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君子“不欺暗室”
释义

君子“不欺暗室”

中国古人所讲的修身主要是指自我道德的完善,而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要想提高自身修养,具有美好的道德情操,必须从细微处下功夫。《菜根谭》中有段话:“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中缲出。”意思是说:光明磊落的人格和节操,一般来说都是在暗室漏屋的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而治国经邦的伟大韬略,是从小心谨慎的做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观流传深远,很多古代的志士仁人奉行“不欺暗室”、光明磊落的为人处世法则,这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东汉人杨震为劝诫世人自律而提出“四知”,成为千古流传的古训。

杨震在出任东莱太守期间,因公务途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得到过杨震的举荐。一天夜里,王密谒见杨震时,从怀里取出金锭10斤相赠。杨震断然拒绝,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仍推却不受,严肃地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见杨震如此廉洁正直,只好羞愧地告辞而去。

杨震是宏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曾执教讲学20余年,50岁始出仕,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他属大器晚成之人,虽50岁当官,但此后官运极长。这与他为政清廉、对百姓无欺、对贪官污吏无畏的处事原则有很大关系,当时百姓们称赞他“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还有一次,杨震手下有个官员为了私利向杨震行贿,说这件事密不透风,不会有风险,让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但杨震说,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以自己断然不会接受。杨震当时的俸禄也很有限,其生活并不富裕,家人经常吃青菜和粗粮,出门也都是以步代车。但他坚持为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坚守“不欺暗室”的原则。杨震的许多亲朋故旧曾劝他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趁当官之际置办点私人产业,但是,杨震始终不认同他们的观点,而且对此说法持批评态度。他一直坚守自己做人和为官的原则,斩钉截铁地表示:“不给子孙购置产业,而是要留给他们清白廉正的名声,而这也是十分丰厚的遗产!”

杨震由于敢同贪官污吏和仗势欺人的权贵们斗争,最终仕途受挫,被诬自杀。但历史是公正的,汉顺帝时,杨震得到平反。朝廷为嘉奖他的忠贞,依礼将他改葬于华阴潼亭(今陕西潼关关西大道北),并刻碑文于石上,其碑至今犹存。杨震虽然早已作古,但他的故事和“四知”古训,万古流芳,被后人广为传颂。

杨震“四知”的训言,实则就是劝诫人们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也不要做任何“见不得人”的事情。

今天,在法治健全的社会里,一个人在法律面前,要有敬畏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违法乱纪。倘若不懂得敬畏法律,总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样的人终日在惶惶不安中生活,自己的下场也不会好。

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七情六欲与人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中说:喜则伤心,怒则伤肝,惊则伤肾,思则伤脾。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要做违背原则的事情,要在大事大非面前有判断力,不受诱惑,不为诱惑所动,不去做“坏事”,相反,要严于律己,慎独修身,不管何时,都要以“不欺暗室”作为自己的信条,以高标准的道德水准要求自己,这样才能问心无愧,坦荡做人。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