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
释义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张志和

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首风流千古、扬名中外的绝妙小令。《渔父》又名《渔歌子》。此小令作者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长期放浪江湖间。这首《渔歌子》,乃是他借渔家生活自道其隐居江湖之乐也。

开头两句,纯是写景,轻快自然地道出渔家生活环境之优美可爱,超然尘俗之外。“西塞山”,即湖州慈湖镇道山矶(徐釚《词苑丛谈》卷一《体制》注引《西吴记》),在今浙江省吴兴县西南。据《词林纪事》卷一引《乐府纪闻》谓:颜真卿守湖州时,志和来谒,“愿为浮家泛宅……作《渔歌子》云云。”西塞山,乃是取之当前景。“鳜鱼”,俗作桂鱼,色青黄,间以黑斑,为江南名产之一。我们看词人只用白描手法,似乎毫不着意地画出了一幅多么恬淡美好而又生机勃勃的图画:青山前面,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儿有红色的桃花,碧绿的流水,肥美的鳜鱼还在水中闪着黑斑。“西塞山”是个大背景,托出“白鹭”。二者之间,着一“前”字,则把广袤的青山,点点的白鹭和寥廓的蓝天交织起来,动静结合,大小相衬,色彩鲜明,生气盎然。白鹭是依水而生的捕鱼能手,飞翔不已,意在水中之鱼,下句也就由此水到渠成。“桃花”是争春之花,“流水”是春山流来之水,“鳜鱼”是江南春天最肥美之鱼。水滨一片盛开的桃花,水中游着肥美的鳜鱼,加以天上飞着的白鹭,地上横着的青山,红的红,绿的绿,黑的黑,白的白,蓝的蓝,青的青,辉映成一幅最美的春景,点染出江南最美的春色。这种超尘脱俗、天造地设的境界,自然和谐、自由自在的景象,全由词人用语天成地表现出来,使人不禁想到陶渊明描写的那个桃花源理想世界。俞陛云《唐词选释》云:“‘桃花流水’句,尤世所传诵。”道理也许就在这里。

如果说,前两句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式的捕鱼环境,那么,后三句就在描绘理想化的渔父形象了。

“青箬笠,绿蓑衣”,是借物以写渔父之形;“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借景以写渔父之神。“箬(rstrongò)笠”,是用箬竹叶或篾编成、用来防雨的宽边帽;“蓑(sstrongō)衣,”,是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这里不写渔父的面貌、形体,而写其所戴的箬笠、所披的蓑衣,不仅显示其渔父身份之装扮,而且暗示其背面捕鱼之外形。至于其具体形貌和捕鱼情景,全部留给读者去想象,这可谓不写之写,逗起读者不尽之遐想。其中一个“青”字,一个“绿”字,又与所写环境之各种色彩相映成辉,融为一体,构成十分和谐的人物画面。特别是这两个三字句式插在七言长句之间,使得节奏突然跳荡明快起来,造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趣,自然轻捷地引出渔人沐雨捕鱼的结句。“斜风细雨”,承上而来,点明戴笠披蓑的缘由,进层渲染整个捕鱼的环境;不仅如此,它更为“不须归”着力铺垫,反衬出渔人在这和风细雨之中自在捕鱼的快活心境和自得其乐的神态。这正是词人浮家泛宅、乐在其中的精神写照,摒弃了封建尘世的一切风波和忧虑,从而成为全词画龙点睛之结笔。黄蓼园云:“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对面已有不能已者。隐跃言外,蕴藏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蓼园词选》)的确道出了此小令精妙的要处。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5: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