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主题篇·天时地利》鉴赏
〔计〕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地形〕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鉴赏】孙子在《计》篇中阐述,要调查研究有关战争胜负的“五事”,其中“二曰天,三曰地”,接着解释:“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他在《地形》篇中进一步强调:“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通典》卷一五九有引孙子曰:“深草蓊秽者,所以遁逃也;深谷险阻者,所以止御车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沛泽杳冥者,所以匿其形也。”这是对“地形,兵之助”的具体发挥,可能是《孙子》的佚文。显然,孙子认为: 各种各样的天气和地形条件,对战争的胜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用兵时必须掌握天时地利,利用天时地利以夺取战争胜利的思想,历史上有许多人论及。战国时楚将景阳即临武君论道:“上得天时,下得地利”,“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子·议兵》)他深刻认识到天时、地利在用兵中的重要性。齐将孙膑更指出:“夫安万乘国,广万乘主,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只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够利用天时、地利指挥作战的这样的知“道”者,才能当安国、广主、保全民命的将军。孙膑又提出“因地之利”的原则:“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地势平坦则多用车战,地势高峻险要则多用骑兵,地势隘塞、行动不便则多用弩兵。又说:“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孙膑兵法·八阵》)即先占据有利的生地,把敌人逼入死地而击杀之。孙膑深知天时、地利的重要,并有一套“因地之利”的办法。三国时诸葛亮也懂得要运用天时、地利。他认为“行兵之势”有天势、地势:“天势者,日月清明,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兵势》)在这样的天气和地形中作战,就形成对敌的有利之势。他还说:“夫地势者,兵之助也”,“山林土陵,丘阜大川,此步兵之地;土高山狭,蔓衍相属,此车骑之地;依山附涧,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地势》)这些杰出的军事家都懂得如何运用天时、地利以制胜敌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关于天气条件在战争中的作用,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争和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为例。1942年秋,德军向苏联的斯大林格勒大举进攻,苏军积极进行抵御。苏联的气候到11月和12月,已相当寒冷。寒潮提早袭来,零下40多度的低温,使德军猝不及防,缺少御寒衣物,甚至汽油凝固,车辆无法启动。而苏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天气条件,借着冬天寒冷的有利天气条件,苏军发动一次次反攻,消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全歼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主力,从而扭转了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
东汉末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于公元208年率兵二十余万南下。南方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只有五万,前来抵御。曹军进到赤壁(今湖北赤壁),因小战失利,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孙刘联军估算到会刮东南风,便组织人力、物力,准备用火攻击败曹操。当天气有利时,孙刘联军装满柴草和油脂的船佯装投降,靠近曹军,立即放火,向曹军的大船撞击。曹军的船只要一起火,猛烈的东南风使火势迅速蔓延,不但把曹军的船大部烧毁,而且还烧到岸上的曹军营地。曹军物资被烧毁,死伤惨重,孙刘联军乘势水陆并进,把曹军打得一败涂地。孙刘联军利用东南风的天时,以火攻摧毁曹军的势力,从而使孙、刘得以立足江南和西南,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因为地形条件而导致战争胜负的战例更多。以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的韩原之战和殽之战为例。公元前645年,秦国进攻晋国,战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市一带)。这里在黄河之滨,地势低洼,常有沼泽和泥潭。当秦晋两军用战车驰骋作战时,“晋戎马还泞而止”,晋君的战车因为慌乱不熟悉地形而陷入泥泞之中,不能动弹,结果晋惠公当了秦军的俘虏。晋国因误入沼泽地带而导致这次战争的失败。
事隔18年,到公元前627年,秦军见有利可得而远袭郑国,后又见郑有备,无法得手而返还。在回来时经过晋国境内,晋国为报当年之仇,便在殽(或作崤,今河南洛宁西北)进行狙击。崤地形势险峻,道路难行,有两座山陵东崤和西崤耸立其间。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描写说:“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坡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晋人在这样的险峻之地,设下埋伏,向秦师发起突然袭击,把秦师打得狼狈逃窜,秦军的三位将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全被晋人俘获。晋国利用山势险峻、道路难行的地形条件,设伏狙击秦军,取得殽之战的大胜。
天气与地理条件往往在战争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孙子主张要研究战争中的“天”、“地”二事,谁能掌握天时地利,谁就多了胜利的把握,并认为“地形者,兵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