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经之王——《道德经》
【点睛之笔】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作者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经典解读】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着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它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这个版本也受到学者不小的重视。
《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些朝代的治国方略,它主张在经济上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不小的作用。
历史上《道德经》注者颇多,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过注。唐贞观二十一年(647),《道德经》被译为梵文,传入东天竺;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唐玄宗亲注《老子》。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政治、科学、宗教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铸成和政治的统一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今,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究其中的奥秘,以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追寻古代智慧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