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典故《余耳》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释义

典故《余耳》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宋词典故·余耳

【出典】 《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乃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国。……项羽以陈余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县以封之,而徙赵王歇王代。……张耳谒汉王,汉王厚遇之。……陈余乃遣兵助汉。”又,同传传论:“太史公曰:张耳、陈余,世传所称贤者……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

【释义】 张耳、陈余初随陈涉起义,一度受封于楚王项羽,后又归汉王刘邦。

【例句】 视余耳,皆鹰犬。(刘潜《六州歌头·项羽庙》113)这里引张耳、陈余背楚事,表现项羽对二人的蔑视。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47:55