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周亮工·自剑津发燕江次西溪》原文赏析
双剑潆洄地,篮舆十万峰。云争桥上屋,水舞石边舂。破壁蹲饥虎,残僧拜废钟。追呼亦肯到,何处劝为农?
这首诗当为作者官福建布政使时所作。
诗题“自剑津发燕江次西溪”交待他旅程的线索,即从剑津到燕江,中途停息于西溪。据此可知该诗是写作者自剑津至西溪沿途所见所感。剑津,津名,也称建溪、东溪,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为闽江上游。燕江,闽江西南源之沙溪流经福建永安附近的一段。西溪,富屯溪与沙溪会合后流向南平的一段。剑津到西溪一带,水流曲折,峰峦重叠,云雾缭绕,水碓滚动,美不胜收。诗的上半首就以艺术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如此美好的风光。
第一句“双剑潆洄地”,运用一个典故,揭示南平一带是一块风水宝地。据《晋书·张华传》记载,雷焕为丰城令时,得太阿、龙泉二剑,一送张华,一留自佩。后张华的剑遗失,雷焕佩剑至延平津(即剑津),所佩剑忽跃入水中,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蟠绕。水中有龙,必藏神灵之气。那曲折回旋的水流定能滋润万物,造福众生。
第一句写水,第二句写山。“篮舆”,竹轿,是作者旅途中代步的工具。坐在轿上,放眼四望,只见群山环抱,山峰相接,奇险巍峨,十分壮观。“十万”,极言山峰之多,并非实指。
三、四两句继续写景。“云争桥上屋”,描述山中云雾弥漫的景象。“桥”,山行之具。《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屋”,幄也,此指桥上覆盖之物。一个“争”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稠密,飘荡变幻的神奇景象。
第四句又写水,但与第一句不同。第一句写水的神气,这一句则写水的力量。滚滚的水流推动着石边的水碓,水碓转动,水花四处飞扬。“舞”字的运用,既写出了浪花的美丽动人,又充分体现了作者无比兴奋的心情。既然石边有水碓,那周围必定有人家。于是,作者的笔锋顺势转向对山中之民生活的描述。
“破壁蹲饥虎,残僧拜废钟”展现的是一派衰败冷落的景象。民居不存,惟见堵堵坏破的墙壁;壁旁不见人迹,只有饥饿的猛虎凶神恶煞地蹲守着。寺庙内不见一丝香火,也不闻木鱼敲打声,只有几个腰驼背弓的老僧在废旧的钟旁跪拜祷告。多么荒凉、凄惨的情景! 然而,就是这样残破、穷困的村庄,也得不到统治者的丝毫怜恤,官吏皂隶仍然“追呼” (催缴)租税,丝毫不予宽减,人们避之而不及,谁还安心耕种?“追呼亦肯到”,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吏的残酷暴虐; “何处劝为农”,集中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对封建统治的忧虑。
作者所言之福建,其时为靖南王耿继茂的藩地。耿继茂独霸一方,肆无忌惮地压榨劳动人民,弄得民不聊生,到处一片荒凉凋敝的景象。诗歌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周亮工是明崇祯十三年 (1640)进士,官御史; 降清后即于顺治二年 (1645) 任两淮盐运使,三年 (1646)调扬州兵备道,四年 (1647)迁福建按察使,寻又迁布政使,可谓仕途风顺,官运亨通。身为封建官吏,而又宦海得意,能写出如此深刻反映社会黑暗现实的诗篇,实在难得!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前四句,作者尽情讴歌自然风光的绚丽优美,情调轻松欢快,令人赏心悦目,神游向往; 后四句则极力描写人民生活的困顿、封建官吏的残酷,情调凝重低沉,使人心碎神伤,慨叹不已。自然美与现实丑两相比照,形成强烈的对比,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周亮工诗文虽“未能成家”(《清诗纪事初编》卷一),但这首诗却是一篇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