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印度第一次不合作运动
释义

印度第一次不合作运动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领导下掀起的群众性反英斗争,成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不合作运动起因于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印度是英国最大的一块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印度国大党、穆斯林联盟等资产阶级民族组织为了换取战后印度的独立,都表示支持英国作战。大战期间,英国大量征调印度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战争,使印度人民背上了沉重负担。但是战争结束以后,英国违背诺言,没有让印度自治,反而加强殖民掠夺,采取怀柔和镇压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先后提出蒙太古-蔡姆斯福法案和罗拉特法案,以巩固其殖民统治,从而加深了印度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起了酝酿已久的反英斗争风暴。在甘地号召下,1919年4月6日全国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对罗拉特法实行消极抵抗。而英国殖民当局竟在4月13日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打死打伤一千多名参加和平集会的群众。甘地虽宣布停止非暴力抵抗运动,但群众的反英斗争仍继续发展,愤怒情绪笼罩了全国。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同意甘地的主张,通过了开展不合作运动的决议。12月那格普尔年会通过甘地拟订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国大党宣布它的目的是“用和平的和合法的手段取得‘斯瓦拉扎’(自主)”。其方式包括拒绝或放弃政府赠与的头衔、荣誉职位和地方机构职务,抵制立法机关选举、法院、学校和英货,提倡手纺车运动,最后逐渐走上抗税阶段。国大党还进行改组,设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建立地方基层组织,扩大党员人数,使国大党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群众性政党。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此开始。不久,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性反英斗争席卷全国,官吏弃职,学生离校,工人罢工,农民抗租,各阶层群众拒买英国货,公开焚烧英货。由于英国当局的镇压,许多地方发展成同英国殖民军警直接对抗。联合省、孟加拉省、旁遮普省的农民发动起义,拒纳租税,袭击地主庄园和高利贷者的住宅。奥得省成立“农民反对地主协会”,取名“爱卡”(意为“团结”),会员达十万人。马德拉省的“摩普拉”(当地称穆斯林为“摩普拉”)起义,一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哈里发王国”。1921年11月,英国威尔士亲王“巡视”印度,遭到印度全国的抗议游行和总罢业。在不合作运动中,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联合行动,出现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斗争。大学生和工人建立群众性抗英组织国民义勇团,执行不合作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英国殖民当局大肆逮捕国大党及国民义勇团成员,许多被捕者高呼口号涌上囚车,使监狱人满为患。

1922年2月4日,联合省哥拉克普地区的乔里乔拉村示威农民遭到警察的枪击,愤怒的群众捣毁和焚烧警察局,打死烧死二十二名警察。英国当局残暴报复,杀害了四十四人,逮捕流放了数百人。甘地认为没有制止群众的暴力行动,是自己“最惨痛的耻辱”。2月12日,在巴多利举行的国大党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宣布停止不合作运动,代之以推广手纺、教育和改革活动。一场全国性的反英斗争就此夭折,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走向低潮。第一次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英国政府收入锐减,经济上遭受严重损失,它还加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它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既要发动工农群众反抗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又不敢进行暴力斗争的两面性。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