

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是汉时秋?

岑参于乾元二年(759)至上元二年(761)任虢州长史,此诗当作于这一时期。虢州,旧治在今河南灵宝县。李判官,名不详。晋、绛,州名,晋州治在今山西临汾县,绛州治在今山西新绛县。得秋字,同伴分韵题诗,岑参分得“秋”字韵。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送客图景,点明题旨。“西原驿路挂城头”,西原,地名,在灵宝城西南。虢州城依山建构,驿路绕山而上,从城里看,就好像是挂在城头上,“挂城头”三字构思精巧,描写形象、生动。这一句似乎是在写景,其实巳暗示李判官将要沿着这条驿路远去,并且,山峰重叠,道阻且长,又藏有此去何日再得相见的依依之情。诗句辞意深曲,是融情于景的佳制。次句“客散红亭雨未收”,别宴已散,行人据鞍,这一刹那最是伤情。“客散”,是说别的送行者已经离去,言外之意是唯有作者还同李判官不忍分别。“红亭”,在岑参诗中虢州的东亭、西亭、后亭、水亭都被称为红亭。回想当日红亭之上,僚友欢聚,其乐何极!如今红亭如故,人将东西,其情怎禁!况复秋雨淅沥,如泣如诉,值此风光,铁心人也要掉泪的。上两句虽无一处道出“情”字,但浓情饱含在一笔一画之中,表现了作者借景抒情的功力。

后两句包含一个典故。《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巡河东(今山西省南部),祭土神,与群臣饮宴汾河之上,作《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之句。李判官将去的晋绛就在汾河流域,所以诗人说:您去看看汾河上空,那里入秋的白云是否还同汉武帝时一样?武帝在位的一段时间,是汉代鼎盛时期。而岑参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边防吃紧,社会破坏惨重,民生凋敝。汾河之上,岂复汉时旧云!有了后两句这么一问,作者关心时局、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全被道出,诗篇因此也远远超出了送行诗的一般格局。

在结构安排上,前两句说送别,后两句叹国运,内容各异,却又统一在“送李判官使赴晋绛”这根主线上,表情达意又都采用含而不露的方法,因此全诗浑然天成,严密精谨,是作者潜心构思而成的佳作。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