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圣人胸中万理浑然,寂时则如悬衡鉴,感之则若决江河,未有无故自发一善念。善念之发,胸中不纯善之故也。故惟有旦昼之梏亡,然后有夜气之清明。圣人无时不夜气,是以胸中无无,故自见光景。
释义

圣人胸中万理浑然,寂时则如悬衡鉴,感之则若决江河,未有无故自发一善念。善念之发,胸中不纯善之故也。故惟有旦昼之梏亡,然后有夜气之清明。圣人无时不夜气,是以胸中无无,故自见光景。

【名句】圣人胸中万理浑然,寂时则如悬衡鉴,感之则若决江河,未有无故自发一善念。善念之发,胸中不纯善之故也。故惟有旦昼之梏亡,然后有夜气之清明。圣人无时不夜气,是以胸中无无,故自见光景。

【译文】圣人胸中,万种道理都混在一起,寂静的时候,如同秤和镜悬挂在高处,感动时则如江河决水,不会无故发一个善念。善念的发生,是因为胸中不是纯善的缘故。因此,惟有白天不使夜间和平旦所发出来的善念和清明之气消亡,然后才可以保持住清明的夜气。圣人无时不处于清明的夜气之中,所以胸中没有一点儿空缺,自然能看清各种事物。

注释

【注释】①寂时则如悬衡鉴:寂时,静的时候。衡鉴,即衡、镜。衡可以量轻重,镜可以照美丑,指辨别是非丑恶的尺度。 ②旦昼之梏亡:《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朱熹注:“梏,械也。……言人之良心虽已放失,然其日夜之间,亦必有所生长。故平旦未与物接,其气清明之际,良心犹必有发见者。但其发见至微,而旦昼所为之不善,又已随而梏亡之。”朱熹解释“梏亡”,是指善的行为的亡失。吕坤则相反,专指用强制克服掉不善的行为。 ③夜气:指清明之气。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