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兵车行》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释义

《兵车行》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兵车行》简介|介绍|概况

诗歌篇名。唐杜甫作。“行”原是古乐府的一种体裁名称,‘兵车行”是作者根据此诗的内容创造的新乐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天宝十载,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捷闻。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瘴疠,士卒未战而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此诗序南征之苦,设为役夫问答之词,‘君不闻’已下,言征戍之苦,海内骚骚,不独南征一役为然,故曰‘役夫敢申恨’也。‘且如’以下,言土著之民,亦不堪赋役,不独征人也。‘君不见’以下,举青海之故,以明征南之必不返也。不言南诏,而言山东,言关西,言陇右,其词哀怨而不迫如此。曰‘君不闻’、‘君不见’,有诗人呼祈父之意焉。是时国忠方贵盛,未敢斥言之,杂举河陇之事,错互其词,若不为南诏而发者,此作者之深意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单复曰:此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故托汉武以讽,其辞可哀也。先言人哭,后言鬼哭,中言内郡凋弊,民不聊生,此安史之乱所由起也。吁!为人君而有穷兵黩武之心者,亦当为之恻然兴悯,惕然知戒矣。”“王道俊《杜诗博议》:王深父云:时方用兵吐蕃,故托汉武事为刺,此说是也。黄鹤谓天宝十载,鲜于仲通丧师泸南,制大募兵击南诏,人莫肯应,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前,故有‘牵衣顿足’等语。按:明皇季年,穷兵吐蕃,征戍骚骚,内郡几遍,当时点行愁怨者不独征南一役,故公托为征夫自诉之词,以讥切之。若云惧杨国忠贵盛而诡其词于关西,则尤不然。太白《古风》:‘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壮士,南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已明刺之矣,太白胡独不畏国忠耶。”清浦起龙《读杜心解》:“是为乐府创体,实乃乐府正宗。齐、梁间,拟汉、魏者,意在仿古,非有所感发规讽也。若古乐府,未有无谓而作者。旧注:明皇用兵吐蕃,民苦行役而作。仇注:首段叙送别悲楚之状,乃纪事;下二段述征夫苦役之情,乃纪言。是一头两脚体。愚按:仇氏分载是,但谓一头两脚则非。两脚则分两柱,诗非两柱也。首段,瞥然而起,只写行色,不言所事,如风来潮来,令人目眩。 ‘道旁’一段,逗出‘点行频’三字,为一诗之眼;又揭出‘开边未已’四字,见作诗之旨。然此段只是历述以前,指陈惨苦;又泛举天下,剔出秦中。盖防秋戍卒,其来已久,还在题前一层也。自‘长者’以下至末,才入时事。‘今冬’二句,乃是本题正面。末则慨叹现在行役之若。盖前段之苦,已事也,此段之苦,本事也。欲人主鉴既往而悯将来,假征人之苦语,转黩武之侈心。此三百篇之遗也。噫!山东近在中土,乃事之可见者,而深宫竟不得闻,青海陷我穷民,宜君所习闻者,而绝域又不可见。两呼‘君不闻’、‘君不见’,唤醒激切。通篇以苦役作主,中间夹写凋敝。”此诗通过对送别征人的凄惨场面的描绘和对出征者血泪申诉的记述,深刻地揭露了最高统治者发动侵略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无情地鞭挞了唐王朝开边扩土的黩武政策,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唐王朝的社会现实。在表现手法上,纪事与纪言相结合,寓情于叙事之中,运用夸张与想象,刻画出生动的诗意形象;叙述上铺陈渲染,纵横开阖,有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势,而结构却极谨严。另外,采用了杂言乐府的形式、民歌的句法,创造性的因事立题,直接地反映出人民的情绪和愿望,“述情陈事,恳恻如见“(明胡应麟《诗薮》)。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